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阁内。
萧青鸾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手里捏着一份奏报,一言不发。
明明阁内很暖和,喜公公却觉得后脖颈子嗖嗖的。
他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
陛下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什么都没有。
可越是这样,就越让人头皮发麻。
另一边,被这股低气压笼罩的中心,顾云舟却毫无察觉。
他正悠闲地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剪刀,慢条斯理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君子兰。
剪刀开合,发出清脆的“咔嚓”声,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终于,萧青鸾动了。
走到顾云舟身边,将那份奏报随手放在了桌上。
她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刻意营造的轻快笑意。
“先生,南疆传来捷报了。”
顾云舟手上的动作没停,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地应了一声:“哦?”
“孟御史在奏报里,对朕大加赞赏呢。”萧青鸾的笑容很甜,她弯下腰,凑到顾云舟耳边,吐气如兰,“他说,全赖陛下天恩浩荡,知人善任,驯虎营的将士们才能用命,一举扫平了百年匪患。”
她刻意加重了“陛下”和“朕”这两个字。
仿佛在用这种方式,抹掉这件功劳上可能存在的任何其他人的印记。
喜公公的心猛地一抽。
完了。
孟御史那封奏报的原文,他偷偷看过。简直就是一封明晃晃的投诚信。
陛下这是在敲打先生啊!
顾云舟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剪刀。
他抬起头,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温和的微笑,仿佛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
“陛下圣明烛照,运筹帷幄,此乃大炎之幸,万民之福。”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萧青鸾嘴角的笑意,僵了零点零一秒。
她最恨他这副样子。
永远云淡风轻,永远波澜不惊,好像这世上就没有任何事能让他动容。
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毫无作用。
顾云舟放下剪刀,用一方洁白的丝帕,仔细擦拭着手指,仿佛那上面沾了什么看不见的灰尘。
他话锋一转,语气自然得像是随口提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不过,陛下。南方匪患既然已经平定,驯虎营那几千号人,可都是虎狼之辈。长期驻扎在富庶的江南,怕是会生出事端。”
萧青鸾的眸光微微一凝。
来了。
她就知道。
顾云舟慢悠悠地继续说道:“臣以为,可将这支部队调往西境的‘祁连山道’。那里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正好让他们屯垦练兵。名义上是修缮驿道,打通商路,一来可以让他们自给自足,不耗费国库钱粮。二来,亦可防备西边异族可能的异动。一举两得,善莫大焉。”
一番话说得公事公办,条理清晰,处处透着为国为民的忠心。
喜公公在旁边听得心惊肉跳。
我的老天爷!
先生这是要干什么?
把那支只认木牌不认皇命的私军,调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绝地?那不是龙归大海,虎入林,从此再也无人可以节制了吗!
这已经不是阳谋了。
这是明目张胆地给自己划拉一块法外之地!
忘忧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住了。
萧青鸾脸上的笑容,一点点收敛了起来。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顾云舟。
那眼神,不再审视,反而像一个即将失去心爱玩具的孩子,充满了不安与偏执。
她知道,先生又在伸出手,试图撬动他身上的枷锁。
她不能拒绝。
因为这个提议,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对大炎王朝最有利的选择。
拒绝,就等于承认她心胸狭隘。
但她更不能答应。
她绝不允许,他有任何一丝,脱离自己掌控的可能性。
沉默。
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喜公公以为自己快要被这股压力碾碎的时候,萧青鸾忽然笑了。
那笑容,如春水解冻,瞬间融化了满室的冰霜。
她上前一步,极其自然地,拉起了顾云舟的手。
她的手很凉。
“先生说的,自然是对的。”她的声音,也变得柔情似水,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不过,这件事不急。”
她拉着顾云舟站起身,一双明亮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国事固然重要,但先生在朕的心里,比什么都重要。”
顾云舟心中警铃大作。
他看着眼前这张既天真又疯狂的脸,一瞬间竟猜不透她想做什么。
只听萧青鸾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气,轻声说道:
“朕来之前已经让人准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