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绿茶太师豢虎记 让花

26.招供

小说:

绿茶太师豢虎记

作者:

让花

分类:

穿越架空

沈溟在庆东祝城收到副都督顾羌行的信,送信的是同为兵马属司千户的倪奂。

沈溟把信看完,摘下腰间的水囊抿了一口,然后咂舌回味无穷般长舒一口气。倪奂侧目打量他,“你什么时候学会嗜酒了?”

“酒是好东西,不仅能治病,还能御寒。”沈溟漫不经心的胡诌。

倪奂见怪不怪,顺着说:“御寒倒是不假,治病?你说的是相思病吗?”

沈溟扣上水囊扔给倪奂,“你原地待命,三日后,在祝安河那里接应我。”言罢领着押运粮草的队伍往庆东以南深山行进。

倪奂看了看手里的水囊,“你确定不需要我一起去?”沈溟听见了,但没回头。倪奂瞪着沈溟洒脱不羁的背影远去,无奈摇头。他看着手里的水囊,拔了木塞,凑在鼻尖闻了闻,然后便骂道:“臭小子,水也能喝得那么陶醉。”

******

蔚王赵瑭这几日心绪不宁,三司会审没有撬开曹忠的嘴,兵部秦迅却又站出来首告梁仪善,他以为乾泽帝早晚会召自己进宫查问,左等右等不见动静,便打着请安的由头进了趟宫。乾泽帝看上去没有异样,对自己一如既往恩宠有佳。蔚王吃了定心丸,便吩咐明礼将永益城、忘水城、泉启城的所有皇庄秋收粮屯点完,押运到庆东。

五日后晌午,蔚王从沉睡中醒来,他这两日终于睡得香了。

“殿下。”明礼上前,依然是榆木托盘盛小铜鼎,金碳温着琉璃盏。“闲竹谷斥候兄弟送过来的新药样,殿下试试。”

蔚王探出两指头夹起琉璃杯,把玩似的着看药的成色。“看着不错,璃王派人从江南、擎南、宣中等地找来的这批货,倒不比往年观澜仓的差,如今刚过冬月便运到了庆东,还算他办事利索。”蔚王仰头完把药饮了,闭着眼感受药汁划过喉。“你派的人应该到了闲竹谷了吧?”

明礼微笑答,“应该到了,只是闲竹谷在庆东的南部深山,行路不便,等咱们的人把粮送到闲竹谷,也会押着那批货回来。”

“出永益城容易,进来难,要当心。”

“殿下放心吧,那批人都是做惯了的,不会出差池,送出去的就说是蔚王殿下给庆东守备军的,拿回来自然是殿下在庆东的收成,届时那批货混在庆东粮一起,不会有问题,况且永益城防守那几个人,也是奴才多年的好友了。”

“因着替我做事,你结交了这几个人,本为利来,你却将这份人情经营得十分稳固,明礼,王府有你这个大管司,孤王省了不少心。”

“殿下过誉了,这都是奴才分内之事,还能为殿下分忧便是奴才还有福分。”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此时院外来报宫中传旨命蔚王进宫。明礼替蔚王整装完毕,唤了王府马车,蔚王掀帘看向明礼,“你就不必跟着了,守在府中,本王去去就回。”

明礼站在骈驾前温驯谦卑行了礼,目送蔚王车马驶向长街尽头,打个弯后消失了。明礼回神,抖了抖衣袖,背手转身,迎面一道令牌抵在额前,明礼睁大眼,看清那是御令。令牌后,是顾羌行方正冷峻的脸,常年在兵马属司里浸淫出来的肃杀之气,让他仅凭双眼就能将明礼钉在原地,这瞬间明礼半个字也溢不出。顾羌行身后,皆是身穿黑色缎面莲花刺绣圆领官服的兵马司属兵。

******

蔚王骈驾进了宫城,没有去乾泽帝一贯所在的仁德殿,而是直往东走,停在了敬天司。

敬天司起初是天子祭典护卫队,自卯正年四年,天下乱党四起,敬天司护卫精选天下武艺超群,博闻强识的能人异士,屡次立下护驾奇功。自此,敬天司名为天子护卫,实为夜不收。赵瑭从车中探出头,敬天司门楣朴素无华,然而那几个卯正帝亲笔题字却叫他心生寒意。

“蔚王殿下。”来人是邱侣,“陛下在内厅等您呢。”

蔚王见邱侣面色如常,恭敬有加,心里的犹疑去了大半。

乾泽帝在内厅外廊观赏院中的一颗桃树。蔚王不好再往里走,就在廊桥下跪地行了礼。

“这颗桃树是卯正年先祖爷种下的,没想到永益的桃树,也能长得这般硕大,每年五月,这院里的桃花开的比永益城任何一处都要绚烂。果子结的也多,只是这桃树的果子酸涩,难以下咽。后来朕问父皇,这桃树开的这般旺盛,为何果子却这么酸涩?父皇说,桃树杰,果未必杰。”乾泽帝似是沉醉在童趣往事里,他的脸上流露出久违的真心的笑意。但是蔚王没有看见,他跪在地上,眼中只有秋风抚下的落叶。

乾泽帝仍旧在说:“朕又问父皇,那为何还要种桃树……”讲到这里,乾泽帝顿了顿,转问赵瑭:“你知道为何在这院中种桃树吗?”

