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靠3d打印开供销社[六零] 元光

43. 出发去县城(修)

小说:

我靠3d打印开供销社[六零]

作者:

元光

分类:

现代言情

作为安装电路这件事的发起人,许长赢当然不能找到帮手就置身事外,自己也要想方设法推动这件事的进展。

要想让村民对用电的心动大过花钱的犹豫,那么必须把用电的好处直白地展示给他们看,他们才会觉得值得为通电花钱,才会舍得为通电花钱。

村民们家里装了电之后,能用上的电器少得可怜,暂时只能装个电灯。电灯当然比蜡烛、煤油灯好用,光照范围也广。但如果仅为了照明通电……好像也没那个必要。

长旺村通电难度五颗星,但许长赢为了改善生活只能迎难而上。既然不能从村民的需求大做文章,那就从村民可以在通电这件事上得到其他好处来做文章。

许长赢觉得自己努力一下,是可以用上别的电器的。据许长赢穿越前所知,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在1925年被发明出来,而国内的第一台“首都牌”电视诞生于1958年。

许长赢穿过来后安居一隅,没有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具体情况,而根据长旺村里的村民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许长赢推测自己要不就是穿越到了到了平行世界,要不就是穿越回她所在世界的六十年代。

不管是这两者的哪一个,电视机已经在市面上流通了。尽管普及率不高,但在人口基数这么大的情况下,家里有电视机的并不少。

许长赢想着只要她用的东西,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对村民有益的,大家也会乐见其成。其中性价比最高的电器,非电视莫属。

围坐在一起的几个人都汇报了自己的努力成果,叶青平弄清楚了银川县供电局对长旺村这片区域的通电钉子村的态度,县里供电局那边也是大力支持他们装电的。

只要申报人数达标,马上就能派人过来安装。

作为水电站附近的区域,电路普及和推广也是县上公社的干部们的任务之一。叶青平的父亲叶同章在银川供电局是有熟人的,他打探出供电局的人也一直想攻克小狼山这一片电路普及这个难题时,就隐晦透露出碰巧自己女儿下乡的地方,就在该区域内,而现在长旺村那边是有想安装电路意愿的。

在银川县供电局上班的熟人态度十分积极,连忙表示有具体消息一定要先告诉他。

谁能拿下这最后一公里的电路安装难题,谁就能在供电局多一份工作成果,叶同章认识的那位干部自然不想错过这么一个表现的好机会。

而孙卫军跟那些大队长交流过后,发现人家想要装电的想法,比他们还早。只不过,一直有各种事要管,这个事也不是最急的就一直耽搁。

现在孙卫军提起了这件事,正好没装电路的村的大队长都在,大家一聊把事情讲开了,能共同进退办好这件事,心里也有底了。

许长赢这次跟几人交流完情况之后,她就要拿着孙卫军开的介绍信,直接去银川县着手办这件事了。

她会留在银川县,直到县供电局派技术人员来安装才跟着回来。之所以留在那里是为了方便她随时跟进这个事情,好让村里尽快通电。

这次许长赢到县上还会带上陈春生,她不仅要去县上,必要时市里也会走一趟,务必买到电视、收音机,如果可能连冰箱都想搞一台带回去。

有了收音机、有了电视,就能让村民享受到难能可贵的娱乐,丰富他们的生活。只有勾起他们对通了电之后真切的美好生活的希望,才会对通电这件事积极响应。

在所有人都激动昂扬地说着自己负责部分的积极进展时,江俊坐在边上没有出过几次声,沉默得很。

“江俊,村民那边有多少个跟你报名了?”作为辈分最长的人,孙卫军率先开口问道。

安装电路这件事一开始是许长赢主导,随着它变成各村联合推进的一件事后,她直接把主导权推给了孙卫军。

天塌下来,由大队长顶吧,她只要做好后勤工作就好了。

“我们村至少六十户,可现在只有三十四户人报名,还差二十六户……”江俊说起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很颓然,他一直都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下乡的时候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在农村有所作为。

可是……现在他连跟村民宣传通电的好处,推动他们的报名积极性这件事都办不好,还谈什么作为。

看着江俊整个人都蔫蔫的,再也不似之前见到的朝气蓬勃的样子,许长赢突然意识到对方也不过是个刚成年的高中生,自己好像不应该把他拉下水,让他背负这么大的压力。

一开始她只因为一己私欲,想要重新过上有电的生活,才折腾出来了这些事。明明心里什么底都没有,硬是画了个大饼忽悠人家上了贼船。

不过,事已至此,长旺村通电变成了几个村一起通电的大事,长旺村这里不能拖后腿,再难也要硬着头皮解决了。

这次要是不能成功通电,一切努力为他人做了嫁衣,长旺村成了周围唯一不通电的地方,那以后再想让供电局的人废大力气单独办是怕是要费大力气了。

江俊也不是个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的人,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下,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他暗暗在心里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定要在许长赢带供电局技术人员回来前,让长旺村的申请名额达标。

每次要出门办事,许长赢都起得很早,这次去要去银川县也不例外。

她这一趟出去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陈春生她要带走,供销社只好暂时托人帮忙经营。

思来想去,许长赢最终把供销社的钥匙交到了叶青平手里。

许长赢这段时间在长旺村里也算跟村民都混了个脸熟,不过能称得上熟识的只有孙卫军一家、孙慧宁一家和木匠孙林一家以及经常卖木柴给她的孙有福一家。

村里这些熟人家里要么年纪太大,要么年纪太小,唯有叶青平能算得上是年纪相仿的朋友,当然现在江俊也算了。

两人之中当然是叶青平跟她更亲近,相处了这么久,许长赢也知道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只是表面冷淡,为人是很正直可靠的。

把供销社交给叶青平,许长赢很放心。

许长赢给叶青平每天开十个公分的工资,也就是一角两分钱。

叶青平每天下地累死累活最多只拿过八个公分,到供销社代班既轻松又工资高,她开心得不得了。

村里有些人在知道这件事之后,没少在叶青平面前说些酸言酸语。不过叶青平一律当耳边风,她年纪不大但可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自尊心受挫,犯傻把到嘴的鸭子拱手送人。

那些嫉妒的人他们倒是想在许长赢面前指桑骂槐,这供销社开在他们村赚着他们的钱,有这种好事居然不给本村人,给个外地来的知青。可惜他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许长赢已经带着陈春生走远了。

在一些心胸狭隘的人的挑拨下,不少村民对许长赢的印象变得有些负面。

作为同样替许长赢干活的陈春娟,也没少被人话里话外打探消息,想知道她有什么好处。

陈春娟也不傻,心里知道肯定不能把真实情况说出来,有时候诚实只会招来麻烦,为了把日子安生地过下去,每次有人八卦她都是含糊过去。

都是本村人,而且陈春娟丈夫孙大勇是帮大家捎带东西的时候被土匪害死的,维护她的人比恶意向她刨根问底的要多得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许长赢给陈春娟两姐弟好处了,不然陈春生也不可能有家不回,跑到出嫁的姐姐家里住也要在供销社干活。

这件事引起的风波,暂时影响不到出门在外的许长赢,只是苦了江俊。

本来许长赢提出的,村民只需要出安装费其他费用一概由供销社负责,说出来是为了让村民对报名安装电路这件事更积极。

可现在江俊这么一说,很多村民心里都不得劲,想着这供销社指不定在他们身上赚了多少钱,不然也不会这么大方。

每天出门口水都说干了,也没几个人真的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