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且团圆 旧词新调

4. 柑橘浓

小说:

且团圆

作者:

旧词新调

分类:

穿越架空

薛婵一病病得沉重,连烧了两天。

程怀珠和周娘子几乎是衣不解带地守在她身边。

消息传出去,贵妃还请皇帝的令拨了太医。武安侯府连差三拨人前来探望,又将药材流水似地送进程宅。

直到第三天的下午,薛婵的烧才退下,原本要进宫拜见薛贵妃的事情也就因此生生耽搁了。

她足足病了大半个月,待到人大好些,已经是十月尾。

十月二十一日下午。

程怀珠坐在她床边给她擦手,云生端了药进来。

薛婵闻见药味皱起眉,她都喝了好多天的药。那药闻起来就苦的要命,于是抗拒地摇头往床内躲。

程怀珠拽着她,夺过云生手里的药碗凑到薛婵嘴边。

她恶狠狠威胁:“你要是自己不喝,我可就要灌了,你不喝药怎么能好。”

薛婵闻见嘴边浓烈的药气被呛得咳嗽起来,愈发拒绝了。

程怀珠见强逼不成,又落起泪,嘤嘤哭起来:“你都不知道,贵妃娘娘有多担心,每天都差人来问。你看我,为了照顾你脸都瘦了一圈,你都不心疼吗?”

薛婵见程怀珠眨巴着眼睛,眼泪簌簌落下,又看向云生委屈的脸。不情不愿接过药碗,云生要递勺,薛婵摆手拒绝。

闻着作呕的药味,在两人殷切的目光下,她捏着鼻子一饮而尽。

酸涩的苦味在嘴里炸开,又落入胃中,薛婵脸色难看起来。

她将药吞咽下去,划过喉腔,激起一阵反胃。

程怀珠见她要吐,飞快捂住薛婵的嘴:“忍住!别吐别吐!”

云生替她顺气,往薛婵口中塞了颗杏脯。

几人跟打仗一样,等薛婵把药都吞进去,累得精疲力竭,瘫在床上。

“做什么呢,还不快起来,没个规矩!”

周娘子一进门看见如此凌乱景象,不由得低声斥责。

程怀珠立马弹起来,才看见她身后跟着进来个明艳灿然年轻夫人。

周娘子引她坐下,向薛婵介绍:“这是武安侯夫人。”

薛婵坐直准备起身行礼,那人却更快地按着她消瘦的肩膀,把薛婵又她按回床上。

“好啦,既然病着就别多礼。我今日来也不为别的,只是来探望探望你。”

薛婵轻咳一声:“多谢夫人关怀。”

“我姓郑,单名一个檀字。你我年岁相近,可唤我一声檀姐姐。”

郑檀声音听起来格外亲切,薛婵不由得放松了些。

周娘子道:“郑娘子可是来了好几趟了,可你病的重,实在不宜见客,倒空跑了好几趟。”

薛婵有些不大好意思,苍白的脸微红:“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反倒劳烦您记挂着。”

郑檀不由得笑出声:“害,这有什么。何况你又是个病人,本就不宜见客。老太太托我来看你,我呢,见不着倒也乐得出去玩一趟。这原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别放在心。如今见你气色好了不少,我也好回去告知祖母一声。”

薛婵:“那就劳请您替我向老太太请个安。”

“那是自然。”郑檀又道,“我带了两筐永平的柑橘,最是酸甜可口。这药喝多了,嘴里发苦,若是吃甜的反倒腻得慌,倒用柑橘压一压去去苦味是最好了。”

“听说永平的柑橘最是酸甜可口,您费心了。”

程怀珠正托腮欣赏眼前的美人,瞥眼看见自己母亲不悦的目光,慌乱收回视线,装作无事看着幔帐上的穗子。

“这另一事——”郑檀朱唇又启,“下月初十是老太太大寿,到时还请周娘子携两位姑娘赴宴才是。”

程怀珠被点到,回过神,指了指自己:“咦?居然还请了我呀。”

郑檀被她逗笑:“那是自然。”

几人又闲聊片刻,见天色已晚,郑檀辞别离去。

薛婵听她不停地说话,开始躺在床上发呆。

郑娘子长得好看,又热络真切,说话清晰明快,很好相处的样子。

可是宴会,她怎么一来就要赴宴啊?

