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重生后我成了恶婆婆[九零] 夏日浅

3. 第 3 章

小说:

重生后我成了恶婆婆[九零]

作者:

夏日浅

分类:

古典言情

关于覃家上门逼着要钱,她上辈子就没遇到这事,应该是她死后才发生的。

她就说,怪不得她死后,覃家过得那么风光,原来他们把程家的钱,都划拉到自己的碗里了。抢了别人的钱,肥了自己的腰包,这日子能不滋润吗?陶枝也明白,程晖的不作为,也是帮凶的一环。

她真是完全想不到,寄予厚望的大儿子,长大后是这么个德性。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老头子若不是遇到她,也是个被人欺压的主啊。大儿子这个性格,撇开后天形成,也可以说是遗传。怪不得婆婆当时一眼就相中了她,给多少彩礼都愿意,就为了把她娶进门,这是为了让她撑起这个家呀。

婆婆是大家出身,读过书,有眼光,会看人。可惜她没有,想学婆婆做事,找个厉害点的儿媳,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给儿子娶了这么个败家玩意。也怪她和老头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反而疏忽了家庭。

而且,刚才离得近的时候,陶枝隐约在覃厉敏身上,闻到一股很熟悉的药味。陶枝也观察了她的手,指尖有残留黑色的渍。陶枝心里敲起了警钟,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怪不得一家从来不去她坟前。现在她只想知道,程晖他,到底知不知情?

安静地吃完这顿饭,就各自回房休息。

夜深了,陶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自从九二年,老头子退休后,开了这家机械厂。因为他技术好,同时也会创新,不好的还能改进,别的厂啃不来的订单,老头子基本都能接。他自己画图,自己设计,自己跑业务,一点一滴的,从父子三人开始,到现在的五十人小厂。虽说不是千人万人大厂,陶枝已经特别自豪了。具体赚了多少钱,只有夫妻两个知道,反正他们家一向节俭。外人看到算值钱的,就是这两栋三层宿舍楼,还有厂房,机器,和底下的地皮。

陶枝就记得,覃厉敏回娘家时,人家问她婆家是不是很有钱?覃厉敏就说:“几十万肯定是有的。”要知道,那时候月工资才几百块,农村一年可能就挣个两千,几十万,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数字。所以覃家铤而走险,也要咬下程家这块肥肉。

在他们房里,有个大衣柜。陶枝把保险柜,藏在衣柜最深处,存折就锁保险柜里。陶枝其实没想防家里人,主要是工人们也一起住,她觉得还是保险为上。看到今天被动过的抽屉,陶枝就庆幸,保险柜说不定已经立过功了。

陶枝睡前翻了下存折,现在他们的定期存款,就已经有两百万了。还有预留的流动资金,再加上这些物业机械,他们的身家已然很可观。

财帛动人心,几十万就能引来豺狼,难说后面不会有虎豹。如果没有自保的手段,住在郊区其实并不安全。

陶枝再想到子女的下场,她的心像被油煎一般,滋滋滋的痛彻心扉。

程向前睡在另一张床,被她翻身的动静吵醒。

自从老头子呼噜越来越响,陶枝就赶他到别的房间去。不过陶枝心脏不好,程向前就又搬回来,但是是分开两张床睡。这其实也避免了陶枝的尴尬,她默默为自己的先见之明点赞。

程向前问:“阿枝,睡不着?”

陶枝坐起来,“程哥,我和你商量个事。”

程向前先去开灯,再去给她倒杯水,然后才坐下:“你说。”

“我想搬家。”

“搬到哪里去?”

“我们一家子,都搬到市里去。”

“那这个厂子怎么办?”

“厂子得继续开,还有这么些工人呢。你可以住厂里,或者你请人管。”

“怎么突然想搬家了?”

“今天的事提醒了我,咱们家这日子,在乡下太扎眼了。再者,曼曼高二,还有一年就要考大学,这镇上的高中,和市里的高中,师资力量就不一样。”

“第三,村里人都喊着要进城,,我们现在有这个条件,干脆趁机先搬了去,顺便给他们趟一下路。”

陶枝喝了口水,接着说:“第四,如果程晖能离了,带上孙子远离覃家人,这孩子就不会被教坏,程晖也不会被他们缠上。”

“第五,星星就在市里,我想离她近点,这样她随时可以回娘家,我们有空也能去看外孙女。”

“第六,小的还没结婚呢,如果去到市里,找个条件好点的,家境相当的伴侣,是不是能少一些糟心事?”

“第七,钱放在银行,又不能生娃,干脆换成市里的物业,每个孩子都有,算提前分家了。这样就算我哪天死了,也不用担心他们无瓦遮头。”

“最重要的一点,给机会孩子们走出去,看他们能不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陶枝侃侃而谈,有理有据的,程向前看着特别高兴,他感觉老婆子在发光。他说:“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你按你想的去做吧。我没意见,都听你的。”

陶枝一时忘了,程家的优良传统,就是主打听老婆的。既然老头子同意了,她的心结就放开了。

“那让程晙陪我走一起,我明天就去市里寻摸房子。”顿了顿,陶枝又说:“这事先不告诉孩子们。”

程向前想了想,“是要瞒着程晖吗?”

“覃家的事还没了,先看程晖怎么处理吧。”陶枝适时打了个哈欠。

“时间不早了,睡吧。”程向前把灯给灭了。

陶枝一夜好眠。

翌日,陶枝叫上程晙,两人摇大巴去市里。在车里闷了三个小时,下车后,程晙揉着屁股蛋,嚷着腿都坐麻了,陶枝则扶着树在干呕。

程晙见到有卖凉茶的,连忙跑过去买两碗,他一口气喝完,然后再端给他妈。

陶枝喝了,感觉好不少,但还是不够,她想吃口辣的压一下。

把碗还给凉茶铺,程晙找了辆三轮摩托,叫师傅载去好吃的饭店。

陶枝深感安慰,这就是小儿子的长处了。别看他读书不行,出门在外,他还真是有一套,为人处事有分寸,做事也妥妥贴贴的,所以他的朋友不老少。上辈子,程向前老了,就愿意跟小儿子过。

三轮车司机,把他们送到一家餐厅,还没下车,就瞧见店门口排了长队。师傅极力推荐:“这家店,您别看它小,在我们这,出了名的好吃,价钱也算实惠。”

程晙问:“妈,你能等吗?”

陶枝没那么矫情,“没问题。”

程晙邀师傅一起:“看您地头熟,我们刚来,想找个指路的,您这车可以包日吗?”

陈大山乐开花,包日当然好啦,不用在路边吃灰,也不必担心没客。他忙不迭答应:“五十块一天,行吗?”

程晙知道行情,这个价很良心。他说:“那就拜托您了。”

陈大山赧然:“这孩子,真客气。”

饭菜确实不错,价格也很实在,程晙不禁对陈大山高看一眼。

吃过饭,他们开始满市区转。新建的楼房不多,陶枝看过都不满意,除了小还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