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禾对下厨没有多少兴趣,不过,跟好朋友一起烹饪食物是难得的乐趣。她认真地把红薯切成粗细均匀的条状,听着李争辉念出菜谱上的操作步骤,面露笑容。
次日,沈嘉禾开车,带李争辉去吃烤乳鸽,饭后到广场上放烟花。
就这样,春节在吃喝玩乐中平淡地过去。
元宵节第二天,李争辉跟沈嘉禾道别:“飞船即将出发,我得走了,嘉禾。”停顿了一秒,她问,“你真的不想去千岛星看看?”
“以后再去,我有些事情要忙。”
“你体能几级了?”
“二级。”
“怎么我感觉你在骗我?”
“那是错觉。”
李争辉抱住沈嘉禾。
她们都长高了,都变强了,她们会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李争辉把下巴放在沈嘉禾的肩膀,为了说话流畅,又把下巴抬起来:“从我送你别墅到我住进别墅,过了不到十个月。从我去千岛星到回地球,会过去多久?”
沈嘉禾不习惯跟别人肢体接触,即便是好朋友李争辉。
她生疏地拥抱好朋友,轻声说:“世界瞬息万变,我也不知道我们何时能重聚。”
“我似乎很傲慢,不信任你的能力,将你当成需要保护的人。”李争辉叹息,“如果我送你别墅,条件是你要在我身边做保镖……”
“那是假设。”沈嘉禾结束了她的猜测,松开抱她的手,凝视她,“在千岛星遇到麻烦可以跟我说。”
“好。”
李争辉答应了。
李争辉向她挥了挥手,前去宇宙飞船停泊的港口。
沈嘉禾站在门口,目送她坐的车越开越远,微微叹息一声。
自从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她和李争辉一直聚少离多。
主人不在,43号别墅变得空荡荡。
前院的月季依然盛开,香气能飘到42号别墅,后院的菜地尚未播种,长出一些野草。进化病毒影响到植物,植物的生命力更顽强坚韧,杂草更难铲除,地球正在引进外星的高科技除草剂。
今年种什么农作物?沈嘉禾思考了片刻,告诉园艺师:“种土豆,适合炸薯条的。”
李争辉认为炸红薯条太硬,没有土豆薯条好吃。
元宵节第三天,回返千岛星的鱼人族宇宙飞船在万众瞩目下飞上天,渐渐变成一个模糊不清的小黑点,消失不见。
现在的地球,还没有自己的宇宙飞船,需要跟外星人做交易。
网络上,人们兴致勃勃地讨论,想知道人类和鱼人族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如果生下孩子,孩子是人类还是鱼人。
在另一条新闻下,人们哀悼去世的亲人。
进化病毒爆发至今不到半年,地球便损失了大约32%人口,总人口从100多亿锐减至70亿。而且,人口总数还在下降,新生儿的数量远低于死亡人数。
有人认为人类会在将来被病毒消灭,呼吁大家多生孩子,引来一连串骂声。
“你爱生你生!”
“孩子生了你出钱养?”
“哎呀,黑心资本家担心牛马数量少了卷不起来,着急忙慌地骗人生小牛马,咱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把资本家挂路灯吧!”
“催生孩子,鉴定为男!病毒迟早弄死你!”
“……”
沈嘉禾看到了只觉得好笑。
引发末日的病毒都没有灭亡人类,何况削弱版病毒。
网上总是有些人蓄意贩卖焦虑恐吓大众,她让光脑封禁散播“人类灭绝论”的账号,净化网络环境。
现实中,人口的减少影响到方方面面。
烟酒行业最先淘汰,一些实体店支撑不下去了,部分公司倒闭,工厂订单减少了,超市的销售额降低了,路上的车也少了许多。
沈嘉禾成立的丰年公司不聘用男性,员工没有在进化病毒中折损。大家各司其职,按要求收购物资放进仓库,对仓库物资的消失习惯成自然。
这天,沈嘉禾来到公司,说:“从今往后,每周的周五,会有货车停在仓库前,你们把收购的全部物资搬上车。”
“雇人搬?”
