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这个时候能在正规学校接受新式教育的小孩,不是真的很聪明,就是家里很注重教育且家长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那种。
总之,都不是好惹的,在杨金穗为除英语以外的外语头秃的时候,已经有人从小处于多语言环境了。
在杨金穗为学过课本里的文言文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有人把二十四史看了一多半了。
她输得不冤。
不过她并不是很好强的性格,也能承认自己的能力和天赋的确有缺陷,倒也没什么不开心的。
即使小伙伴们成绩都不错,甚至如方明知、沈娜拉这种大学霸成绩十分领先,她也不嫉妒,毕竟......
许霆还是比她靠后一名呢,哈哈哈哈。
不同于杨金穗是的确有短板而导致的成绩下降,许霆更多的是实在贪玩和粗心大意,以至于他只能扼腕,自己又一次落后于人,下次,等下次的,他一定会超过他们。
对此,杨金穗是不信的,因为,作为两辈子加起来读过几十年书的资深学生,有一点她很明白,那就是专注力和细心其实也是一种天赋。
她勉强算是有这种天赋,而许霆并没有,哈哈哈哈。
至于以后他会不会生出这种天赋,管他的呢,反正现在是她赢了。
成绩拿回家,家长们很满意,对杨地主来说,保住免学费就是胜利。
对杨大金和李大花来说,小妹即使退步了也比自家大儿子强,那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杨金穗趁势提出要和李大花一起去烫头,杨地主白眼都要翻上天了,“浪费钱,不许去。”
“我有钱,我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
“我是你老子,我还活着呢,父母在,子女不能有私财。”
“那大哥为什么有私财?”
“小妹你胡说什么,我哪里有私财?我的钱都是爹委托我打理的。”杨大金很机灵地躲闪,不想掺和进亲爹和小妹的战争之中。
李大花也想去烫头,小妹不说,她还没感觉,小妹一说,她还真心动了。
都来了大城市,总得烫次头吧,不然等什么时候回了老家,人家问她在大城市都做了什么,她什么也说不上来,连个头都没烫过,这也太可怜了。
“爹,这样吧,我带着小妹去烫头,我手里有钱呢,怎么会让小妹出这个钱。”
杨地主瞪眼:“谁掏钱也是咱们家的钱,你们真是钱多的烧的,烫一次头四十几块,够买多少只鸡你们知道不?看看咱家这几个孩子,瘦得都......”
他边说边指指点点,点到小孙子,嗯...不瘦。
点到小孙女,嗯...也不瘦,甚至因为年龄小,显得更胖点。
再看大孙子,好了,大孙子这几年还在抽条,瘦得跟竹竿似的。
杨地主瞬间理直气壮了起来,“看看我大孙子,瘦成什么样子了,都是没吃好的原因,你们还有闲钱去烫头发!”
“拉倒吧爹,满福那是因为吃的少吗?那是因为他天天跟人去练军事体操和国术,一天除了上课就是练这些,不瘦才怪了,给他吃头牛都胖不起来。”
军事体操,即此时比较流行的队列训练和器械操。
国术,也就是如太极拳、少林拳这样的传统武术的统称。
这两项运动在中学的体育课上很常见,算是体育救国思想的一种体现。
尤其是在如杨满福这样的家世比较普通的男学生们之间,学校没有场地和条件去提供练如排球、网球这样时髦运动的机会,他们又觉得羽毛球、乒乓球这种运动量不算很大的球类运动不足以发泄那无处安放的精力,于是纷纷投入军事体操和国术的怀抱。
对此,杨大金是乐见其成的。
年轻男孩,精力都旺盛,靠体育运动去消耗精力,总比像一些学生那样,小小年纪就出入舞厅、妓院等处,不仅浪费钱,还很容易意志消沉,生活糜烂,直至染上病。
可不要觉得如杨满福这样的未成年男孩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事实上,就杨满福的学校里,就有学生偷偷去小班或书寓,甚至是成群结队,一个传染一个地去。
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不会去妓院等地,但是去舞厅也是有的,而一旦去了这些地方,底线一步步降低,总会彻底沉沦。
好在,学校的管理还是严格的。
受时代早婚民俗影响,此时的新式学校,对学生们定亲甚至成亲的不会多管的,但碰到那种出入烟花场所的学生,基本上就是直接劝退了?
杨满福的同年级,就有两个男学生,刚辛辛苦苦考上两个月,就被勒令退学了,家长找学校求情也不管用。
总之,杨满福乖乖上学,乖乖进行体育锻炼,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消耗之下,又赶上正在长个子,就越来瘦,越来越瘦......
即使家里已经有意让孩子们吃得好点,也没什么作用。
李大花看向大儿子,还真迟疑了,也是,省下这些钱,给孩子多买点肉补补多好啊,她也不一定就要烫头嘛……
回乡的时候,也可以给亲友们炫耀一下北平的旗袍、玻璃丝袜、雪花膏......
看李大花意动,杨地主又加码:“实在想烫头发,可以去巷子口老孙那烫嘛,她的技术可好了,你看隔壁家的小王媳妇,那一头卷毛毛,就是老孙烫的,卷那么多呢,多实惠,十块钱一颗头,全是卷!”
老孙是杨地主老伙计之一,还是唯一的老太太,因为有能耐,懂得多,人热情,所以人缘很好。
即使老孙的老头也是杨地主日常一起混着玩的老伙计,杨地主也没出于避嫌而称呼老孙是“某某的媳妇”,而是直接叫她老孙。
用老孙的话说就是,新时代了,文化人都提倡男女之间“社交公开”,不能搞“性别隔离”。
你老杨有个文化人闺女,可不能再那么保守了。
瞧瞧这话说的,杨地主自诩跟着闺女看了不少报纸,都说不出这么先进的现代的词儿,于是,对老孙的能耐就更敬重了。
因此,在知道老孙学了烫头发的技术后,杨地主就对老孙的手艺深信不疑,觉得她的十块钱一颗头绝不会比外面那四十块的头差!
“孙奶奶烫头的款式也太老套了吧...好吧好吧我不说了,那就让嫂子去孙奶奶那烫头吧,我就不烫了。”
她可不想顶着一头天津大姨式卷发出门晃悠,不是不好看,而是她还没到欣赏这种发型的岁数呢。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