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卿制度起于春秋,当时诸国林立,有不少人流落在外,又或者在本国没有晋升的位置,于是前往其他国家,寻求上升之道。
而自从大一统制度建立之后,客卿制度一再衰颓,原本客卿二字,指的是外国人在本国内官拜上卿,而如今指代所有不是本国人,却在本国有官职的人。
前朝名为大燕,遭受过与外族战争,便早早地取消了客卿制度,外国人不允许在燕朝内部做官,只允许行商以及游历,就算是拥有各个地方的通关牒书,这些人也要经历层层搜查,才允许在中原内行走。
而燕被宣灭,堂溪家最开始的圣祖皇帝,却拥有着部分外族血统的,在起兵造反的时候,也许以官职爵位给那些帮助他的外族人。
于是这个几乎消失在历史上的名称,在宣朝被圣祖皇帝以推崇先贤之惯例,又重新出现了。
不过虽然有其名,但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给予那些外族人多么重要的官职。
大多是些富贵闲职。
但这样的政策,的确吸引了不少外国人来此,先帝在时,还在国子监中给这些外国人设立了学位,允许部分人在通过考试之后,进入国子监念书。
而这个本该消失的客卿制度,却随着宣朝不断地强大,吸引了四方来朝,皆以宣为尊。
几任在位的皇帝都十分懂得拿捏人心,提拔了不少当任时候的外国人,边境的外族人许以利益,再加上宣朝兵强马壮,又多有武将之风,于是百年来边境的确偶有冲突,但大多时候相安无事。
只除了……
——前些年的北境之事。
北境之事是当时在宣朝为官的几个外族人,与北境异族勾连,故意趁着北将军回归洛京的时候闹事,守卫军群龙无首,被偷袭了个正着。
当年这件事闹得极大,甚至帝王堂溪瑾都御驾亲征,前往北境平定动乱。
最后宣朝胜利,北境异族几乎被屠了个干净。
归来后帝王虽然处置了部分官员,但到底没有伤及客卿制度的根本,许多外国人现在还在宣朝内部做官。
现在提到宣亡于客卿,无论是帝王,还是右相,第一时间便想到的是当年的北境之乱
和帝王商议事迹的是本朝右相高玉成,宣朝设立左右二相,随自古以来以右为尊,但实际上二人权利相当,并无前后之分。
只是近些年来,左相杨雨晴越发不理朝政,也有告老还乡之意,他虽是太子的舅舅,但自从先皇后去世之后,二人的关系也越发疏远了一些。
高玉成此次来到西暖阁,是与帝王商量前段时间太子监国的事宜。
兴许是早就知道太子堂溪延是帝王板上钉钉的接班人,再加上这段时日中洛京的确被对方管理的井井有条,高玉成的话语中,便大多都是些赞美之词。
无非就是说帝王将太子教导地很好,国家日后的继承人大家都十分满意,朝中的声音也大多偏向了太子。
再加上太子平日对外的名声也很好,在百姓之中也多有贤明之称。
高玉成没有发现的是,当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帝王表面上却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欣慰与开心。
并不是说他没有这些情感,只是……
帝王刚想说些什么,内侍总管宁福却走入西暖阁中,来到了帝王的身边。
是太史局的太史长天正求见。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宣朝的另一个特殊的官员部门——太史局。
鬼神之说自古就有,命理之说也在中原盛行,有人根据星象,能晓古今通未来,也有人占卜算卦,能驱鬼救人,据说在大燕还未亡之时,就有一个跛脚道人见过还年幼的圣祖皇帝。
说他帝王星帝王命,会有一番大造化。
太史局非宣朝独有,前朝称之为太史监,后被改了名字,称之为太史局,里面管事的官员名为太史长。
也就是眼前来求见的天正。
而在太史长之下,有五位命官,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官,还有一位中官。
叶卿见过的听风,就是太史局的中官。
她也意识到,当时那个孩子来找自己的时候,宫人们正好离得远远地,似乎除二人之外,再也没有人听见对方说的话。
她现在躲在书架之后,开始不断回忆当天见对方时候的每一个细节,然对方很明显知道她是谁,不可能那句话只是表面上的意思。
可是听风究竟想要做什么呢?既然知道她才是那个亡国的原因,可是为什么要在将预言告诉帝王之前,非得找到自己,来见自己一面呢?
只灵光一闪。
——“你想让我帮你。”
——“对。”
叶卿突然想到了某种关键,才终于将一切都串联起来。
或许这些宣朝的官员,也并不是每一个都完全效忠于帝王,不然的话,那个孩子可以早一点将这个预言上报,甚至直接告诉帝王,然后将她处死。
可他没有。
他不仅没有,还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说明对方有自己的考量。
想通这一点之后,叶卿长舒一口气,便顺着思路继续往下。
如对方所言,听风是他的徒弟,那么对方的死亡,又或者将这个预言禀告给帝王,他都参与了,并且在其中扮演很重要的位置。
那么如果对方是听风棋局里面的一盘棋,而她也是的话,那么听风想要她帮的忙是什么?
她又能做什么?
对方口中的第二次见面,真的会有这第二次见面吗?还是说对方根本就是在吊着她。
她的脑海中乱成一团麻,但现在来不及想这么多,书架外的人又开始说话了。
高玉成与帝王对视一眼,心下了然,鬼神之说可信,却不可全信,但或许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将朝中的异族之人都连根拔起,不能让北境之乱再一次出现。
本以为天正说完这些就准备离开,可他一直站在原地,似乎想要说什么,却显露出一种踌躇纠结的姿态。
“怎么了?你还有什么要事?”
帝王见他迟迟不说,于是先一步开口。
谁曾想天正却先一步跪下,随后大声道:“臣知此事有违朝制,然法理之外尚容情理,臣确有一事冒死以闻,还望陛下圣恩!”
来了。
叶卿突然意识到,或许对方即将要说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