“当然,男人笨手笨脚的,雇力气大的女人搬货,薪资可以高一点……”
人事聘请了几位力气大的员工,到了周五把人带到仓库干活。
仓库外停了一辆大货车,在等候装货。
物资是要送往古代的,货车当然不是普通货车,而是乔装货车的跨位面列车。
它将在周一出发,前往古代位面,把物资送到沈不饿的地盘上。
地球的一天在古代是十天,沈嘉禾回到地球四个月,古代已经过去三年。
沈不饿的地盘从县扩大到省,手下女兵众多,一个个身材高大,膀大腰圆,比男人更强壮,更有力气。
这是宝石豌豆的功劳,也是沈嘉禾送的各种肉类的功劳。
女兵每天训练,吃饱喝足,个头哪有不长的?
当然,沈嘉禾送的肉类不能满足日渐增加的人口,可她送了沈不饿一批小白猪。这些猪崽被好好地养起来,半年功夫便长成两三百斤的大肥猪,使沈不饿实现猪肉自由。
沈嘉禾送的小鸡仔也很能长肉,吃肉的品种养一个半月就能出栏,肉质可能差了一些,但沈不饿不在乎,女兵们也不在乎。
肉是很珍贵的食物,有得吃就偷笑吧。
小羊长得慢,要养一年才能吃肉,加上羊肉不好烹饪,不是主要的肉食来源。
牛是用来耕地的,就算沈不饿眼馋牛肉,也不舍得杀牛吃。
猪出栏了,地里的稻子、土豆、红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先不说土豆红薯,水田里,禾苗的稻穗金灿灿沉甸甸的,每颗稻子都很饱满,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出,水稻必然丰收。
农民们摸着稻穗,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庆幸自己种了大当家拿出来的仙宫粮种。
瞧瞧这稻子的产量,普通粮种得种两三次才赶得上吧?
见到仙宫稻子的惊人产量,种了仙宫红薯、仙宫土豆的人忍不住翻土,发现这两种作物产量惊人,也乐得不行。
没有人不喜欢丰收,尤其是在沈不饿的地盘上,大家谁没挨过饿?
邻县也看到仙宫粮种的产量,后悔没有大量购买,否则他们县也能大丰收。
不过这不要紧,沈不饿的地盘大丰收了,等她们把粮食收进仓库里,他们派兵攻打她,把她囤的粮食抢了,不就大丰收了吗?
恰巧,沈不饿的想法跟他们差不多。
邻县田地那么多,要是抢到手,今年还能收成一次。
练兵练了半年,是时候让新兵见见血了。
沈不饿手下有身手敏捷的人,潜入邻县打听情况,得知他们打算在她们收了地里的粮食后动手。于是,在收粮之际,沈不饿和徐春华派兵攻打邻县,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跟沈不饿的兵相比,邻县的兵吃不饱,瘦瘦的,衣服破破烂烂,眼睛里没有神采。
双方交战,沈不饿的兵气势汹汹,邻县的兵完全不想战斗,甚至帮助沈不饿对付官老爷,想得到她的嘉奖。
大当家的名声早就传到邻县了,给她干活的人吃得饱穿得暖,立功了还能分到田地、钱财、房屋,她简直就是神仙下凡,来拯救穷苦人的!
老爷们说大当家是妖怪,一顿饭吃一个人,把他们当蠢材,他们才不信!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大当家来了,老百姓们夹道欢迎她,高呼“大当家万岁”。
骑着马,看着人们欢迎自己,沈不饿得意洋洋,拍着胸脯许诺:“听我的话,为我干活,你们一辈子吃喝不愁!来人,给大家讲讲我立下的规矩!”
马上有人安抚老百姓,宣传大当家的规矩,向大家描述大当家治下的美好生活。
攻下邻县,照例组织人手守住边界,维持县内治安,然后清点人口、战利品,接着公开审判俘虏、罪人们,论功行赏,整理内务。
沈不饿是大当家,只要把事情安排下去便有人做,她看着秦三娘做的统计表,思考着沈嘉禾送的物资要怎么安排。
“大家手里好像没什么钱。”她说,“商店里的肥皂、洗衣粉、毛巾,大家都想要,却没有几个人买。”
“肥皂和洗衣粉要钱,大家不舍得买,反正不要钱的皂角也能用。”秦三娘说,“像针这种一般人造不出来,能用很久的东西,大家才会买。”
“想给我的百姓发钱了。”沈不饿希望人们用沈嘉禾送的物资,旋即她想到市面流通的铜钱,摇摇头,“钱有好的有坏的,银子要上称,还要看成色,花钱、收钱都好麻烦!”
