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 半亩方塘Ann

27. 故地·重游

小说: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

作者:

半亩方塘Ann

分类:

现代言情

大雪下了两天,然后迎来一个彻底的响晴,天空蓝的像一块巨幕玻璃,干净、透彻、一尘不染,虽然空气还是冷得凛冽,但是足够洗去前日雪天的阴霾。

陈铭生和杨昭一起,往五台山走。

本着重温过去的目标,杨昭还是坚持选择绿皮普快。

记忆中的火车站,还是一样的人流如织,一样的步履匆匆。杨昭和陈铭生手拉着手走在人流之中,就像每一个普通的路人,享受他们烟火寻常的小日子。

狭窄的车厢,拥挤的人流,逼仄的角落……绿皮火车中,人们或疲惫或亢奋,或苍老或年轻,都在这个动荡的车厢里,伴着铁轨有节奏的哐啷——哐啷声,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列车在黑暗的夜色中穿行,玻璃窗外的世界早已消失不见,朦胧的玻璃上,留下车厢内的重影,隐隐约约的,好像看不真切。

陈铭生靠在墨绿色的硬皮座椅上,闭目养神。杨昭凝视着车窗的玻璃,看车窗中映着的陈铭生的身形,她在回忆当时火车上的故事。

毅然前行的身影,矫健的身影,狠戾的目光……那趟旅途,是爱的开花结果,也是天堂和地狱的分界线。如今,那些回忆,好像被时光冲淡了。

时光,像有魔力,稀释苦痛,却又将爱意深深酝酿。如今这一次,换了时空,却有一个人,不变的,陪在他身边。

列车依旧是不疾不徐,向着他们的目的地,前行。杨昭很享受这种感觉。和陈铭生在一起之后,她觉得时间好像慢下来了,就像木心说的: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爱一个人。她找到了她爱的那个人,赴汤蹈火,刀山火海,永不回头……

列车在午夜时分驶进五台山火车站,长长的刹车之后是列车悠悠的汽笛,撕破黑夜,响彻人间。陈铭生牵着杨昭的手,提着行李,离开车站。

晚上,他们在山脚下的旅馆歇宿,第二天一早上山。冬日的清晨,远山还笼罩在淡淡的晨雾中,晨光熹微的车站,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杨昭和陈铭生也在其中,开往五台山的大巴车,稀稀拉拉的坐了几个客人,发车时间到达,电动门徐徐关闭,开始前往他们的目的地。

杨昭坐在靠窗的座位上,陈铭生的手臂自然地环住她的腰身,她很悠闲地靠在陈铭生的肩膀上,透过车窗的玻璃,看远处的风景。

远方,晨雾还未褪尽,薄雾中的远山,熟悉的松石村社慢慢进入杨昭的视野。这些景物,在她心里就像旧友重逢,她在心里轻轻地低语:我回来了,这一次我身边的人还是他。

到达景区的门口,杨昭看行李,陈铭生去买门票,杨昭从小背包里取出钱包,递给陈铭生。

陈铭生转身,杨昭才想起来,“等一下。”

“怎么了?”

杨昭低头翻包,拿出了陈铭生的伤残人民警察证,“这次你可能要用这个。”陈铭生接过证件,笑着转身。

买好票,两人沿着当年走过的那条小路,一直往景区深处走。他们想寻找之前住过的那个大婶家,杨昭记得,当年这条小路不太好走——开始是平坦的青石路,后来变成水泥路,再后来就是水泥石子混杂的土路。如今再回来,一条曲折的青石路蜿蜒向前,曲曲折折的看不到尽头。

他们俩并肩,沿着青石路拾级而上,远远地,他们看见了那个住过的小院:小院明显被重新装修过,旧的房檐和门楣换成了新的,门口还挂着一个新的牌子“祈福客栈”。

记忆中那个卖桃子的大婶,如今变成了客栈的老板娘,此时正站在吧台里面,看到有客人来,高兴地迎出来,“二位住店吧。”

“嗯,还有空的房间吗?”陈铭生开口问。

“有的有的。”

“房间里还能看到白塔吗?”

老板娘听了,想了一下,“能的,您二位是不是住过我家?”

