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公务员》小说免费阅读 ggds.cc
贺州是个什么地方?
先秦时期,这里是百越之地。
要不是赵佗最后在这里驻军,并且在汉朝的时候,还献出了百越之地,使得汉高祖之后开始经营百越,这里恐怕一直都是不毛之地。
一直到大唐,这里其实还是西瓯、俚人比较多。
甚至是到了大宋时期,这里也被称之为呼俚人,也就是夷族人。
李世民在李泰十四岁的时候,直接把他的封地定在这里。
就相当于是流放的意思了。
历史上,李元昌等人就封,李泰还能留在京师。
等到了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甚至是把弘文馆也给了李泰,摆明了,我可能要把皇位传给魏王李泰。
这种信息,很快就让那些投机的臣子们,直接倒向了魏王李泰。
开始为他筹谋划策,学习李世民,来一个老·二上位。
只不过,最后李承乾谋反,让李世民意识到了自己犯了一個严重的错误,也犯了和他阿耶一样的错误。
所以,处罚了李承乾之后,也顺带处罚了李泰,提拔了李治。
算得上是在最后时刻,想要避免自己那个玄武门之变的污名一直传下去了。
好在,长孙皇后给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
这是两个儿子。
那他最后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如今,李元昌这些亲王,也都早已经就封,封地嘛,其实也比较远。
要么在蓟州之北,要么在汉中之南,要么在陇右之南,甚至是到了突厥那边了。
这就是陈平安当初所说的,封地在内,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封地在外,还能够把大唐的边界的界碑慢慢地往外面扩张,温水煮青蛙一样地,让大唐的疆域版图自己去扩大。
只不过,李世民和陈平安,甚至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李勣等人都知道了这一点。
而李元昌、李泰等人还悟不到。
对于李泰而言,就是被抛弃了,被放逐了。
其实,李世民也有这个想法的,因为史册上说长孙皇后会在贞观十年去世。
之后,他更加宠爱李泰,以至于逼得李承乾不得不谋反。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他在这贞观八年的年初,直接把李泰给扔到了贺州。
眼不见为净。
李泰若是真的有长远的眼光,历史上也不会在李承乾谋反之后,还会受到牵连。
说白了。
李世民的拎不清的宠爱,让李泰也迷失了双眼。
至于现在,这种突然的就封,还是贺州这种贫瘠的地方,百姓都是夷族人的地方,就相当于是抛弃。
这种‘无情’也遮蔽了李泰的双眼。
离开京师长安的那一天,李泰看起来还温和,先是和长孙皇后等人告别。
甚至是连李承乾都求见了,做了告别。
还和京师长安的几个以前的亲朋好友,还有他的老师等人,做了告别。
只是,坐上马车之后,李泰脸色阴沉无比。
因为大唐现在规定的必须十八岁才能成婚,所以如今已经十四岁的李泰并没有结婚。
不过,李世民已经在为李泰谋一个王妃了。
历史上,李泰好像是十三岁结婚,也就是贞观六年的时候。
而如今,他还是单身。
在这之前,也很少有十四岁还没有结婚的亲王,然后直接去就封的。
李泰算得上是少有的亲王。
故此,李泰才更加埋怨,更加有怨气。
三千天策卫。
这是李世民送给李泰的。
毕竟如今的岭南之地也不是很太平。
刚刚二十岁的薛仁贵,已经成为了大将军,可以独领一军的军职。
还在高州那边,当着他的岭南东道折冲府的大将军。
贺州距离高州不远。
李泰就封的同时,李世民也送书信一封,给了薛仁贵,吩咐他对贺州的李泰照顾一二。
毕竟怎么说,这也是长孙皇后所出,是他的亲儿子。
李元昌那些人就不必说了。
史册上,李元昌鼓动李承乾谋反,以至于李世民现在还耿耿于怀呢。
可是李泰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儿子,自然要区别对待,不能出什么意外。
“放心吧。”
“你忘了,高州那边还有一个薛仁贵呢。”
“贺州距离高州并不远,朕已经书信一封,告诉薛仁贵,多多关注贺州,照顾一下李泰。”
“朕也打算让辅机等人,培养一些年轻才俊,等到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之后,就安排他们前往贺州、高州等地,为大唐治理岭南道。”
“你是不知道,这岭南道其实乃是一个雨水丰沛、土地肥沃之处。”
“相比较陇右道、河北道、河东道等地,这岭南道更适合耕作,也更适合百姓们居住。”
“朕打算借此机会,慢慢地开垦岭南道,把一些未曾落户的流民们安排在岭南之地,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有地落户,还能够登记造册之后缴纳赋税。”
李世民在安抚着怀了身孕的长孙皇后。
怀了孕,就不能生气。
这要是气出病来,以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把李泰留在京师,长孙皇后可能不会心生忧郁,可是已经十四岁的李泰,已经开始对他座下的这个位子感兴趣,过于积极表现自己了。
若是再不让他就封,恐怕,朝中一些大臣们会生出不该有的想法。
李世民仅仅是试探了一下,就发现有人真的这么做了。
不敢想象,他若是偏心李泰,会是个什么样子。
长孙皇后其实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也明白这其中的意思,她虽然一直在后宫,可到底是聪明的女人。
如何看不出来,李泰若是不就封,一直在这京师,会是什么结果吗?
又如何看不出来,李泰最近这一年多来的小心思?
作为李泰的亲生母亲,长孙皇后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
“二郎多虑了。”
“我一切都听二郎的,青雀如今也已经十四岁,二郎这般大的时候,已经成家。”
“青雀也是时候去就封了。”
“只是……我怕青雀不明白二郎的良苦用心呐。”
知子莫若母。
长孙皇后的担忧不无道理。
李世民听了,沉思片刻,认真地回道:“朕会给他写信,等每年大朝会,招他回来,亲自教导一二。”
“陈平安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其实大部分原因都是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谈。”
“所谓赤诚之心,其实就是坦诚以待。”
“而父子之间也可以坦诚以待,朕就直接说明了缘由,有一些事,藏着掖着,反倒是坏事儿!”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
陈平安摇了摇头。
看着自己所写的史册,就是一阵惋惜。
开元十九年之后。
李隆基的操作也不少。
首先就是这宦官越来越得宠,得宠也就罢了,还能掌权。
这是完全忘记了东汉末年的十从侍之祸了啊!
好在,姚崇、宋璟之后,还有几个宰相,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这些能臣里面,有着张说,然后还有韩休。
要不是这些个能臣辅佐李隆基,再加上,李隆基也正值壮年。
心性和手段也是不缺的,所以还能做到任人唯贤,能够做到不以私宠而挠法。
而一直到开元二十二年,李林甫入相。
唐朝之衰败,差不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
再然后,就是开元二十三年,册立杨玉环为寿王的王妃。
至于这位寿王,那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所生,也是极为宠爱的皇子。
在这时候,可能是最有机会入主东宫,成为大唐太子的那个人。
只不过,造化弄人。
李隆基为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册立了一位王妃,最后却又翻脸了。
可谓是这大唐史册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也就是以后的史册上,才会出现的一幕呢。
所以呢,这一次交上去的史册,李世民看了之后,也没什么想要说的。
一切看起来也都还算是正常。
并且,李隆基的一些做法,堪称是明君之风呢。
“朕打算写信告诉李泰,朕不想再出现玄武门之事,所以会尽心尽力培养李承乾,不仅如此,还会扶持他接手皇位。”
“他和承乾乃是亲兄弟,应该互帮互助,朕也会告诉承乾,他也要好生地对待李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