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时,宋疏遥忙把贤王之事跟薛冷竹说了,薛冷竹也不信贤王想娶她是因为男女之情,况且他先前都在拉拢士族,却在此刻想娶宋疏遥,实在奇怪。
除非他也想同大渊新贵一派交好,可此番做法极易让他陷入两难之地,两边都不讨好,反而弄巧成拙,这不像贤王能做出来的事。
一定有什么事是她们不知道的。
薛冷竹忽道:“你方才说贤王有意启用谢侍郎,莫非贤王想借赐婚之名,威胁谢侍郎为他所用?”
“我不是没这么想过,”宋疏遥蹙眉,“可借我威胁谢字卿……这事不太合理吧……”
薛冷竹也沉默了。
谢字卿算是重情重义,他看中与宋既安的交情,也当宋疏遥是朋友,能提出假意成亲之策实属不易,可若贤王想用宋疏遥威胁他就是大错特错,他只会在不妨碍谢氏利益的前提下帮她一把,绝对不会做出更大的让步了。
薛冷竹思忖片刻道:“谢侍郎的建议颇合情理,若是你事先已有婚约,即便贤王请旨,陛下也不会强你所难,你不如回潭州老家寻房远亲,就说是早就定下的婚约,只是碍了什么事才一直拖着没办婚事吧。”
宋疏遥摇头:“不妥,我若以前就背着婚约,旁人岂能不知,此时说已许给了远亲,一听便知是拒婚的托词,陛下不追究还好,万一追究下来就是欺君之罪。”
“那如何是好?”
“我倒是有个人选,只是不知是否该与他开口。”
薛冷竹眼中一亮:“莫非是上巳节那日的苏大人?”
她没想好是否要走这一步,可仔细想来,苏忱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宋世群本就将他当女婿培养,他时常来府上拜会,和宋疏遥日久生情很是正常,两人两情相悦,暗中定下婚约,一切都合情合理。
况且,苏忱刚刚同她表明心意,说是喜欢她。
薛冷竹问她:“那你喜欢他吗?”
宋疏遥不知如何作答,她当苏忱是知己,想必相处久了,有朝一日总会喜欢的,于是她缓缓点了点头:“我试着喜欢他。”
她本想当天就找苏忱说个清楚,可刚递上拜帖,苏家的仆役就回话说苏忱被皇上召到宫里去了。
用过晚饭苏忱风尘仆仆地赶到相国府,他穿了月白长袍,芝兰玉树,站在游廊的风灯前笑着看她的眼睛,歉意道:“陛下命我领太乐署众人演奏清明节祭祀的琴乐,将我叫去吩咐了些。”
礼乐之事当属太常寺之责,跟中书省挨不上关系,陛下令苏忱领头,想必是看中蜀州苏氏在礼乐上的威望,宋疏遥很为他高兴,说道:“大人本就擅乐,他日若能调任太常寺,也是好去处。”
太常寺卿李大人宗室出身,现已年迈,不日就将致仕,李岳川此时令苏忱带领太乐署众人在祭典上奏礼乐,应是有意提拔他有朝一日坐上这个位置。
旁人求之不得之事,苏忱却无可奈何地笑道:“我倒情愿不去。”
宋疏遥不明所以,问道:“为何?”
苏忱很少与旁人交心,可见她问了,便真诚道:“苏氏之人不乏琴乐名士,不再需要一位太常寺卿光耀门楣,我是光禄三十三年探花,比起音律,更爱文章,相较礼乐,更愿做治世之臣,无心风月。”
苏忱平日里是风流雅士,可宋疏遥从未设想过他该是什么人,此刻听他理所当然地说着自己的野心,不仅没有期望破灭,反而不由自主生出些感佩来。
他为人坦荡,又有经世之才,是棵好苗子,兴许用不了几年就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宋疏遥坐在石阶上晃着脚,越来越觉得他可靠。
只是清明在即,她不想在这节骨眼上乱了他的心思,便按捺住了心中之事不表,只说道:“大人有救世之心,疏遥敬佩,只是这次皇命加身,只得好生准备,祭典之上不求惊艳四座,但求四平八稳绝不出错,大人这两日要苦练琴技了。”
“疏遥说的是,清明前这几日我都在太常寺,无法应邀,你若有事,可叫人来信,或到太常寺一见。”
她点点头,甜笑道:“好。”
的确该给苏忱写信了,为了不让以后的拒婚缘由太过突兀,她现在就该做些准备,起码要让旁人知道,两人私下里常有联系。
此后两日,宋疏遥给苏忱去了两封信,都未得到回应,她想着应是太乐署人多手杂,将文书乱扔一气,看不见也是常事。
清明前一日,她拎了一盒青团,坐着马车到太常寺去,进门遇见了太乐丞赵大人,赵大人官职不高,没见过宋疏遥,可一见她周身的气派便知非同寻常,礼貌地停步了。
听闻她来寻苏忱,赵大人道:“今日刑部的大人过来了,说要与众位弹奏琴乐的乐工说明祭典上的布防事宜,苏大人为首,也跟着过去了。”
刑部调不动禁军,也管不着布防之事,能被李岳川委以此任的刑部大人只有谢字卿,或者是谢平代他前来也有可能。
宋疏遥微一凝眉,问道:“敢问来的是刑部的哪位大人?”
话音刚落,不远处就传来人声,赵大人笑了,往那边一看,示意道:“就是那位谢侍郎。”
宋疏遥循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群乐工之间杂着几位穿着官袍的官员,谢字卿和苏忱并排走着,一团和气,偶尔还交谈两句。
握着食盒的手立即收紧了,此时想躲也来不及,好在她头上戴着一顶白纱帷帽,堪堪能遮住脸。
不过下一刻,谢字卿和苏忱一前一后叫住了她。
谢字卿:“宋娘子。”
苏忱:“疏遥。”
语毕,谢字卿默默睨了苏忱一眼。
宋疏遥紧张地咽了下唾沫,把心一横,缓步往前迎去,僵硬地取下帷帽和两人六目相对。
苏忱温声对身后的乐工道:“劳请诸位继续练习。”
众人纷纷应“是”,可目光却没从他们三人身上离开。
太乐署的人虽然对这三位都不算熟悉,传闻却听了不少,都说宋相国家的宋娘子一心扑在谢家的郎君身上,可惜爱而不得,很快又看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