杨昭笑了,“是的,我们上次过来住在您家,那时候,这里还没装修。”

老板娘仔细盯着杨昭看,她皱着眉头,拼命回忆两个人,这时候,陈铭生笑了,“您估计对我有点印象,我当时一条腿,拄个拐杖。”陈铭生说着在自己的假肢上比划一下。

“想起来了,爬五台山的残疾人不多,我有印象,你们住了好几天,”老板娘笑了,“你们喜欢能看见白塔的房间。”

老板娘把他们带到了房间里,然后笑着招呼,“有需要可以打电话。”杨昭微微颔首,回应老板娘。

杨昭移步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的白塔,一场大雪过后,山间的积雪还没有化尽,大地看起来有些斑驳,白塔静静地矗立在远方的山间,无言地倾听时光的流逝,杨昭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忘了时间。

陈铭生从后面轻轻环住杨昭的腰,他贪婪地吻着杨昭的发丝,去感受那种杨昭身上熟悉的味道,“还是这么喜欢。”

“嗯,我能触摸到它的故事,就像触摸到你的故事一样。”

“等会去?”

“不急,下午先去近的菩萨顶吧,我们上次也是这么走的。”

“听你的。”

来到菩萨顶的山脚,依旧是那一条长长的台阶,五台山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干净,台阶的石缝中还夹杂着小小的冰碴,杨昭看着,有点迟疑。

陈铭生上了一级台阶,发现杨昭还站在原地,“怎么了?”

“会不会太滑了?”

“没事,我这次已经做好准备了,我要把108种烦恼踩在脚下。”

越往山上走,台阶上的积雪越多,陈铭生一手扶着拉杆,一只手被杨昭紧紧拉着,山路很滑,他走得很慢。杨昭陪着陈铭生慢慢走,她低头留意陈铭生每一步是不是踩实了,爬上山顶,两人都有点气喘嘘嘘。

菩萨顶上游客不多,带着些寒意的风吹过寺庙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静静地看着穿行的僧侣、祈福的人群,感受寺庙慢下来的脚步。

杨昭让陈铭生等她,她去庙里还愿,陈铭生虽然坐在门口的石凳上,但是目光一直紧紧追随着她。

陈铭生视野的尽头,菩萨端坐莲花,用慈悲的目光注视着杨昭,杨昭靠近、驻足、低头、颔首、双手合十、微闭双眸。

陈铭生的眼前,又浮现了很多的画面,枪林弹雨中的冲锋、镁光灯下的手术台、机器轰鸣的抢救现场……很多画面,错乱交织,最后停在眼前的,只有此刻杨昭的双手合十。

天地沉寂,时光低语。那种被庇佑的安全感,再次将他萦绕、将他吞噬……

晚上,他们找了一个距离客栈不远的小馆子吃饭,馆子不大,四五张桌子散在小小的厅堂里,每个桌子都有两三个食客,杨昭和陈铭生到的不算早,只剩下居中的位置,他们放下包,开始点菜。

“陈铭生,你想吃点什么?”

“我都可以,你看着点。”陈铭生说着拆开了杨昭面前的一次性餐具,然后从水壶里面倒开水,给杨昭烫面前的餐具,陈铭生慢慢悠悠地,从碗开始烫,然后把开水烫过的筷子和汤勺放到杨昭面前。继续烫茶杯和骨碟,杨昭一边看菜单一边笑,“陈铭生,你现在还挺讲究的。”

“瞎讲究,待着也没事。”陈铭生笑了,然后依旧是不紧不慢地拆自己面前的餐具,烫完自己的餐具,他就漫无目的的靠在餐椅上环顾四周,“我看大家都点了砂锅,你看看。”

“我点了一个,好像是他们家的特色。”

“行。”

菜很快上来,小小的砂锅在桌子中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袅袅蒸汽,升腾而上。

陈铭生给杨昭碗里夹菜,“你尝尝这个,都快给我吃完了。”然后,自己呼噜呼噜地扒饭,两个边吃边聊。

因为他们坐在小餐馆的中间,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结账的,夹小菜的,拿餐具的,端开水的,都会从他们身边路过,杨昭没有注意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她依旧专心吃自己的饭。

他们邻桌坐了几个老年人,他们等菜的时候,把自己包里面买的旅游纪念品和请的串子一个一个拿出来欣赏,他们边看边聊,琳琅满目地摆了一桌子。等服务员开始上菜,才恋恋不舍地清空桌子吃饭。

陈铭生笑着看那些奶奶,杨昭也转头,对着陈铭生说:“奶奶们真有意思,旅个游都热热闹闹的。”

“是啊。”陈铭生吃饱了,放下筷子等杨昭,他很惬意地靠在餐椅的靠背上,手上不停地摆弄着桌上的牙签盒。

紧邻着陈铭生他们坐的小走廊,依旧是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个端着盘子的服务员,正好跟一个端着开水的中年男子遇上,他们两个分别让了一步,在陈铭生他们桌子边上错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