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父母离京
“什么?”
李安闻言一愣,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按照原来的时间线,余嫣然出场的时候,她祖父已经加封太师致仕了。
或许余老相公致仕就是因为这次的事吧。
想到这里,李安安慰道:“六妹妹不用担心,余老相公本就快要致仕了,如今不过提早一点罢了。以余老相公的地位,即便惹恼官家,官家也不会对他如何的。”
大宋文官地位可谓是历史之最,文官犯事被贬,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流放什么的。
而是贬去一些偏远地方做官。
李安听完,暗自摇头,从这件事上他更深切的感受到宋朝文官的强势了。
齐衡最终还是说服了平宁郡主,回到盛家借读。
刘氏依依不舍的和明兰张氏告别,和李南上了船。
他来汴京参加乡试,中举后自然需要回家报喜。
乡试刚刚结束,京畿路大量的赶考学子逗留汴京。
如今怜其多年劳苦功高,才准许其荣休。
至于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年纪大的加封荣休,年轻些的,就是真的被贬了。
刘氏和李南连说没事,张氏能来相送,他们就已经受宠若惊了。
李安找到张氏和她说了一下,又去了盛家那边和王大娘子说了一声,便带着德生回去了。
李南并没有包船,乘坐的是去扬州的客船。
太祖皇帝定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的地位空前的高。
前不久官家又下旨加封余老相公为太师,准其荣休。
明兰虽然不喜欢这些,但是也耐着性子去学。
听了李安的话,也冷静了下来。
回到家后,李安和父母用了饭,磨着父母一起出门,给祖父祖母他们买了一些礼物。
但是盛纮根本没答应,毕竟平宁郡主让齐衡认三兰做妹妹的事他也知道。
回到汴京,让德生去打听了一下,大概知道了余老相公罢相的原因。
学习规矩是在后院,不过有刘婉儿在,李安也知道一些情况。
“我爹娘明日回去,我得回去陪陪他们。”李安说道。
不过李安对此并不在意,反正他也没指望得到盛家多大的帮助,也不在乎盛纮夫妻对李家的轻视。
文炎敬在拜师后,留在汴京待了几日,便离京回老家去了。
但是以余老相公的地位,官家即便再愤怒,也不可能对他怎么样。
文炎敬走后,盛家学堂依旧还有四人。
……
这些朝中大事,也不是李安一个小人物该操心的,对此李安也没有太在意。
今天早朝,韩大相公牵头,朝中诸位相公,六部尚书和三司主官共同上奏,恳请官家过继宗室,确定储君人选。
除此外这次被贬的侍郎中有个是礼部侍郎,早朝时,官家就任命海文仁接任了礼部尚书一职。
快要出门的时候,盛长柏带着明兰来了。
刘氏见了明兰高兴的很,拉着她的手说个不停,上马车的时候,还拉着明兰的手同乘一车。
等东西搬完,距离发船的时间疫苗没多少了。
盛长柏向李安父母致歉,说父母有事走不开,他前来代父母相送。
也不知道她和明兰说了什么,等到了码头的时候,明兰从车上下来的时候,脸蛋红扑扑的。
“好了,别想那么多。你们在这玩,我先回去了。”李安说道。
在大宋,文官除非参与造反,才会被发配流放,不然最多被贬去偏远地方当官,要么就是让其致仕。
盛长柏拍了拍李安的肩膀,说道:“等来年金榜题名,或者成亲安家,就可以把父母接到身边尽孝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权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削弱。
明兰很聪明,这些李安即便不说她也能想明白。
这也是李安一心想要科举入仕的原因。
李南和刘氏站在船头对李安一阵叮嘱,直到船家催促,才进了船舱。
而那個相公就是余老相公了。
许多学子都在谈论此事,言语间无不为那些被贬的官员鸣不平。
不知道是不是宫外的消息传到了官家耳里。
盛纮有官身没时间还说的过去,王大娘子肯定能抽的出空的。
到了码头,距离开船还有些时间,李安让德生去找客船的伙计过来帮忙搬运东西。
孔嬷嬷为人要求严格,铁面无私。
如今却发现羁绊越来越深了。
李南和刘氏买的,加上李安昨天下午去买的,来的时候就装了一大车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