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她的权臣路 南山有鸟

37. 祸起萧墙(六)

小说:

她的权臣路

作者:

南山有鸟

分类:

现代言情

早几年离世的方毅方述,皆因谋反坐罪而死,既被废为庶人,其丧葬礼当然不肯能按宗王的仪制来。

因此博陵王方融的身后事确乎是当今皇帝方绪继位后最大操大办的一场,可谓是极尽哀荣。

方孟春也参与了部分环节,但她并没有觉得格外悲痛。

方融之死虽然事发突然,但他原本早在先帝临终前就预想到了自己的结局。

却敌不过一次次的圣意。

皇帝执意授官,他无法推脱;皇帝决意赐死,他也无法挣脱。

既可笑,又可叹。

方孟春从前觉得站得更高,就能更安全了,可难道博陵王是站得还不够高吗?

正是因为站得高,才让天上人忌惮。

博陵王去世后没过多久,方绩谋反之事也终于有了结果。

信都被攻克,穷途末路的方绩携林氏和诸子逃跑,最终被擒。

皇帝下诏,命人将方绩押送回京师,再做判决。

然而方绩莫名死在了漫长的归途中。

据说是自杀,临死前还痛哭着说了无颜面对皇帝之类的话,然后才气绝。

又是据说。

方孟春从宫人口中听说这消息时,并不尽信,假若君臣兄弟间当真情深至此,又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她现在只好奇方绩的家人会被如何处置。

从始至终都在洛阳,并未参与其中的王妃穆氏得到了赦免。

而方绩和林氏所生的四个儿子,因为年纪最大的才七岁,皇帝只是除去了他们的属籍,免了他们的死罪。

方孟春想起她的几个兄弟,他们当年的处境也是这么难堪。

不,那还是方绩的儿子们更困难些。现在宗室里已经没有方融了,没人会愿意冒着惹怒皇帝的风险,收养他们。

不过好歹是天子族亲,皇帝也不会真的不管他们,统一交给宗正管着,至少在成人前不会饿死。

他们的母亲林薇芜的处境才更危险,方绩到哪都带着她,很难说她不曾为谋反之事出过计策。

出身卑微却冒姓河东裴氏,更是罪加一等。

而且在方绪看来,就是因为她迷惑了方绩的心神,方绩才会做出此等谋逆之举。

罪当诛。

眼下刚好是秋日,是肃杀的季节,适合行刑。

皇帝不愿夜长梦多,在朝会上宣布了这个消息,又命令中书省起草诏书。

百官均无异议。

然而中书令梁辉最终递交的,却并非是拟好的草诏,而是一份奏章。

这日帝后同游西游园,各类文书直接被送到了嘉福殿,由方孟春和冯女尚书一起整理分类。

她们早就习以为常,干得十分熟练,皇帝也信任她们,除非是直达他本人面前的密奏,都允许翻看。

因此方孟春先于皇帝看到梁辉呈上来的奏章,也无甚奇怪。

前面几份文书,方孟春都是扫了几眼就分好类,梁辉的奏章她却看了许久。冯女尚书觉得奇怪,问道:“可是这奏章有什么问题?”

方孟春将这份奏章放到最重要的那一类里后,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梁令公的奏文流畅又不失典雅,一时看入了迷。”

冯女尚书直觉并非如此,但她到底不是好事之人,也就不再追问。

却说梁辉所上奏的,正是有关林薇芜的处罚。

原来林薇芜此时此刻竟是有孕在身,如果直接行刑,就是一胎两命,过于残虐。这样的情况,历朝历代是有旧法可依的,一般来说孕妇都可推迟到生产以后行刑。

这还不够,梁辉到底是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臣,他知道皇帝如今最在意什么,并敢于直言:“陛下春秋已长,未有储体,皇子襁褓,至有夭失。”①

几乎等同于直说了。

皇帝至今储君都没有着落,早年生下的皇子也均夭折。

那么,还不少杀生以积德?

以方孟春对皇帝的了解,他要是看了这奏章,起初估计会有些气愤,但最终还是会被梁辉说服的。

只是梁辉也只是想推迟林薇芜的行刑时间,并没有要替她脱罪或减刑的意思。

方孟春心不在焉地浏览着剩下的文书,心中想着林薇芜的事。

她和方绩不熟,觉得他是自作自受,对林薇芜倒是有些同情。

这几年里,林薇芜和方绩生了四个孩子,在条件糟糕的古代,这几乎等同于在鬼门关走了四遭。

而且从冀州到司州这一路上,林薇芜不知受了多少颠簸。现在身处牢狱,作为罪犯也不可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即使皇帝将处刑推迟到了生产以后,她能不能顺利活到那时候也未可知。

方绩生来就是皇子,自有寻常纨绔膏粱的卑劣,当年在洛阳时的确多有违反乱纪的行为,并非是皇帝或邓绍捏造出来的,因此在民间的名声很不好。

但此次谋反之事一出,方绩在洛阳的风评却逆转了。

大臣们谴责林薇芜是引着方绩误入歧途的祸水,百姓们却宣扬她忠贞不渝的痴情。

他离开洛阳已有一段时间,大多数人渐渐忘记了他的嚣张跋扈,只会传着他和卑微歌妓的爱情故事。

只是无论传说故事的人如何描绘方绩的情深,方孟春在其中都找不到林薇芜的想法。

或许是方孟春先入为主,但她总觉得,林薇芜未必是有的选的,不过是跟着方绩的决断,随波逐流。

只是此事涉及谋反,她不好干涉……

就在此时,有中官前来通报:“二位,主上正往这边来了,也就半刻的时间。”

方孟春赶紧把手中的奏章看完归类,剩下零星几份还没来得及看的先收好,再和冯女尚书一并站在侧边,恭候皇帝驾到。

今日方绪心情不错,还笑着让她们落座,甚至寒暄了几句,想来他才和邓皇后相处得该是很和谐的。

冯女尚书因为从来没见过这等平易近人的皇帝,难免觉得受宠若惊,举止也带上了点局促。

方绪见了并未指责,只顾自己坐下,将已经分好类的文书拿到面前,一如往常地先从最重要的那堆看起。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