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笑得这么奸诈?”井槿BP结束推门走进备战间,看到领队小马正看着手机乐呵。
“解说说你们BP选的好。”小马指指手机,笑容荡漾。
线上直播与现场实际约有两分钟左右的延迟,向晓人已经在备战间,画面上却还在舞台上与对方教练碰拳。
小马擒苍只到钻石段位,阵容BP一知半解,但是解说的夸赞还是听得懂的——
“虽然目前两队排名来看,EGO略高一些,但NBG第一局在红色方,阵容却选的相当好啊。”
“是,更符合版本,上路甚至在先选的情况下产生了逆counter的效果。”
“通盘来看,EGO的前期压力相当大,AD位的发育太长了,如果没有办法顺利过渡到AD位成型,很有可能前期就被NBG掀翻了。”
……
井槿对着小马的手机点头认可,觉得今天这对解说还算挺有水平。
对比开赛前三场地狱难度的BP,EGO这场被衬得有点像重回新手村。
众所周知,在临场的BP博弈中,教练组的水平固然重要,但真正托底的其实是选手英雄池的广度与深度。
用极端情况来说,如果有一个队伍的每一个位置均熟练使用擒苍目前已出的105个英雄,那么BAN位对他们来说则毫无作用。
但这是不可能的。
人的英雄池是有极限与偏向的,教练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团队搭出一个完美的木桶并尽可能多地拆掉对方木桶的长板。
一拼一拆之间,就是教练组水平的体现。
本赛季,EGO的AD位前三楼选取率为100%,且上辅作为新人,英雄池相对狭隘,只要抓到了这两个关键信息,向晓就拥有了发挥的基本舞台。
她先是在选图阶段故意放出对方喜爱的月图,给到EGO教练组充足的“安全感”。等对面上套后,又在第一轮BP时,故意只在冯劲玩得很好的三个AD大核中BAN了一个,让对面误以为自己想平分剩下两个,逼得EGO教练必须把AD放在一选。
冯劲的选择在此时起了关键性作用,他一番犹豫,在【鸣镝】和【火筒】之间选择了更不吃暴击装备的【鸣镝】。
作为擒苍游戏初期设计的角色,其技能通俗好懂,基本围绕攻速与视野展开。
被动被设计为阵亡后可选定敌方一名英雄,在一段时间内短暂获取TA的视野,而大招则为一支可以分段的骨箭,在射中敌人后分段发出震动声,不仅会对目标敌人造成伤害,更会对一个圆形范围内敌人造成【眩晕】效果。
【眩晕】的范围大小、时长、以及大招的伤害值均会随飞行距离递增。
简单来说,等级越高,大招飞行距离越长,【眩晕】范围越大,时间越长,伤害越高。
作为老英雄,其技能模组虽然简单好上手,但已经有些更不上现在花里胡哨的游戏环境。
前期手短,无位移,技能cd长是他公认的缺陷。尽管随着等级的成长,攻速与攻击范围均会有所成长,但在讲究前期碰撞的版本很不够看,目前也只有EGO在用。
EGO在选出【鸣镝】后已宣告必须围绕他展开攻防,向晓于是在一二楼拿出前期碰撞能力很强的中野帮助阵容提速。
到这一步,已经逐渐偏离了EGO教练组的赛前部署。
他们以为向晓第三楼必出AD,于是先选择了开团能力与坦度兼备的野辅,却不料向晓三楼果断变招,竟先给梁恒选了个轻装战士,把下路的优先级降到最低。
NBG阵容的味道,一下子由双方各自发育拼后期的保守出招,变阵成为强调三路推线的节奏阵容。
而此时的EGO,因冯劲作为C位选择的过早固定,已经再难掉头。
这其实是个职业赛场很常用的小花招,但EGO就算能提前识别也很难防范,毕竟他们前三楼的BP实在是太固定,英雄池又太好针对。
第二轮,向晓充分利用红色方优势,连续处理掉两个梁恒不好对线的上单。在这样的BP下,再结合EGO小上单本就不宽裕的英雄池,已经没有什么选择能做出有效counter。
此时反观NBG。
褚遥星和商知序宽广的英雄池给足了向晓应对EGO剩下两BAN的自信。
到了这一步,无论EGO选择针对单一位置双BAN,还是AD辅助各BAN一个,都已限制不住褚遥星和商知序的选择。
仅从第一场的BP来看,NBG算是大获全胜。
“咱们这个组合是不是好久没一起登场了?”小马指了指屏幕上自家下路面板上的两个英雄。
画面中,以自然、花鸟为设计灵感的精灵系女角色出现在Sight和Silence的ID上方。单看原画,两人一致的画风,相似的元素设计,以及隔着选框遥遥相望的眼神,就算是完全不玩擒苍的路人,也能看出这两个角色不一般的关系。
【鸢尾】和【荧尾】,一对听名字就很配的姐妹花下路组合。
擒苍有段时间很爱出组合英雄,无论是英雄设计还是背景故事都相辅相成,【鸢尾】和【荧尾】就是其中标志性代表。
两人在擒苍的背景设定中原本是一对悬崖边共生共长的灵草,但因“邪恶的第三方势力”,抽取其中一株的灵魂,将其改造成一尾永远无法停止飞行的小鸢,从此两姐妹一个仰望天空,一个俯瞰大地,遥遥相望,再不能相见。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诸多设定故事暂按下不表,但就算撇开这有点中二的背景故事,两个角色的技能模组也被设计得非常搭。
两个角色的攻击距离都偏长,小技能均带有短时间控制效果,理论来说,组合在一起下路压制力非常足。
但这也只是理论上。
作为AD位的【鸢尾】,若想要打满伤害,需要依靠多次攻击所叠加额外增伤,又因为其控制技能延迟生效,且英雄本身没有位移技能,因此在分毫拉扯之间极容易丧命。
而作为辅助位的【荧尾】,虽然技能模组中自带连锁控制技能+范围减速效果,完美适配【鸢尾】多次攻击所需的对线条件,但其技能本身被设计得非常“华而不实”——技能细长且判定范围小,极考验玩家的操作水平,就算是在职业联赛里也有大把的辅助选手不敢尝试。
也因此,这套组合只要有一个人水平欠佳或默契度不够就发挥不出该有的对线效果,上限和下限拉得极宽。
“你这记吃不记打的脑子怎么长的?”井槿对小马的记忆力表示惊叹,“上周我们不是刚被EST这套收拾过?!”
目前SCC春季赛第一下路组——EST下路组,对【鸢尾】【荧尾】组合使用最为熟练,与自家中野配合度也拉得最满,至今维持着该组合100%的胜率。
小马被井槿横眉一瞪唤起了上周痛苦的记忆,甩甩脑子企图清空,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对局中。
这是褚遥星和商知序第一次在职业赛场选用此组合。
不仅如此,还是褚遥星的SCC首次选用。
“我听说,这组合很走钢丝哎……”小马有些忧心,“不是都说这对其实很难配合吗?”
他倒并不是质疑褚遥星和商知序能力和向晓的水平,只是顶着0-3的成绩,在第四场比赛的第一局就拿出这种极需操作的阵容,让他不免有些焦虑。
“放心。”向晓声线平稳,“他们有这个能力。”
全队所有的训练赛成绩以及选手的RANK对局数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