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又有抽奖了!
李锦眼神微闪,他好像知道什么是关键信息了。
“此话当真?李郎君还有关于食用油的一些想法!择日不如撞日,左右本官今日无事,能谈的就一起谈了,说说你的想法吧。”
李锦收回思绪,只是脸上的欣喜根本没能藏得住。
坐在对面的卫砚舟看了他一眼,默默低头吃了一口红薯,香甜味入嘴,一向不爱吃甜的他却半点没觉得排斥,反而想起了某种令他想了许久的味道。
再次抬眼,他正好瞧见李锦口若悬河。
李锦生得俊秀,未施粉黛下莹润饱满的唇一张一翕。
“吴县令,那我就直说了,现在有辣椒种子和红薯种子,我也曾听几位胡商提过此物该如何种植,现在我最缺的就是地,适合种植红薯辣椒的,没有任何归属争议的地。”
“种红薯的话最好沙土壤,而且要保持干旱,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充足水源。”
既然都已经提了要求了,自然就要把能想到的都先提出来。
“辣椒的种植条件也差不多,但有一个要求,就是种辣椒前的地不能是刚种了落苏的,如果是刚种过大豆那就更好了。”
吴致尧不解,问:“这是何用意?”
卫砚舟也看向他。
好吧,小葵花锦锦课堂开课了!
“植物生长与人一样都需要养料,也会被疾病侵染,能理解吧?”
两人都表示理解。
李锦继续讲解。
“虽然都需要养料,但每种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并不相同,例如大豆需要的养料是土壤中的甲,茄子则需要养料中的乙,那自然就是今年种大豆,明年种茄子,轮种得好。”
“妙极!”吴致尧恍然大悟,“《齐名要术》所言‘岁易’之言当也是此意了。”
李锦点头,“正是如此,吴县令可真是博闻强识、心忧百姓啊,居然连农书都研究得如此透彻。”
他这话也不是随意乱夸的。
瑞宁年间,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趋向多元化,采用的是科举为主,举荐为辅,多元途径并进之路。
据他所知这位六品县令那可是正儿八经科举考出来的。
但是这年代的科举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目,但这些科目并不涉及农学。
而朝廷机构中,户部、工部、司农寺、都水监都涉及到农业。
不过其中大多是对土地、粮食、农民的管理,并没有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部门。
《礼记》记载,“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下面的人通常都是跟着上面的人做事的,不是听从命令,而是听从行为。
所以即便重农是这个时代的基调,但统治者没有将心思真正放在农业生产上,下面的人更不可能关注农业。
百姓们自然依旧是最贫穷的阶层。
这倒也不是说北帝不行,只是时代局限而已。
所以吴致尧能主动去研究农业生产的东西,说明他就是个做实事的。
但在这含蓄的古代,李锦这样的夸赞听起来多少有点谄媚。
吴致尧被赞得不会了,他客气道:“李郎君说笑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罢了。”
“吴县令谦虚。”两人客气两句,李锦继续讲解。
“病疫也是一样,不同的植物会得的病和能抵抗的病的都不同,若是连续种植同一种植物,这种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很可能会叠加。”
吴致尧若有所思,“那我们该如何得知辣椒此物能和大豆连种而不能与落苏连种呢?”
“这个答案老祖先早告诉我们了,神农尝百草不正是如此。”
吴致尧颔首,他好像明白了,但又觉得眼前有层迷雾将他想了解的东西遮盖住了。
李锦也没打断他的思考,吃了一口冬瓜,果真如他所想,肉香四溢却半点都不腻。
真好吃。
他下意识看了卫砚舟一眼。
李锦发现对方仍旧慢条斯理地吃着饭菜,他明明也觉得自己做的这些菜很合胃口,但是他却吃得很斯文。
这些清粥小菜在他面前仿佛也变成了国宴珍馐,而他就是那些品尝珍馐美食的贵族。
大概是察觉到了李锦的打量,他停下筷子也看向李锦,给了李锦一个疑惑的眼神。
“卫郎君,你就没什么想问的吗?”
李锦的合作是想带上卫砚舟的,他有预感,卫砚舟多半能成为自己的钱袋子,准确地说能成为他们合作项目的钱袋子。
别看对方好像只是个小小的官差统领,背景肯定不简单。
本来李锦不想与虎谋皮,但是有吴县令在他就不怕了。
他觉得吴县令不是个蠢货,对方肯定还是想继续往上爬的,如此就得牢牢抓住每个发展机会。
有吴县令在,如此想要坑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再者,三角才是最稳固的。
三个人合作正好。
可卫砚舟似乎对自己提出的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
谁知卫砚舟把筷子搁在一边语出惊人。
“在下昨日刚在附近购置了一处庄子,比较符合李郎君提出的要求。”
购置庄子?
李锦一拍脑门。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卫砚舟身份没有问题,他又有钱,自己还找什么王田主县尉县令的,他能买庄子,自己直接找他帮忙附籍不是方便多了?
不过自己怕死,在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下若是没有县令这一遭,恐怕自己不会轻易与他合作。
好在现在也不迟。
没等李锦开口,吴致尧表示了赞同。
“如此确实不错,官府也可以租地给李郎君,但衙门里的地参差不齐,也很难集中在一处,若是有庄子集中管理,再好不过。”
此话倒是很有道理。
红薯还好,病虫害相较辣椒会少一些。
但是红薯产量高,若是有人打上红薯的主意,对他们栽种的红薯进行偷盗,这可不得了。
这是很有可能遭人惦记的。
土地在一处还方便管理,若是分开了很难避免被偷盗的情况。
“如果卫郎君愿意的话,可以谈,那吴县令可想与我二人合作?”
吴致尧微微抬眸与李锦对视,双方都在琢磨对方眼里的意思。
“合作?李郎君想如何合作?”
他抿了一下唇说:“本官虽有俸禄,但手中钱财并不多,衙门里的钱倒是可以征用一些,但如此的话肯定是要上报的,然后再慢慢审查,估计赶不上李郎君你今年的种植。”
李郎君刚才提过的今年的种植应该开始了。
“不用这么麻烦。”
土地的事情解决了,吴县令这边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