又要出门,又要见客。

贺寿要送礼的吧,可是她能送什么呢?

真累人。

她往后一倒,药劲上来,顿时睡得深。

云生放下幔帐,将靠近窗边的烛火点亮,往香炉里放了两勺香,柑橘香渐浓,驱散了屋里的药气。

烛火跳动,将傍晚最后一缕日光从窗沿驱逐而出,最后消失在漆黑的冬夜里。

月亮从高飞的檐角处升起来,郑檀踩着一地的月光穿过抄手游廊。

廊下摆着几株老红梅,艳骨堆叠,迎风而开。

小丫头打起帘,正要禀报,郑檀拦住她摇头,径直入门拨开珠帘。

屋内暖如春昼,两位发鬓斑白的妇人在窗边灯下对棋。

郑檀步履轻缓,右手边的人落下一颗黑子,“可见到那个姑娘了?”

见被发现,郑檀干脆坐在她身旁的绣凳上,拉长语调,“见着啦。”

老侯夫人抬起头,露出一张温暖的面容。

虽然上了年纪,眼睛却依旧坚定有神,而岁月的痕迹又让她笑起来时增添了慈爱柔和。

齐老太太捡起被吃的子,又落下新子,声色醇厚,“如何啊?”

郑檀起身,捡起绣筐里的剪子,剪了桌上的灯芯。

烛火跳动,更明亮了几分。

“与贵妃娘娘倒是有几分肖似,却更内敛。生了病人也清瘦,不过看着挺乖巧懂事。倒显得咱们家二郎顽劣,配不上人家姑娘了。”

齐老太太又落下一子,对坐的人放下两子道:“您又赢啦。”

她笑一声,对棋的人收了棋盘,又招手让郑檀坐在对面,打趣道:“那你喜欢吗?”

郑檀闻言哑然失笑,语气带了几丝娇嗔,“我喜欢有什么用,又不是嫁给我。”说着,她又撑起脸,“可惜我不是男儿郎,否则我若是喜欢,您让阿策把她让给我好不好?”

齐老夫人看着没个正经的郑檀,与安妈妈相视一笑,“瞧瞧,这丫头说的什么话?你就不怕道卿吃醋?”

见她提到武安侯江籍,郑檀气不打一处来,道:“他才不会呢,这几个月前陛下一纸诏书,他连夜就走了。倒也不知道和我知会一声,我居然还是最后知道的。”

齐老太太拍拍她的手安慰道:“放心吧,过年他肯定回来。”

“不过话说回来,薛姑娘刚入京。二郎如今也被陛下召回了,两个孩子不相熟。你作为长嫂,也该多走动走动,好歹也让他们见见面,熟悉熟悉。毕竟,以后也是一家人的。”

郑檀温言软语,“您放心,这是自然的。”

两人又说着,廊上的小丫头传了话进来。

“老太太,夫人,二公子与三姑娘进府了。”

“带她们到颐安堂来。”

天日晚,侍从提灯引着少年入了颐安堂。

穿过抄手游廊,穿堂内是一架大插屏。几人绕过便进了正院。

小丫头打起帘,先是走出来个清秀端正的女子。

少年向她唤了一声:“绿莹姐姐。”

绿莹点了点头,笑道:“老太太与夫人早已候着了,外头天冷,二郎快带着三姑娘进去拜见吧。”

江策牵起身旁七八岁女孩的手径直入门,屋内暖如春昼。

隔着晃动的珠帘,暖黄的灯烛映着齐老太太与郑檀的身影。

他拨开珠帘,快步走上前。

郑檀站了起来,走到右侧。绿莹福身,站在她身旁,两人一同静立。

侍女放下两个软垫,江策引着小姑娘跪在垫子上恭恭敬敬磕了头。

“不肖孙江策,拜见祖母。”

“孙女江遥见过祖母,祖母长乐安康。”

齐老太太向小姑娘招了招手:“阿遥,来,到祖母这儿来。”

她将江遥搂进怀里,慈笑着:“阿遥,一路上累不累?有没有想祖母?”

江遥一张脸圆润粉嫩,她眨眨眼睛,重重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齐老太太摸了摸她的两个环髻,玩笑着问她:“咱们阿遥这是不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