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李盼娣今天也想改名 路灯鱼

2. 上学

小说:

李盼娣今天也想改名

作者:

路灯鱼

分类:

现代言情

说要上学,但也没那么快,如今正值暑假,到开学起码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呢。

所以当李招娣自告奋勇要带着妹妹去镇上买书包文具时,又被骂了一通。

“你急个啥?我还能短了她的?”李奶奶啐了一口道,“眼看就要割麦子了,都给我下地干活儿去,卖不了粮食哪来的钱给你们买这买那。”

小麦的成熟期非常短暂且迅速,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往往要抢收,各家男女老少齐上阵。

李招娣今年十四岁,开学就要读初三了,半大姑娘也能顶个劳力用了。

但李盼娣年纪还小,人也没比麦穗高多少,所以倒不用去。

她唯二的任务就是在妈妈去做饭时坐床边守着弟弟,然后在妈妈做好饭后去地里给全家人送饭。

但她不太喜欢这个弟弟,因为弟弟既不能像她的同龄小伙伴一样陪她玩,也不能像她的泥娃娃一样任她搓扁揉圆。

不过弟弟咯咯笑起来也挺可爱的,她有时候会忍不住捏一捏弟弟的小胖脸,然后多半会被大人拍开,嫌她没轻没重。

“我明明没使劲儿啊。”李盼娣撇着嘴跟姐姐抱怨。她又不傻,她知道那是个人,使劲儿捏弟弟会疼啊。

李招娣叹了口气,没说话,只是摸了摸妹妹的脑袋,再次叮嘱她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

书包最后还是没买,李奶奶把不穿的旧衣服拆了,给缝了一个布包。

灰扑扑的,金玉霞嫌丑,在上边绣了几朵小白花,瞬间清新雅致很多。

九月一号,李建业骑着自行车,李盼娣就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挎着自己的新书包,包里装了两根姐姐给的铅笔。正式踏上了去上学的路,一路哼着歌晃悠着小腿,很是兴奋。

他们庙前村是没有学校的,小学得去隔壁郑庄,好在不算很远,走路的话半个小时左右。

初中的话得去镇上,那就远得多了,要住校。

到学校后,李建业先是按照门口的指示牌,先是交了学杂费书本费,总共一百块。

把李盼娣送进一年级教室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已经到齐了,一群小萝卜头围成一圈叽叽喳喳。

李盼娣一眼就看到了最外圈的赵杰,是他们村村长的孙子,有时候会跟她凑在一起玩。于是她兴冲冲跑过去拍了拍小伙伴的肩膀,问:“你们在玩儿什么?”

赵杰本来正在踮着脚向圈内张望,闻声转头看了她一眼,开心道:“咦,盼娣你也来啦。”

他指了指中间,道:“我们在看那个同学写字。她说她会写自己的名字。”

“哇,她好厉害!”李盼娣瞪大双眼。

那个正在写字的小女孩听到了她的夸赞,看她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道:“也不是啦,因为我幼儿园老师教过啊,你们没有吗?”

李盼娣眨了眨眼,问:“幼儿园是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把那个小女孩难住了,她抓耳挠腮连说带比划:“就是很多小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一起吃饭,老师教我们跳舞……”

还没说完,班主任就进了教室,用黑板擦敲了敲讲台:“好了好了,保持安静不要讲话了,下面我开始点名分座位……”

李盼娣也只好暂时收起好奇心。

因为个子小,她被安排坐在了第一排靠窗的位置,往外看了一眼,惊讶地发现她爸还没走。

她隔着窗户跟爸爸挥手,不过她爸好像没看到,只盯着教室门看。

没一会儿,班主任点完名又出去了,李盼娣看到她爸笑呵呵地迎上去,跟老师嘀嘀咕咕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还悄悄给班主任塞了盒烟。

李盼娣很快就顾不上看她爸了,因为她发现那个会写自己名字的小女孩坐在了自己旁边,成为了她的同桌。

她看到女孩埋头在崭新的书包中掏啊掏,掏出了两块奶糖,然后摊在手心里递到自己面前,同时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道:“我叫郑瑶瑶,你叫什么名字呀?”

李盼娣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局促,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接过奶糖,说了谢谢和自己的名字。

想了想,又带着点期待问道:“那你会写我的名字吗?”

郑瑶瑶眨眨眼,道:“我不知道是哪几个字,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是写下来,让我们照着写的。”

李盼娣看向讲台,刚才班主任用来点名的名单好像没拿走吧?

两个女孩对视一眼,偷偷摸摸去拿了名单,又结合着座位图,连蒙带猜地找到了李盼娣的名字。

没多大一会儿,班主任带着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进来,挨个儿发了新课本。

郑瑶瑶用自己的新钢笔在李盼娣的课本封皮上,认认真真又歪歪扭扭地写下了“李盼娣”三个大字。

李盼娣很珍惜地摸了摸,宝贝似地收进了自己书包里。

因为是第一天开学,也没有正式上课,老师们只是安排大家介绍自己,玩玩游戏。给这些孩子们一些适应时间。

李盼娣很快和班里的同学熟悉起来,尤其是郑瑶瑶。她知道郑瑶瑶原本是跟着父母在市里生活的,因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所以父母才带着她回来老家。

在市区读过两年幼儿园的郑瑶瑶在全班当中可谓是“高阶知识分子”,当之无愧地被选为班长。

除了她以外,班里还有零星几个在村子里读过一年“半年级”的小孩。

所谓半年级,其实并没有单独的教室,只是在一年级教室的后边放了一张黑板,加了几张桌子,与一年级的学生们背对背坐。旁听一年级上课,老师们闲下来了才会去教教他们拼音算数什么的。

剩下的绝大多数,其实都是第一天上学。

而在这绝大多数当中,李盼娣显得又有那么一点特别,因为她是年纪最大的。

李盼娣油然而生一种“大姐大”的自豪感,别人玩掰手腕她要当裁判,别人玩“跳房子”,她就自告奋勇画格子,给不懂的人讲规则。

一天下来就隐隐成为了“孩子王。”

放学的时候并不需要家长来接,老师们会组织站队,同村的学生们站成一排,高年级的学生在最前面,带着低年级的一起走路回家。

郑瑶瑶家就在学校所在的郑庄,跟李盼娣不同路,所以俩人挥手告别,郑瑶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