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暴打一个病秧子 司买明

33. 玲珑骨(十六)

小说:

暴打一个病秧子

作者:

司买明

分类:

古典言情

这时村子里走出几个年轻女子,冲那老妪笑道:“孟婆婆,你择菜回来了。”

孟婆婆笑着对她们点头。

那几个女子又朝周盈一笑,说了什么话,周盈还没听清楚,人已经渐渐走远了。

一时拿不定向愁眉是否进了村子,想了想,周盈道:“那个姓向,长着双很特别的眉毛,婆婆见过吗?”

孟婆婆道:“村里很少来外人,姑娘可以随我进去问问。”

左右找不到人,周盈点点头。

一块腐朽的界碑拓入眼中,似乎年日已久,碑上的字已经被磨洗去了原貌。

进入村子后,只见烟云袅袅,白幡迎风翻飞。几处方位特殊、由青石墩子搭成的祭坛上正供奉着一幅画像,上边不知端坐着哪处神仙。

纵使周盈不久前才在槎枒村见识过唬人的山神祭奠,此时见到这个村子,也不由得暗暗称奇。

因为这一切不仅是简单的民间祭祀,村子上空隐隐传来黑气,分明是打着祭祀的旗号压制着什么可怕且强大的力量。

而村子一派祥和,也不知村民是否知情。

想了想,周盈问道:“婆婆,这是什么地方?”

孟婆婆撅屈的嘴缓缓动了几下。

周盈一头雾水:“抱歉,我没听清楚。”

孟婆婆又说了一次。

周盈只觉得耳朵嗡嗡嗡的,什么东西都没听见。孟婆婆察觉到她的异样,道:“姑娘,你叫什么?”

周盈说了自己的名字。

“周姑娘,你走到这里必然有些累了,不如先去我家休息休息,晚些时候我在帮你找人问一问。”

周盈摇摇头:“我找他有急事。”

孟婆婆道:“我家就在村口,姑娘先去喝口茶,我马上就去帮你问。”

见她盛情,又无法确定这一切是不是幻象,周盈只好点点头,随她走了进去。

与槎枒村不同,这个村子空间极为狭小,村子没有宽敞大路,只有几条靠脚踩出来的阡陌小道。没人走的地方就是杂草丛生。村子里一色青砖砌的房子,因为气候过于潮湿,房子上爬满了青苔。

孟婆婆家的门大敞着,门檐高翘,下面堆着柴火,那柴都已经劈好,清一色地码得整整齐齐。

一进门就可以听见咕嘟咕嘟的声音,一阵白烟从厨房飘出,灶上正煮着什么东西。

孟婆婆连忙揭开锅盖,拿勺子搅了几下。

周盈看她忙前忙后,忙着添水加柴洗菜。好奇道:“婆婆,你家里还有别人吗?”

孟婆婆道:“就一个老婆子,哪还有什么人。”

“这粥估计是隔壁的小搜跑过来煮的。”

说着,把野菜洗干净,切碎了,洒进锅里,拿勺子一搅,腾出了白气。空气中传来粥米的清香。

孟婆婆盛了两碗粥,塞过来一碗。道:“姑娘你还没吃饭吧,将就在我这里吃点儿。”

周盈道了声谢,看着碗里热气腾腾的白粥,粥里掺着切碎烫熟的野菜。端起碗正要喝,又放下了。问道:“婆婆你不吃吗?”

孟婆婆笑道:“有些烫,我凉一会儿。”

周盈也放下碗,学着她用勺轻轻搅动着。

孟婆婆道:“姑娘,你怎么会到这里找人?”

周盈一愣,来这死人谷底寻人确实太离谱了,可是,海若渊说过这死人谷数百年没一个活人,那这个婆婆,还有在村口遇到的那几个姑娘——

她不由得咽了口水,这究竟是迷阵还是真的闹鬼了!

总不能直接问对方是人是鬼吧!

看着对方一脸关怀却是作不得假的,而且,信中所指的确是这里。周盈暂且压下心底的疑问,胡乱扯了个谎:“我来找我的朋友,最近恶鬼的事情闹得很凶,他出来打探消息,一去就没回来,我怕他出事,跟着消息来找人,一来二去,不知怎么就到了这里。”

孟婆婆直摇头:“我们这个村子偏僻,平时没什么人来。姑娘说的恶鬼,却是没有听说过。”

周盈心道,外面因为四村惨案吵翻天,看来未必传得进这谷底,随口道:“只是些传闻,倒也当不得真。”

孟婆婆却来了兴趣:“老婆子久居这里,从没出过远路,姑娘说的事情听着新鲜,可能再说详细些吗?”

