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最近出门很勤快,天天在宫里晃悠,流云也陪着散步。
姜狸抱着手在宫道上闲逛,幽黑的双眼收纳着宫内的景色。
她在找那个跟踪者。
上次在人群中匆匆扫过,对方的样貌已经印在脑中。
可惜光知道此人在宫中当值,姜狸只能多出门碰碰运气。横竖多散散步,有助于思考。
皇姐说得对,即使很想以牙还牙,但目前没有办法一下扳倒秦毅,他地位太高,还有皇帝作保。
关键是,缺乏一击毙命的证据。
秦毅最近在军营躲着,短期不会回府,他没有脸面见亲孙。
秦晩青一步不离地守在床前,柳翠湖的去处还能从长计议。
话说回来,汤齐真是洞察世情的一把好手,执行力也强,只要指明方向就能迅速查明真相,对坊间街巷各处都十分熟悉,几天之内就查到几十年前的旧事。
柳翠湖的生母父是战俘,恰逢新皇即位,大赦天下。被赦以后,两人也没活多久,新帝没有送失败者回国的计划。
在世人冷眼中,男人很快死了,女人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独自撑过很长时间。
最终不可避免地难产,过路的行商救下了婴儿,救不回松了一口气的母亲。
行商以为这是个寻常的可怜孩儿,将其视为己出。
事情过去了很多年,汤齐上心,走访了很多地方,用十几个故事拼凑出真相。
姜狸想起她提议柳翠湖休夫的时候,汤齐毫无异议,当即动笔写下诉状,控诉秦父为人夫的种种恶行,通篇洋洋洒洒,述法陈情,有理有据。
脚步向外,在几个大殿间转了几圈,依稀可见帝王寝殿。
上次汤齐被掳,怕也是故意为之,她为了秦晩青真是煞费苦心。
姜狸不由得会心一笑。
笑容凝固,她定睛望向不远处的队伍。
流云也顺着主人的目光瞧去。
是一队太监,在送餐去往乾光殿。
姜狸眼睛睁得圆圆的,意图将看到的人像都放大。
找到了,是那个跟踪者。
虽然两次见面对方都经过乔装打扮,但姜狸见过太多易容技术更高超的目标人物和同行,他这点伪装实在是不够看。
没有大数据,只能靠走访。
姜狸在宫里走到腿酸,终于找到这小子。
跟踪者和凶手不一定是一个人,但既然这小子低估姜狸的眼力,暴露了自己,就不怪被她利用了。
她朝着那人方向昂起头,半眯着眼。
天凉了,该死人了。
……
乾光殿。
见大公主携礼求见,小太监连忙通传领路。
每次陛下见完大公主,总会眉开眼笑,这天殿中当值的时间也会很好过。
姜遥拿着卷轴,步履娉婷地跟在小太监身后。
皇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头疼得紧。
大臣们不是参秦毅就是参傅宝信,要么两个人一起参,好像整个国家没有别的政事似的。
恰好这时大女儿前来慰问,还很有心地带着各色糕点,皇帝内心很是受用。
大女儿总是记得他的喜好。
大公主头戴金镶玉百花钿,衣着牡丹粉彩云满绣,缀珠嵌翠,喜气洋洋。
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安,便笑盈盈地走近书案。
“儿臣近日灵感频现,偶成画作,请父皇指点一二。”姜遥将画卷直接放到桌子上,遮住了底下纷乱的奏折。
画卷徐徐展开。
一名勇士张开大弓,射中五彩白鹿,天边隐有祥瑞。
这名力大无比的勇士有着皇帝的脸,身后是众臣,大公主扮作仙童牵马在侧。
姜遥吹捧的话张口就来:“父皇文韬武略,气度恢弘,大丰四海升平,万国来朝。”
这一幅画的寓意已经深得圣心,后面这番话更是使得龙颜大悦。
“大善!”
皇帝目不转睛地观赏画作,只觉得这画哪哪都满意,心中无比熨帖。
姜遥在一旁冷眼看着,嘴上恭敬:“儿臣想请父皇为这幅画题字。”
“好!好!”
扔了朱砂笔,皇帝令太监取新笔新墨来,大笔一挥,晴空中多了一首打油诗。
宫人们也跟着一顿吹嘘,直夸这诗和字大气磅礴,有王霸之气。
皇帝自己也深感满意,凑近吹干墨迹,又亲自盖了朱砂章,仔细端详半天才捧着肚子朝向女儿:“朕几个孩子里就数你最有孝心,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姜遥歪头,扑闪大眼:“父皇最近为国事烦忧,儿臣看在眼里,有什么赏赐能比父皇展颜更好的呢?”
皇帝被捧上了天,哈哈大笑,赐了不少宝物。
东海的珊瑚,南域的灵芝……宫人手举托盘,件件珍宝逐一呈上。
姜遥的眼神越过物件,飘向低眉顺眼的小太监身上。
不会错的,皇妹带着自己远远看过,就是这个人。
于是。
“咦——?”
大公主食指拖着下巴,像是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你,抬起头来。”
小太监手指攥紧托盘边缘,缓缓抬起头,眼睛仍垂向地面,并不敢直视姜遥。
大公主的声音像弦乐,在偌大的宫中回响。
“我好像在宫外见过你。”
皇帝也望向这个小太监,平时他不太会注意伺候的人长什么样。
但是乾光殿的宫人无奏不得离宫。没有通行令牌,他怎么出去的?
小太监发间冒出冷汗。
萧殿下对大公主很放心,他明明没有跟踪过她,不可能被认出。
姜遥用食指和拇指比了一个圈,嘴唇还在噏动:“你还买了样东西,是个瓷瓶,这么大。”
他没有买过这种东西!
小太监不敢抬眼,偷偷察看皇帝的脸色,装作如常地回大公主:“回殿下,您应该看错了,奴才从来没有出过宫,更没有在宫外买过东西。”
姜遥装模作样,嘴巴“哦”一声,淡淡看他。
“是吗?当时我还是因为眼熟才多看一眼。”
帝心难测,大丰现任皇帝更是生性多疑。
他的目光像毒蛇一样刺向小太监,正颜厉色地命令侍卫去搜小太监的住所。
几盏茶过后,侍卫拿回了一个白瓷瓶和一本书册。
小太监被侍卫扣着,看到瓷瓶一脸难以置信,扭动着身体挣扎,嘴里大喊:“这不是我的!我没见过这些东西!是有人栽赃!”
皇帝嘴抿成一线,眉头紧锁,先取了书册来看。
上面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每日的起居。
有谁看过这个册子?
之前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册子?
“叛贼!”
皇帝盛怒,将册子往地上一摔,冷声质问道:“说,是谁派你来的!”
小太监只喊冤枉,别的什么都不说。
表面上大公主似乎受惊,捂着嘴退到一边。
实际上姜遥在尽量让自己不要笑出声。
皇妹说这个人是萧淮舟的眼线,希望能帮她除掉,并且要姜遥趁此机会在父皇面前立功。
姜遥乐意为之,只是行事不能表现得过于聪慧,免得引起猜疑。
于是她和皇妹栽赃了白瓷瓶,书册是真的,这小太监确是叛贼,不过是用了点旁门手段揪出来。
片刻后御医也来了,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