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王守义和秦太士二人,出身地位天壤之别,王守义也不从事行伍之流,这二人的命运,本不该有所交集。
将他们连接在一起的,是一名不为人知的将军,她名唤“秦太守”。
“王守义本是陆、琨二国交界处的一小郎中,当时琨国实力强劲,陆国在夹缝中生存多年,正值存亡之际。琨国向陆国发动起灭国之战,陆国君主本欲不战而降,却被本国大将军秦惑刺杀,秦惑拥立新王上位,全国抵死抗战。在抗战中,陆国出现了一批名将,在那个名将层出不叠的年代,年轻的秦太士根本排不上号。当年声势最大的将军,是他的姐姐,秦太守。”
杨弈不像其他好大喜功的皇帝,会特意称“女性将军”为“女将军”,将军就是将军,堂堂正正上阵杀敌保卫家国者,都可以被称作将军,何故非得分男女?
他对女子的敬重,源于他的母亲灵兮辞。灵兮辞不是秦太守、李破狼那样独当一面的强大女子,她弱小、娇柔,可这些不被当今认可的特质,并不妨碍她的高尚伟大。
张道胥问:“秦太守将军,就是那名年轻女子?”
“少将军猜得没错。”
秦太守的外表年轻,看上去和他们二傀差不多,也就是说她年纪轻轻就牺牲了。
“秦太守是将门虎女,骁勇善战,以一敌百,撼守边疆,敌军闻风丧胆。但当年陆国有将门女子能上战场,却没有民间女子能做郎中。能找到的郎中全是男人,秦太守尚未出阁,为保护名声,她便找了一还没成年的小郎中。那名贴身照顾她的小郎中,正是王守义。”
以为是爷孙恋,没想到其实是姐弟恋。
“秦太守二十四岁那年,在夜间休息时,被一只毒箭刺穿。秦惑痛失爱女后,只能允许儿子秦太士上了战场,为他姐姐报仇,而王守义则顺理成章成了秦太士的部辖。”
“等等,为何秦惑不在一开始就让秦太士上战场?”
“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为了保护宝贝儿子。口口声声说秦太守是掌上明珠,却让她在战场浴血厮杀,若非她战亡,而秦惑本人已经老到上不了战场,恐怕秦太士一辈子都是个被庇护的大少爷。”
张道胥见过不少家庭闹剧,他直觉此事一定另有隐情。
杨弈没精力跟他故弄玄虚,接着道来。
“若不是王守义最后替代了秦太士去死,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秦太守战败的真相。秦惑以为自己为了保护儿子,做得万无一失,却恰恰忽视了儿的内心,秦太士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一个如此聪明的孩子,岂会忍受被关在家中,看着自己的姐姐威名远扬?他认为是秦太守偷走了属于他的机会,所以买通了秦太守的部下,将其杀害。这出暗杀原本天衣无缝,但偏偏出现了王守义这个漏洞。”
杨弈停了一阵,继续道:“秦太守看似是天之骄女,却不过是她父亲抛出去的挡箭牌。她在军队里几乎孤立无援,能和她说得上话的,只有王守义。王守义也明白她的处境,所以就算自己只是个受人鄙夷的小郎中,也誓死捍卫着秦太守的每一个决定。秦太守被暗杀那日早晨,曾告诉王守义,根据她的判断,敌军已打道回府,另谋计策,他们将迎来短暂的和平,王守义对秦太守的判断深信不疑。”
可想而知,秦太守对王守义讲述和平即将到来的那个清晨,她是如何满怀憧憬,尽管只是为了短暂的和平。
王守义终身未忘,那日清晨霞光升起时,秦太守与他同在。
「小郎中,转眼你也到成家的年纪了,等回去以后,我给你找个王城里的好姑娘吧。」
「将军未嫁,小人不敢娶。」
「本将军一辈子不嫁人,你就一辈子不娶么?」
「嗯!」
「你这样本将军很为难的……本将军只是雇你当医官,可从没想过对你负责啊……」
「将军不用对我负责!就算不打仗了,我也能悬壶济世,靠自己的本事养活我自己,只希望那时候将军还记得我。」
「小郎中,你是唯一对本将军真心的人,本将军忘了谁,都不会忘了你的……」
这话不论谁说,都很难有信服力。记性再好的人也抵不过时间的力量,人会变,会变老、变笨,当年轻的容颜不再,少年时的誓言也会如夕阳里的残花凋零。
朝花夕拾,拾的早已不是当初那朵。
“少将军,朕本不信誓言这东西。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无需立誓,也会不顾一切代价去做;而不想做的事,哪怕许下五雷轰顶的誓言,也会千方百计去违背。但你知道么?当年招安王守义,他唯一的请求是复活秦太守。按理说,彼时的王守义已是鹤发鸡皮,与秦太守生前见他的样子,判若两人,可秦太守成为阴傀苏醒后,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认出了他。”
人之一生,从古至今,事业情义总是两难全。多少人寄望于神话传说的希冀,秦太守却做到了。
张道胥洞察出杨弈此时心情波动,等他悄悄恢复平静了,才问:“王守义要为秦太守报仇,所以接近了秦太士?”
“正是。”
秦太守算准了敌军已经全部撤退,并在短期内,琨国不会进攻陆国。这位时刻紧绷着的将军,终于敢放下防备,下令就地扎营,待大军休息好了再撤退。
那夜星辰灿烂,明月如钩,勾得人心向往之。她嗅到自己身上一身污臭,欲去河里洗清身上污浊,干干净净地还乡,于是命人去唤小郎中陪她沐浴。
她站在一棵长得七扭八歪地桃树下等待着小郎中,心中则因早上他说的那句“将军不嫁,小人不敢去”而反复矛盾。她决定今夜要跟小郎中说清楚,国无太平之日,将不敢成家。
可当小郎中年轻英俊又天真单纯的面庞出现在她视线中时,她又觉得自己想了一句废话。
为何国家的太平,与她个人的幸福,不可兼得?
就在她第一次为自己着想时,一支埋伏在远方的箭,从背后射穿了她的胸口。
秦太守死在了小郎中的面前,一次次将她从鬼门关拉回来的小郎中,这次失灵了。
而当时秦太守的副将,也是她父亲派来监视她的亲信秦搏,坚持认为是秦太守判断错误,导致敌人再此埋伏于她。
全军上下、甚至连她的父亲秦惑都是秦太守判断失误,除了小郎中王守义。
秦太守是为陆国厮杀出一条活路的名将,她不可能判断有误。暗杀她的,一定不是敌国人。
除了敌人,还有谁恨不得秦太守消失呢?答案只有一个:她的弟弟秦太士。
秦太守曾跟他提起过姐弟二人的关系:“他总认为是我抢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希望他长大能明白,我是在保护他。”
王守义直觉强烈地认为秦太士才是杀害秦太守的幕后主使,为了查明真相,他弃医从戎,应召入伍,进入秦家军队。
秦太守已死,秦家无可用之将,为保秦家的军政大权,秦惑不得不派宝贝儿子秦太术上战场,协助秦太术的,依然是秦搏。
王守义随军出征,他察觉秦搏和秦太士早有交情,离真相越近,他更辛苦地为秦太士卖命,终于在秦惑的葬礼上,亲口听到秦搏说,是他受秦太士的教唆,暗杀秦太守,栽赃敌军,为秦太士争取到了做将军的机会。
秦搏以这个秘密威胁秦太士,要求秦太士在朝中为他谋求要职。
秦太士受其摆布,欲将其除之,但父亲刚死,秦搏在军中威望颇深,他若杀了秦搏,只怕军心不稳。就在秦太士只能选择退让、受其摆布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