“你想自己造钱?”
“有点,只是钱多了不好拿。”沈不饿皱眉,忽然想起商人之间流通的银票,不由得灵机一动,“你说,用银票当钱怎样?”
“银票面额太大了。”
“可以做五文钱一张的银票啊。”沈不饿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我给姐姐写信,问问她的想法。”
信写好了寄出去,没多久,沈嘉禾邀请沈不饿加入位面交流专用房间。
半个小时后,沈不饿兴高采烈地对秦三娘说:“我们不要铜钱银子,自己印钱!”
秦三娘问:“你姐姐帮忙?”
“当然!”沈不饿说,“姐姐会把我们的头像印在钱上!钱是纸做的,有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和五百文,我们要让大家把我们的钱当钱。姐姐还说,我们要安排大家干活,给大家发钱……”
朝廷是怎样的?
大臣提建议,皇帝做决定,安排大臣做事。
她的地盘是怎样的?
她是皇帝一样的大当家,秦三娘是丞相,徐春华是大将军,王大脚是太医。
沈嘉禾认为这样的分工不够明确,给了她一点建议。
沈不饿便分出了文武,秦三娘负责领地内政,徐春华负责军队、巡逻队,其中巡逻队维护领地秩序,解决民众之间的矛盾。
内政繁琐,她任命王大脚为医药卫生部长、粮食部长,负责医药卫生,安排大家种地、养禽畜,解决吃饭问题。
赵玉桃是建设部长,负责修桥、铺路、盖房子,砍树种树、砍柴烧炭、制砖等燃料建筑相关的事也交给她。
周宁不够聪明,也缺乏主见,优点是听话,做事认真,沈不饿安排她负责教育和规矩宣传。
秦三娘是王大脚、赵玉桃、周宁的上司,与徐春华同级,沈不饿将财政、田地交给她,她还要编写学校教材、将规矩细化为法律……
总之,王、赵、周职责外的事,她都要做。
至于沈不饿,啥都能管,啥都能不做。
她给秦三娘等人安排了工钱,所有做事的人都有工钱,学堂里读书的孩子表现优秀同样会被奖励钱。把工资表贴出去,沈不饿放出纸钱将会替代铜钱、银子的消息,表示这个月的工钱会用纸钱支付。
纸钱能在商店买东西,铜钱和银子能继续使用。
到了月底,沈不饿亲自发工钱,大家排队领。
纸钱花花绿绿的,上面有阿拉伯数字,还印了头像,一文是秦三娘,两文是王大脚,五文是赵玉桃,十文是徐春华,二十文是周宁,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是沈不饿。
头像画得精细,栩栩如生,这是仙宫手段,想造假的人熄了心思。
“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花不出去的钱只是一张纸。”沈不饿说,“来吧,进商店,今天打五折,大家爱买什么就买什么。”
打五折,商品半价,大家来了兴趣。
肥皂原价五文钱一块,比皂角好用,打折后五文钱两块。毛巾四文钱一块,打折后两文钱一块,像馒头一样便宜,不买白不买。
上好的缝纫线三文钱一卷,现在三文钱两卷,怎么着也得囤一点……
商店的东西不贵,都是日用品。
盒装火柴、打火机、洗洁精、塑料纽扣、塑料夹、小刀、风油精、手电筒等,还有现代工业生产的布料,便宜结实,用过的都知道实用。
商店收了纸钱,用纸钱买老百姓做的椅子凳子,老百姓不乐意,更想要实实在在的铜钱。
沈不饿不勉强老百姓,既然不要纸钱,那别卖东西给商店。
这年头手工制品不值钱,商店不收,哪能成?急着用钱的老百姓咬咬牙,用椅子凳子换来花花绿绿的纸片,当场就拿纸片买了商品,打算用商品跟别人交换东西。
在宇朝乡下,以物易物是常见的,大家手里都没钱,不以物易物还能怎样?
可惜,百姓想得美,沈不饿却要推广纸钱,她隔三差五搞一次促销,商店不收铜钱,不收银子,只收纸钱。
商店隔壁开了一家钱庄,能把铜钱、银子换成纸钱,沈不饿、秦三娘带头换纸钱,官员们纷纷效仿,军队见状,趁着有空也来换纸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