“敬天司是为天子祭典所设,桃木驱邪震祟,就如握在陛下手中的一方驱邪利剑,百毒不侵,威慑八方。”

“哈哈哈……”蔚王刚斟字酌句答完,乾泽帝开怀大笑,笑得蔚王背脊发凉,“你答得好!起来吧。”

蔚王起身,瞥见身后一道身影。永益城知尹范直录跪拜臣子礼,乾泽帝毫无波澜的叫人起身,自己进了内厅。范直录不忘给蔚王行礼,然后跟着去了内厅。

乾泽帝坐在高座上,等邱侣伺候完茶,才开口,“范直录,你说近来永益城盛行一新曲,不仅富庶权贵深爱,就连民间教坊也在教习,到底是什么样的佳作。”

范直录欠身行礼,“陛下,臣身为永益城父母官,深知体察民情为职责之要,臣去查了,发现引得官民权贵同乐的曲子,并不是今年才新出的曲,而是十几年前就曾经名动一时的旧作,如今这曲子由人做了调整,改了词,永益城里的一位教坊师傅一唱便惊艳四方,如今不说永益城,就连临近的泉启、忘水、双英、朔水等城,都在传唱此曲。”

蔚王坐在乾泽帝左侧下手位,听到此处不仅眉宇微凝,一抹疑云从心底暗生。

“如此佳作,朕确想一品,也看看百姓们争相传唱的曲子,有何玄妙。”

“陛下 体察民情,臣愿为陛下献曲,但是民间教坊之人不宜面圣,微臣斗胆,找了两位习得此曲的大方之家,论身份也最宜君前献曲。”

“今日朕与蔚王皆在此处,究竟是谁啊,尽管演奏来。”

“臣遵旨。”范直录几不可见的深吸了口气,随即合掌为信,方听敬天司院内笛声渐起,空灵缭绕,在凝噎婉转之际,悠悠弦音催动,浑然天成般与笛音融合。二者起承转合,或互相承托,或相辅相成,终究把这曲子的精妙之处升华得更摄人心魄。

一曲毕,乾泽帝怅然慨叹,郁郁不乐,蔚王如临大敌,脸色几变,范直录沉醉其中,神情木然。

少顷,院外廊桥尽头,两道颀长人影缓缓走近。乔广陵一身清灰色卷云纹刺绣长外袍,内衬同色暗纹仙鹤圆领袍,脚步轻盈。并肩而行的,是璃王楚珩,素紫色缎面牡丹暗绣半臂外袍随风而动,高视阔步。

范直录尚沉醉乐中,回头看到觌面走来的二人又晃了神,翩翩君子,举世无双,说的便是此间二人罢。

“拜见陛下。”二人齐声道。

这二人甚少出现在一起,此刻的陛下不禁油然生出泱泱大国,风流才子,卓尔不群的欣喜和慨叹。跪拜完乾泽帝,又拱手朝蔚王行礼,蔚王这时才看见,楚珩手中握着的,正是不久前自己在王府“赏赐”给楚珩那管竹笛。

乾泽帝看着永益城中最闲云野鹤的两个人物,调笑道:“范直录,你能请动这两人奏曲,花了不少功夫吧。”

“陛下过誉了,乔太师和璃王殿下均是精通乐艺的才子,谦逊有礼,不难请的。再说二位能赏脸臣,也是微臣借到了陛下的光不是。”

乾泽帝挥手,二人便在右侧位落座。“你这会子倒是会说好听的了,朕也看出来了,你是遇到什么难办的案子了?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范直录跪地,叩首道:“陛下英明,此曲,关乎一桩十几年前的大案。不知陛下可曾听说过,宣中逸城丝绸富商,宁家。”

乾泽帝思忖着,似乎有所耳闻,只听范直录接着说:“宣中宁家,曾为朝廷进贡过丝绣,宣丝和宣绣皆属于珍稀上乘品,尤其是宣绣,只有宣中天赋异禀,技艺精湛的绣娘才能驾驭,天元年间,宁家为让宣绣大放异彩,让女儿随朝贡入宫,该女凭借一手刺绣,博得针公局掌事姑姑青睐。但是此后该女却无声无息,没了踪迹。”

“臣记得这事,约是天元十三年的事,当时先帝说,有此女在宫教习宣绣,可抵宁家每年七成商税,剩下就按例进贡宣中丝绸即可。”

