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院子,就能看到一个老妇人在晾晒药材,几十个货架上,快放得满满当当。
管家引着沈一芯和沈父进客厅,院子里看着破败,客厅却铺着深色羊绒地毯,看着就很上档次。
沈克诚在门口看到客厅的地毯后,望了望自己鞋子上因为劳作黏上的泥土,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管家眼疾手快拿了两双客人穿的拖鞋递到两人面前。
两父女向管家诚恳道谢,进入客厅后,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摆弄茶具。
走近几步,能闻到浓浓的茶香味,清新淡雅。
老人见客人来了,起身示意两人坐下。
沈一芯和沈父与老人相对而坐,老人泡好茶后,推向两人,点头示意他们喝茶。
沈一芯和沈父站起来礼貌道了声“谢”,喝茶时,两人怕辜负老人一番好意,没有牛饮,而是慢慢抿了几口,过了一会儿才喝完。
老人见两人喝完,又给沈一芯父女各倒了一杯,推向他们。
沈一芯按着喝茶礼仪在桌子上扣了几下手表示谢意,老人眼神一亮,多看了沈一芯一眼,没想到这个偏僻山间还有懂喝茶礼仪的孩子,知道主人倒茶时可用扣桌子表示“谢谢”,属实少见。
沈父只当女儿是觉得好玩才扣桌子,接过茶依然说了声“谢谢”。
就这样,老人连着倒了好几次茶水,沈一芯都以扣桌子示意感谢,只有沈父反复说着“谢谢”。
两人喝完茶后,神奇地发现夏天劳作的燥热全消了,之前干活的疲累也一扫而空,就连嘴巴干裂的感觉也消失了。
沈一芯的感受尤为明显,她平时很少跟父亲劳作,出汗更多、更缺水,嘴巴干裂程度比沈父严重,这会儿只觉得嘴巴水润润的,像涂了唇膏却没有油腻感,格外舒服。
喝完茶后,沈一芯抬头仔细看着老人:“老爷爷,你这茶好神奇,比喝药还管用,一下子就治好了我的嘴巴干裂。”
老人对小姑娘的礼节很满意,第一印象极好,这会儿带着温和笑意说:“喜欢的话送你一些。不过这茶不能常喝,只有嘴巴干裂或身体缺水时泡着才有效果,而且这茶性寒。”
身边的管家帮忙补充解释:“我家老爷的意思是,这茶性寒凉,不适合女孩子长期饮用。”
沈一芯对管家点点头:“谢谢老爷爷。”
沈父喝完茶后,拘谨地把茶杯往桌子里面推了推,挠着头憨厚地问:“不知您老贵姓?”
老人没说话,身边的管家代为回答:“我家老爷姓杨,在外行走,大家都尊称一声杨老。”
看来是不愿意透露全名,沈一芯抬眼打量杨老:上身穿着暗色系香云纱短打,带着盘云扣,下身是同色系裤子,桌子右手边放着同色系帽子,看穿着像是出自大师手笔的高定套装。
沈父和沈一芯叫了一声“杨老”,然后礼貌介绍自己。
沈父笑着说:“我叫沈克诚,是英集村的村民,这是我闺女沈一芯,今年十三岁,过完这个夏天就上初三了。”
杨老细致收拢茶具,应了一声“嗯”。
沈父没注意杨老的表情,一说起女儿就忍不住满眼喜悦,他瞥了一眼女儿,笑眯眯道:“我这女儿打小就孝顺。记得她三岁那会儿,说话都不利索,看了电视上的兰陵酒广告,我有心逗她,问她长大了买什么给爸爸,你猜怎么着?”
杨老本就对沈克诚口中的女儿好奇,这孩子看着乖巧,和杨家小辈截然不同,这会儿更来了兴致。
沈一芯被父亲在陌生人面前讲小时候的事,有点脸红,小声拉了拉父亲:“爸,您少说两句。”
沈父哈哈大笑:“这有什么!杨老,您别嫌弃我啰嗦。我这人实在,刚进您这里,觉得和我这种乡下人格格不入,觉得您像是世外仙人。但看您这么热情好客,倒了好几杯茶都没有一丝厌烦,就知道您是个通透的老好人,才多说了两句。”
杨老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见沈克诚为人简单坦荡,心里也有几分欣赏,难得开口回道:“您女儿是个不错的小姑娘,懂礼貌。”
“哈哈,我就说嘛!杨老,您知道吗?那会儿她才三岁,就说长大后要买兰陵酒给我喝,我记到现在!”
杨老忍不住又多看了沈一芯一眼:“确实是个孝顺孩子。”
沈一芯面对夸赞,低头垂眸,两个手指搭在一起绕圈圈。
沈父见女儿害羞,笑着补充:“谁说不是呢!”
沈一芯侧身看了看父亲,心情复杂,重生一世,父母都还年轻,这偷来的一辈子,她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
想到母亲的病,心里还是隐隐担忧。其实刚进这户陌生人家的院子时,她就有了主意:重生后她默默发誓要当医生,才能更好地给母亲治病。喝了杨老的茶后,更起了拜杨老为师的念头。
这杨老看着就是中医高手,刚进门时,她还无意间看到箩筐里放着一筐野人参,院子里还晒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药材,寻常人家哪会有这些。
思来想去,沈一芯紧张地抓着衣角,抬起头旁敲侧击道:“杨老,我看您家院子晒了很多草药,冒昧问一下,您是中医吗?”
杨老停下收茶具的手,抬眸看她:“小姑娘猜得不错。”
沈一芯大着胆子试探开口:“那我能拜您为师吗?”
杨老诧异,他刚到英集村没多久就有人要拜他为师,难道这就是高人算的、最适合当他徒弟的人?
“小女娃,你都不问我医术怎么样,就敢拜我为师啊?”杨老笑得慈祥。
沈一芯下定决心,既然说了拜师,就先发制人,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请杨老收我为徒。”
杨老既没同意也没拒绝,只说:“明天来我这里打下手。”
沈克诚一听,就知道杨老有意收女儿为徒,只是想考验考验她,连忙说:“闺女,还不快谢谢你师傅。”
沈一芯五体投地行大拜之礼,激动地说:“谢谢师傅。”
杨老侧身示意管家上前,管家领会意思,把沈一芯拉起。
自那以后,沈一芯每天早上准时来杨老这里报到。
一开始学的是辨药,药材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
单是植物药就够她钻研很久,而且很多药材长得极为相似,单靠看书对照图片根本无法区分,必须结合实践。好在杨老这里基本集齐了基础药材,她花了一个星期就能准确辨别各种药材。
杨老见小姑娘有悟性又肯下功夫,心里对这个徒弟很满意。
偶尔杨老会顺带考考她,比如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