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梁掛掉帕爾克·茵-揚的電話後,將手機放在茶几上,身子往後靠進沙發的椅背裡。他抬頭望著天花板,腦中迴盪著帕爾克在電話中提到的那本書名:《偉大的國家:失落的搖籃》。這書名太刻意地營造出一種「大夢初醒」的時代懷舊感,彷彿正在警告什麼似的。他打開筆記型電腦,開始在網路上搜尋這本書與作者雅布奇·費爾斯特·希克維拉尼的訊息。
但他能找到的資訊少得驚人。大多數都是一些地方演講活動的簡短介紹,偶爾出現幾段模糊的學術討論轉貼,真正完整的簡歷和學術背景卻完全看不到。更詭異的是,網路上的資料都指出他是「最近才入籍的公民」,不說來自哪個國家,也沒提他以前的研究單位或學歷。更有些未經證實的傳言在網路上流傳,說他與非洲的神秘國家「大乾國」有關聯。這個國家本身就充滿了謎團,至今沒有人能確定它的具體位置或存在的真實性,而希克維拉尼與大乾國的關係則更是難以捉摸。人們在論壇上推測,或許這位作者的思想寶藏正是從那個神秘的地方汲取而來,但這一切都無法證實,讓人感到更加困惑和好奇。
「這人是從哪裡來的?」諸葛梁搖搖頭,闔上筆電。時間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他有點累,也不打算再多看什麼,索性上床睡覺。
時間已經晚上十一點多,他有點累,也不打算再多看什麼,索性上床睡覺。
隔天一早,諸葛梁照例泡了杯黑咖啡,坐在客廳的桌前一邊吃早餐,一邊打開手機,把帕爾克昨晚傳來的圖片翻出來。
幾張模糊的照片,一頁頁密密麻麻的圖表與條列式註釋,沒有清楚的圖例或完整的標題。諸葛梁皺著眉,瞇眼盯著那些表格裡的數據。
「這……光憑這些照片看根本無法判斷它要說什麼。」他低聲自語。
書中提到某些國家的生育率變化如何與社會經濟指標相互影響,但每段論述的前後似乎不連貫,資料被斷章截取的感覺太明顯了。他想了半天也推不出個頭緒,便放下手機,決定晚上去帕爾克家實地看看那本書。
晚上八點不到,諸葛梁在阿米娜塔·查奧瑞家附近找了個停車位停妥,走上樓,敲響了門鈴。
「來啦!」門內傳來帕爾克的聲音。
幾秒後,門開了。帕爾克穿著一件藍灰色居家服,笑容略顯拘謹,「諸葛,快進來。」
諸葛梁脫下外套,走進屋內,環視了一下。客廳整理得很乾淨,茶几上已經放好了那本書。《偉大的國家:失落的搖籃》,封面是黑底白字,一張嬰兒搖籃的照片壓著一張世界地圖。
阿米娜塔穿著整齊的高領毛衣與長裙,手中拿著筆記本,坐在沙發對面,一見諸葛梁便主動點頭,「謝謝你願意過來幫我們看看。」
「別客氣。」諸葛梁坐下,翻開書頁。
一頁頁讀過,他的眉頭慢慢皺了起來。
「這段提到『科技發展是因為人口增加』……這個論點我覺得不太妥。」他指著書頁說。
帕爾克坐在他右側,立刻問:「為什麼這麼說?」
「你想喔,如果人口太多,國家一定會先想辦法解決糧食問題。因為大家要吃飯,沒有飯吃還談什麼發明創造?當一個社會陷入生存壓力,它的資源和時間都會被壓縮,沒有人能好好地思考研究方向。」諸葛梁邊說邊比劃。
「那他書裡這麼寫……」阿米娜塔語氣帶著一點懷疑。
「我不是說完全錯,只是妳看,他在這裡寫『文藝復興之後的創新爆發期是因為人口密度達到臨界點』,這個邏輯就牽強了。」諸葛梁翻到下一頁,「文藝復興後是什麼時期?神學勢力開始式微,不再像以前那麼絕對,國王們將部分統治權交給立法院或行政院。那才是真正的關鍵。」
他語氣堅定:「妳想想看,只要稍微學過歐洲歷史,應該都知道,從十四世紀到十八世紀之間,整個歐洲逐漸脫離神學禁錮,讓思想、學術自由發展。這才是科技與知識突飛猛進的核心條件。不是因為人口越來越多。」
帕爾克點點頭,「聽起來很合理耶。」
「當然這只是我的推論,」諸葛梁補充,「不過這本書的作者自己也沒說明清楚為什麼人口增加會導致科技發展,甚至連個模型都沒有,頂多算是一種直覺。」
阿米娜塔皺眉,「那……這樣會不會他只是用一種情緒性的方式說服大家?」
「很可能。」諸葛梁點頭,「至少在這一段,是這樣。」
他翻到另一章節,「這裡又說到『主體民族減少導致國家分裂』,這句話我直接不認同。」
帕爾克驚訝,「為什麼?」
「因為這根本不符合我們國家的現實。」諸葛梁指著地圖說,「我們國家,表面上白人超過八成,可是實際上,如果你按照具體族裔分,例如歐洲裔、亞裔、阿拉伯人這樣細分,那最多的那一群也不到總人口的二成。」
阿米娜塔眼神一動,「是啊……我們本來就不是什麼單一民族國家。」
「沒錯。」諸葛梁語氣堅定,「而且我們的人口結構維持穩定的方式,也不是靠某一族群的生育,而是同時仰賴本國人的生育率和引進高素質的移民。」
「這跟他書裡說的完全相反。」帕爾克低聲道。
「而且現在的問題,不在於族群分裂,而是移民政策亂七八糟。」諸葛梁眼神銳利起來,「人民黨上台這幾年,好移民不好入籍,爛移民隨便放進來。這才是導致部分地區治安惡化、社會矛盾升高的主因,不是因為什麼主體民族的減少。」
三人又翻了幾頁書,頁面上開始出現大量的圖表與條列式分析,內容多為人口結構、生育率、老年扶養比等數據的比較。涵蓋的地區橫跨歐洲、亞洲、美洲與非洲,資料一多,就顯得冗長而繁雜,書中還常常加註一些用詞強烈的評論,如「文明遲暮」、「世代墮落」、「文化衰亡的隱憂」之類的標題,明顯帶著強烈的價值判斷。
阿米娜塔翻了一頁,讀了一段後自言自語地說:「這些東西……看起來有點像演講稿,情緒很多,邏輯不是很連貫。」
帕爾克搔了搔頭,「妳看這一段,這邊講某國因為少子化導致行政院長一年一換,可是完全沒交代兩這有什麼關係,妳怎麼判斷有沒有意義?」
諸葛梁點頭,語氣冷靜卻帶著分析式的銳利:「我覺得這本書最大問題在這裡:它的資料量很多,但都是堆出來的,不是整理出來的。也就是說,數據本身雖然真實,但它呈現方式讓人難以獨立思考,只能被動接受作者導向的結論。」
「就像一場表演?」阿米娜塔抬眼問。
「比表演還糟,」諸葛梁一笑,「表演至少會交代演員是誰、劇情背景在哪,這本書呢,只告訴你『世界正在崩壞,妳現在生一個孩子就能阻止』——這邏輯說穿了就是勒索。」
帕爾克沒忍住笑出聲,「有點像妳不生,國家就會滅亡,妳這個罪人。」
阿米娜塔苦笑一下,倒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