周盈便把百年之前的恶鬼灾劫并四村惨案的事情挑重要的说了。

孟婆婆一听,却笑道:“姑娘,不是我不相信你,哪有人会这么发疯,无仇无怨害死这么多人。即便有深仇大恨,顶多诅咒那人不得好死,再狠点也不过祸及子孙后人,又何必牵扯无关者。”

周盈自己也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亲眼见过当年的恶鬼劫难,便道:“只是些传闻,真假未知。”

孟婆婆问:“姑娘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

“向愁眉。”

周盈见她若有所思,问道:“婆婆听过这个名字?”

“没听过,不过先人都说人如其名,这生来的名字必然与其人脾性有脱不开的联系。”

看周盈不置可否,温和而耐心道:“姑娘不相信吗?那让我来解一解。姑娘听了就知道对不对了。”

周盈被她勾起了好奇心,笑道:“婆婆尽管说。”

孟婆婆思索片刻,道:“愁眉二字,意寓是不大好的。”

“但前面添一向字,向字,却有企盼的意思。”

周盈点点头,这些说的也合常理,却不知她如何解下去。

孟婆婆继续道:“天下父母岂有不疼爱子女的,怎会希望他眉宇添愁。”

周盈心上一动,看着顾奇缘,点了点头。

“取这个名字,必是其人性格冲动,容易急眉怒眼。人如其名,便是希望他改掉冲动的个性。”

说得还真准!

周盈笑了笑,道:“那海若渊三字又如何?”

孟婆婆沉默更久,才道:“字是好字,作人名却不太好。”

周盈奇道:“怎样说?”

孟婆婆道:“海,是百川之汇,万水归源。”

“一个海字取的是广大之义。”

周盈更奇:“那怎说不好?”

孟婆婆继续道:“水是无形之物,往下穿石裂缝,往上聚为云雾,零落成雨。天地间,处处都有其归处。”

下面她却把话头一转,问道:“姑娘以为,渊字当何解?”

周盈脱口而出:“书中说潜龙腾渊,或许可解。”

孟婆婆道:“这么说也没错。不测之渊,其中或有蛟龙安处。但老婆子还有一说,姑娘也可听听。”

“婆婆请说。”

“渊者,即是水出地而不流。”

“姑娘你看。”周盈见她把茶水,用手蘸着,一笔一画写出个“囦”字。她道,“人困为囚,水困就成了囦,何况囦渊二字本相通。”

话意中闪过一丝沧桑:“海与渊中间又偏偏取了个若字。”

周盈会心道:“若本是个虚字,但用在这两个字中间,加强了束缚的意义。”

即使广如大海,也好似无时无刻不被束缚着。无所不往,却无所不得往,终究不得自由!

孟婆婆道:“书上说,当年河伯仰视海神,盛赞其浩瀚,自以为难以望其项背。其实不然,浩瀚大海有时还不及逐波溪流来得自在。”

“姑娘,在我看来,这个名字的主人,权位越高,受其束缚便越深。”

心头一震,周盈心想,海若渊手持七段金枝,早已经名扬天下,岂不是……作茧自缚。

正想着,孟婆婆笑道:“周盈姑娘,粥凉得差不多了。”

周盈看着她端起碗,一口一口吃着粥,想从中看出破绽。

孟婆婆似乎感受到她的眼光,抬起头道:“姑娘,你怎么不喝?”

周盈还心存犹疑,敷衍道:“我在想这粥他能不能吃得。”

孟婆婆看了眼孩子:“这孩子多大了?”

周盈犯了难,总不能如实说顾奇缘已经快上百岁了。而且就算能吃,也不敢随便就拿给他吃。

饿肚子只是一时的,死了就真的万事皆休。

于是顺口扯出第三个谎话:“小弟出生三月有余。”

孟婆婆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离开父母?”

周盈叹道:“这孩子身世坎坷,一时也说不清。”

这时,外面有个声音高声喊道:“孟婆婆,你在家吗?”说着,还不等应声,那人已经自己推门走了进来。

来人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长得精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