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世界碎片里的星星 阿久唉丫

6. 第6章 草稿本(爱+弱肉强食+文字联想)

小说:

世界碎片里的星星

作者:

阿久唉丫

分类:

现代言情

从回忆中出来,眼睛突然湿了,雨还在下,这个夜,暴雨倾盆,班上的同学们纷纷抱起书本离开教室,在教室灯快关掉的那一刻,我也抱起书本离开,路过走廊时,一间间教室门口堆放着废弃的书,它们堆得就像土丘一样高。

这个毕业季,书本已被丢弃,每个人的人生又开始出现新的分支。

走着走着,忽然脚下传来书本落地的声音,那是我的草稿本。弯腰去捡,风翻过草稿本,哗啦啦,停留在了那一页,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我:“Ela,昨天我熬夜看完书,有了感悟:天给予地雨水,地接纳天的雨水。万千雨水落在地上,虽然很疼,但将疼痛揉碎,就能滋润万物,万物才会如此深爱大地。”

Ela:“学会无条件的爱。”

我:“但其实我还没学会很多东西。”

我:“当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当自己历经风霜,将磨难消融成爱,才能赐予温柔与善意,接纳和包容万物,接纳和包容我们的世界。绝望中开花,才能生成希望,光被树叶切碎了也仍是光,它深入每个缝隙之中,即便只是一丝温暖,也打碎了绝望般的冰冷。”

Ela:“你不是感觉到了吗?”

Ela:“可能洗涤不了,就会被毁灭。”

我在尽量解释着我自己的话,其实对我来说,我并没有完成爱的课题。

如果要以爱为课题,那么以爱的角度来解题的话,世界规则本身就是不允许有绝对强者存在,所以这并不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当年恐龙违反世界规则,将弱肉强食的错误思想发展到极致,以至于被世界判处死刑。

一旦思想发展错误,就会让生命在错误的思想里产生仇恨纷争。世界不需要绝对强者,相反,世界规则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维护弱小而存在。

所以世界规则的存在也适时提醒了所有生命,一生共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当年生命体型还巨大的时候,那时候有研究称在地球的气候变化之前,地球的氧气含量非常丰富,氧气的浓度越浓生物的体形越大。

之前推理出气就是世界规则,那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推断出,气应该是可受规则掌控,世界规则是不再允许生物体格这么大。因为如果要以最科学的角度来看氧浓度决定生物体型过大,而不是以规则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在其他星球的生命诞生之初,生物体型都会这么大。

如果还把生物体型创造这么大,那就是造物主他不长记性,如果按照规则的角度来说,在得到教训之后,造物主就不会创造这么庞大的生命,除非他真的想毁灭世界。

所以更由此推断出,如果后期不会再出现类似于恐龙这一类强大有破坏性的生命,那就证明造物主是有意识的。

世界需要善良与和平,规则的建立是为了让善良的生命得以喘息。

这边说了死亡是世界规则之一,死亡这项规则为什么存在,就是为了避免当世上的生命,产生仇恨纷争的时候,怕没有任何事物能阻止的时候,才强制建立在生命里的规则。

生命总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是避无可避的。

如果生命一旦发生冲突,为了避免它们殃及无辜,为了避免它们殃及周围的无辜生命,世界规则就会强制约束它们,死亡(世界规则)是为了能停止他们的行为,一旦斗争爆发,就会触犯世界规则。

因为一旦斗争开始,很难平息,毁灭行为会开始,如果没有死亡这项树立在生命里的规则,就会出现无止境的斗争。

而弱肉强食这一项规则的建立,是用小恶限制大恶。但是并不是像恐龙一样那样残暴的把弱肉强食扩大化。

如果人类也效仿恐龙的残暴,世界末日就会很快降临。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命规则,足够意识到这一点,强者才会对规则存有敬畏之心。

就像老虎总不屑于对足够弱小者动手,因为它知晓规则,敬畏规则。

生命需要进食喝水,是为了避免群体性的斗争行为,这是世界的约束力量。因为害怕生命发现群体有巨大的毁灭力量,怕他们会成群结队开始毁灭。所以,才建立了这么一项规则,这项规则是去制衡这种行为。

假设,战争中的人不需要进食,如果他们不需要进食,他们就会有无限的精力产生无续的斗争,没有什么能够消耗它们的能量,以至于世界被他们毁灭。

很多问题不是无解,而是我们身处在这个世界,很容易被世界局限认知。

人类是智慧生命,如果智慧威胁了世界,导致世界毁灭,人类也会像恐龙当年一样面临天灾。这也就是为什么后续生命的体格会变小,恐龙不再重新诞生于这个世界的原因。这也更是为什么预言家们多次预言世界末日,却迟迟没发生世界末日的原因了。

食物链是为了制衡强者,如果弱者都死了,强者也活不了。这种制衡规则,是为了让弱小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

去年五月,天气简单多变,晴时万里无云,阴时乌云沉沉,就算是雨水洗刷过的天地,也总是十分闷热。

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去操场练啦啦操,只剩我一人独坐在教室中。手中的书哗啦啦翻动,一条条思绪发散于空中,我凝神捕捉着。

笔尖在书页中滑动着,我勾出重点,整理思绪,把它记录在草稿本中,一步一步推理。

(注:推理内容又臭又长太过烧脑,思想密度太大,「」内的文字可跳过)

草稿本——

「凡受情感支配的,都是爱的产物。

生命都有情感,它们都是爱的产物。

爱是精神世界的主导者,也是物质世界的主导者,爱分为正负两面,爱是万物的造物主,它可以造物,也可以毁灭。

爱的正面:有道德感的,正义的,创造……

爱的负面:褊狭,残忍,毁灭……

《乌合之众》:“道德的力量从来都不是自然主义者要研究的对象,但它恰恰是历史发动的原因。”

群众的感性输给理性,这也间接证明了人受感情支配,人本身就是爱的产物,世界也是爱的产物。

所有情感的源头都是爱。

就比如一个人愤怒到了极点,或是悲伤到了极点,又或是胆怯到了极点,胆怯到了极点会产生愤怒的情绪……都会产生毁灭个体或是事物的倾向或是行为。

集体拥有创造的能力(创造精神世界的产物,或是物质世界的产物),这些能力往往是强大的。

集体拥有毁灭的能力(个体的毁灭,或是世界的毁灭),这些能力往往是强大的。

每个生命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爱——《乌合之众》:“就像某些化学元素放在一起——比如碱和酸——后就会形成一种新物质一样,其所具有的特质也与原来的物质完全不同了。”

就像是组成一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许多细胞聚集起来构成一个新的生命体。它们最基本的特质就是创造,它们最基本的特质就是爱,爱赋予了创造。

这符合生门的特质。

——————

理性来源于物质世界,理性(生存,物质世界需要生存)。

感性来源于精神世界,感性(爱)。

因为有了爱,才有了生命;有了生命,才有了爱,爱就是生命本身自己,生命本身就是“爱”自己。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爱的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爱的世界,所以倒也能理解为什么古书会说有些鬼是怨气而生,人死后化鬼,鬼就是情;

心脏是爱,是本源,是生命力,爱死后,化鬼,鬼就是情,能留下的只有情。不管是鬼自己的情绪能量,还是人带给他的情,都属于情的范围。因为这是爱的世界,符合爱的规则所以能存在着。

当这个世界有了第一个生命,就意味着爱诞生了,当物质世界有了第一个生命,就意味着精神世界诞生了。

《自卑与超越》: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两种联系,这是每一个男人或女人都无法回避的。

生命本身就是爱。

生命就是给这个世界带来爱与希望的,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