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一百三十三故人
刘氏拿着首饰回到屋子,坐在梳妆台前美滋滋的试戴了起来。
“这汴京的首饰就是比扬州的好看。”
刘氏把一支银簪插在头上,歪着头看着镜子。
“你刚刚不还埋怨儿子乱花钱么?”
李南抱着两个精致的小酒坛,正琢磨着是不是打开尝一口。
这坛子都这么好看,里面的酒也不知道多好喝。
听到妻子的话,随口回了一句。
后来即便是祖父出面也没用,最后还是祖父说若是她再敢来闹,就让大伯父把她休了,才老实下来。
经过刘氏讲述,李安也大概知道什么原因了。
而李富成亲后,在朱氏的影响下人也改变成熟了许多。
三十亩田地,这几年又风调雨顺,日子过的倒也不错。
“行,那我们一起回去。”李安笑道。
日子好过了,大伯母有祖父压着不敢来闹事了,倒也挺好。
“你们走路不长眼啊,差点把冯公子给撞倒了。”
这件事把刘氏弄得不厌其烦,因此才一提到回李家村,脸色就难看了下来。
“不行,你爹这人性子软,她又是长辈,你到时候被缠着也为难,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她要是敢提这事,看我不骂她!再李家村我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刘氏说道。
当时李南还买了一头牛回去当贺礼。
“好了,都是一家人,话说那么难听做什么。”李南连忙拉了拉妻子。
“就是,我们不答应,大嫂还能强逼不成?”李南说道。
刘氏不满的扭过头来,瞪眼道:“我说儿子乱花钱,说的是酒!酒这玩意喝了就没了,不是浪费钱是什么?首饰银子做的,这么精美的样式,要是拿出去卖了,指不定还赚钱呢,哪里是乱花钱。”
“这次县试冯兄必能夺得案首,我们就不行了,还得靠冯兄帮忙。”
李富好歹读了近十年的书,虽然连明德书院的考试都没过,但是教人蒙学倒是没有问题。
毕竟五亩田收租子也没多少,离的那么远都不够费功夫的。
不过他聪明的没有和妻子争辩,生怕妻子把酒给他没收了。
……
李安微微摇头,也没有上去打招呼的想法。
前前后后加一起要了差不多二十几两银子,加上家里的积蓄又添置了三亩田。
正说着话,撞到了石柱身上。
李安离开扬州后,大伯母经常登门来借钱,都是亲戚,闹起来也不好看,李南没办法每次会给点。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安提出了明天回李家村看看祖父祖母他们。
这一路在船上活动范围太小,有些憋坏了,吃完饭李安便带着石柱和德生出去逛了逛。
刘氏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冷淡了下来。
接下来李南又说了一些大伯家的情况。
“放…放心吧,我…”
“伱大伯母那个侄女,人倒是还可以。你娘也不是个嫌贫爱富的。可是她那个弟弟是个赌鬼,听人说在外面欠了钱,你大伯母还给他拿了一点钱,因为这个还和你大伯吵了一架。这样的人若是粘上,以后有的是麻烦,你大伯母想让你娶她侄女,不就是想让咱家帮他还钱么?明知道她那个弟弟是赌鬼,还来说亲,就没安什么好心。”刘氏说道。
“你那大伯母,简直不是个东西,她…”
拖着娘家帮忙,在她娘家那边的书院给李富找了个教书先生的活。
“哈哈,就是,冯兄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
逛了半个多时辰,李安就觉得有些索然无味了,准备回家去了。
后来还是祖父发火,大伯母才没继续来。
刘氏虽然每次都把李南说了一顿,其实心里也是默许的。
大伯母之前几次跑上门来闹事,李富还专门过来跟李南道过歉。
他倒不是不让刘氏讲,就是觉得在儿媳妇面前说这些有些丢脸。
“娘,怎么了?”李安疑惑道。
刘氏瞪了李南一眼,继续说了起来。
石林几次回来,只跟他说了一些他父母的事,对于祖父祖母和大伯一家的事都没有提过。
说亲这种事很正常,但是在刘氏拒绝后,大伯母三天两头来闹。
李南:“……”
没办法,你不给她就闹,他们家做生意,街上来往的都是人,闹起来生意还怎么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