首页 > 现代言情 >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金非鸽

45. 商品陈列所

小说: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作者:

金非鸽

分类:

现代言情

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家里的学习效果不如在学校,毕竟温柔乡英雌冢嘛,在家里,杨大婶伺候,小枣伺候,嫂子伺候,就连小侄女都会主动给她把鞋放到炉子边烤透了再拿过来。

在这种关怀下,她很难不生出倦怠的心思,恨不得就这么懒下去。

另一方面则是,学校食堂在考试期间提供的伙食很不错,即使是早上,也是肉蛋奶和膳食纤维齐全,又不要钱,同等水平的早餐家里虽然也能给她做,但是费钱费柴火还费力,那干嘛不来食堂吃免费的呢。

不就是早起一个小时嘛,她起得来,大馋丫头从来不怕早起,就怕吃不到好东西。

这不,杨金穗夹了煎蛋、拿了一碗鸡蛋羹,夹了面包片,拿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夹了培根,拿了一碗牛肉丸子汤......

她美美地坐在餐桌旁,开始优雅进食,一边吃,还在一边看地理课笔记,就是这么好学,又刻苦。

这么连着蹭了学校三天好伙食,杨金穗终于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至于成绩嘛,管他呢,她尽力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迎接过年。

来到北平的又一个新年,此时的年味还是很重的,尤其是今年杨家的收入更多了——

虽然杨地主的收入锐减,老家受灾,今年的佃租都没收上来多少,再加上杨金穗登文后,杨地主自觉自家出了个文人,很了不起,虽然没回老家,但依然远程遥控亲族们帮着给祖宗好好祭奠了一场,还小小地搞了场流水席请老家的亲友们和佃户们吃饭,本就不多的收入更是所剩无几,花的时候有多“豪掷千金”,如今想起来就有多痛彻心扉。

但今年杨大金挣得多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抱了南格的大腿,和她合伙做了些生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腾克家达成了合作,也算是开辟了新的收购渠道。

而杨金穗就更别提了,一年前的她几乎是纯米虫,一共也没挣到多少斤猪肉,一年后的她,简直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程度,都不能用挣到多少斤猪肉来计算了,那是挣到多少头猪的程度。

当然,过年的大花销,家里的长辈肯定是不会让杨金穗承担的,但是诸如买点糖果糕点卤味之类的,谁管得住她啊。

家里上学的孩子也都放假了,即使是放假最晚的大侄子杨满福也艰难地完成了考试任务,开始在家里猫嫌狗厌地逗弟弟妹妹玩。

也不知道是哪学的坏毛病,这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半段竟然能这么讨人厌,用一支公鸭嗓天天在家里叭叭叭地逗孩子生气,气得李大花打孩子的鸡毛掸子都打裂了两只。

正好杨金穗想出去多逛逛,一方面是采买点吃的,另一方面也是想多看看世情,在学校里呆久了,还真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对外界的感知都变弱了,这样不好,不利于创作,那就多出去走走吧,顺便帮嫂子把讨打的小子带出去溜。

小枣也放假了,腾克更是还没开学,于是四个人就这么经常在大街上闲逛。

最繁华的街道上,已经林立着不少商店和商场,如果不是周围行走的是穿着长袍马褂、旗袍、洋装等民国风味很浓的路人,如果不是行驶着的车辆是黄包车和诸如福特T型车式的复古车型,恍惚间,杨金穗几乎以为这是身处九十年代的都市了。

当然,还是有不一样的,比如,这里的外国人们,和她在后世见到的外国人有很大不同。后世的外国人,当然也有鼻孔朝天的,自诩为“洋大人”的,但这种往往是欠揍的一少部分,而且即使他们鼻孔朝天,后世的人也不会给他们面子。

毕竟,他们所能享受的现代便利,华国人也能享受,甚至更好、更新、更多,就像很多留子,出国后甚至会有心理落差,觉得国外的公共设施陈旧又不智能,可使用的科技也不够便利。

后世更多的是很能摆正自己位置的外国人,别管心里怎么想,来了这片土地上,就得乖乖守法守规矩。

此外,本国民众的状态也很不一样。

比如,在现代的时候,杨金穗已经有十几年没在街角看到行乞的人,以及乞儿们,但是在此时,却能轻易地见到,而且因为他们出去逛街,走的是比较繁华的街道,在这里碰运气的乞儿就更多了。

可能也是人们对于乞儿的忍耐心和同情心更强些,行乞的成年人往往是乱糟糟地或坐或卧地藏在街角的阴影处,不怎么出来追着人乞讨。

偶尔有,也会迅速被人呵斥开,甚至是踹倒,然后灰溜溜地像只流浪狗似的,跑开。

而乞儿们,倒是活泼些,碰到看着面善的老年人,或者女人,会跟着要点吃的。

是的,往往只是要吃的,因为要钱的话,他们未必能保存住,要点吃的,迅速吃进肚子里,这一天也勉强过去了。

杨金穗他们也被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眼睛过分大、嘴巴也过分大的骷髅样的小孩跟着走了一会儿。

杨满福看他岁数不大,而且很有分寸地保持着一段距离,不像是要趁人不备来抢钱包的样子,也就没怎么驱赶。

他还开玩笑,“其实他抢也不怕,我们四个人里,也就只有小姑身上放的钱比较多,钱放的位置也低,我们只要护着小姑,就损失不了什么了,哈哈哈哈。”

“喂,你小子,真欠打。”

前半句还是正经话,后半句就是在嘲讽杨金穗了。

因为大家的装钱的布包都是贴身收在腰侧的,这话,就是变相在嘲笑杨金穗个子矮了。

但她其实并不矮好么,她只是还没正式开始发育呢。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她心里也有点忧虑了,众所周知,女孩子的身高突增期,往往就是来月经之前的那几年,十三四岁以前。

而她如今虽然还没有来月经,其实也快了,到时候长个的速度一放缓,那就更难了。

但是,明明家里人个子并不矮啊,像杨地主,杨大金,都有一米七多,自家亲娘,虽然杨金穗没有印象,但是杨地主说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