蔚王早已反应过来,今日之局,就是冲着他而来,只是他不明白究竟是谁凭借这桩陈年旧案,就能说动乾泽帝把他召进敬天司,眼前三人,乔广陵虽平日里看似淡泊明志,实际却是个口才极好的,由他出面,说动乾泽帝的可能性最大。此刻他也不再收敛情绪,冷笑直言,“乔大人事事具不放在心上,这等鲜为人知的小事,且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倒是记得清楚。”

乔广陵像是没听出嘲讽,对蔚王含笑答:“天元年间臣任户科给事中,专门处理这等农商财税之类的小事。且碧玉之年凭一手绣技就能免去宁家每年七成商税,此女能耐,世间多少男子都不能望其项背,臣自当是记忆深刻。”

蔚王哑口,楚珩趁机道,“七成商税?本王记得那宁家财力之惊人,远胜东瀛一带的小国,税贡数目之庞大可想而知,这等才华横溢的女子,怎么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楚珩直视蔚王射来的目光,唏嘘不已道:“真是可惜。”

乾泽帝皱眉,“范直录,你接着说,这位宁绣娘,最后到底去了哪里?”

范直录为难,“陛下,臣不知。但是臣经过探查,得知宁家自天元十四年,也就是宁绣娘消失的那年开始走下坡路,先是宁家次子在宣中肃城任知尹,因为贪污受贿被贬,紧接着宁家偷税缺贡,被罚没三成家产。”

“宁家家底雄厚,什么的样的宝贝,竟让宁家公子都抵挡不住诱惑?”楚珩适时的戳点出纰漏。

“这个,微臣不知……或许宣中布政司能查到。”

乔广陵萧然满目,极力隐忍油然生出的悲愤。

范直录接着说:“天元十六年冬,宁家家主宁曲道来到永益城,几次向永益府衙门递交诉状,但是官府以宁曲道攀咬皇戚,毁谤朝廷为由驳回其诉状。宁曲道后将状词和了曲,每日在永益街头自弹自唱,引得市井百姓跟风效仿,最后府衙下令捉拿宁曲道,打入刑狱。天元十七年,官府剿匪发现宣中和醉临流寇与宁家勾结,宁家一直为这伙贼人提供银钱支持,宣中也因此将宁氏一族从互市资格里除名,宁氏一族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宁曲道则在狱中畏罪自戕。从此,宁商一族彻底倾覆。”

乾泽帝听到这里,已经拿捏住关键,“从宁绣娘消失于永益城,到最后宁氏全族没落,不是宁家自作孽,而是一出怀璧其罪的丑闻。范直录,所涉案情如此之杂,所夸年份如此漫长的旧案,你打算翻了它?我该说你足够有风骨,还是该嘲你足够闲?”

范直录乾泽四年任永益知尹,对于朝堂勾心斗角已经习以为常,作为皇城父母官,范直录深知,他的明哲保身之道,恰恰是在这个“直”字。“陛下,天元年间,大程外有强敌频繁滋扰,彼时奸佞横行朝廷难免分身乏术,如今新朝,再庞杂的案子,亦可以肃清始末,拨开迷雾,探知真相。如今此案凭借方才这首曲传唱天下,掀起民愤,况且此案确有诸多疑点难以解释得清,难道为官者要因为案子不是经由自己的手就可以置之不理,因为案情牵涉过多而不去追究吗?如若大程官员做事都挑挑拣拣,全凭自身喜恶,那宁氏一族的案件,只怕会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范直录,你起来吧。”范直录说得正义凌然,但是乾泽帝知道如果没有渊源,他不会上赶着揽下这样的案子,但是他当下并未多问,如是说:“此案确实值得深究,若没有丝毫眉目,你也犯不着跑到朕面前陈述,你直说,做下此案的权贵是谁,或者,你听闻此案与永益城中哪位大人物有牵扯?”

范直录这时候支吾了起来。眼珠一转,看了眼蔚王。

“罢了!”蔚王目露凶光,刺得范直录低下头,他豁然起身,对着乔广陵等人道:“若为此案犯不着如此大费周章,乔大人和璃王弟弟曲奏得极好,但孤王向来不懂乐艺,实在是浪费时间,范大人今日也辛苦,作为出头人说了这许多,不如直接报孤王大名,何必在这里惺惺作态。”

乾泽帝怒目视他,“赵瑭!”

“蔚王殿下,这是要不打自招吗?”楚珩起身,趁蔚王气急,追问道。

“宁氏一族,不过是宣中奸商,多年来靠着盘剥地方,才积攒了雄厚财力,焉值得陛下出面维护,如果陛下觉得孤王当年实不该与宁家为难,今日直接让敬天司去蔚王府拿人即可,犯不着假以进宫面圣之名,将孤王引至此处,又打着赏树听曲的由头,翻出这些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