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高台濯月 瓜栗闲闲

7. 赵纯

小说:

高台濯月

作者:

瓜栗闲闲

分类:

古典言情

今夜本是世人翘首以盼的上元夜,只有在这一天姑娘们才可出行无忌,在外游逛流连,好不尽兴。

可是夏若莘要留在府里温习诗书,以备选试,根本无意于灯会。

崔柔仪便也没有闲心折腾,自抱着一个铜葫芦手炉,领着漱白慢慢走回香樨斋去。

今夜府里灯火璀璨,衬得头顶一轮圆月愈加孤冷憔悴,凛冽的寒风毫无留恋的从满树花灯间穿插而过,呜呜咽咽的像是谁的哭声。

崔柔仪莫名感到心情沉重。

前世这时候一派天真的她正欢天喜地的逛着灯市,哪里知道这样欢腾的太平日子也只剩半年了。

上元节是天下人的团圆节,端午节却是崔家的催命劫。

冷风卷着点点细雪从背后扑滚而来,其间夹着一句耳熟的呼唤:“柔仪!”

崔柔仪心头一松,转过身去,果见二哥崔巍戴着一顶貂毛外翻的雪帽大步而来。

到了跟前,崔巍先替崔柔仪拢了拢肩头的斗篷,才道:“往哪儿走呢?二哥带你看灯会去。”

崔柔仪刚要婉拒,崔巍不等她张口就自顾自的把她往二门处带,边走边道:“马呢?车呢?驾夫呢?常逢霖!”

崔巍是刀枪堆里打滚的铁汉一枚,脾气也急,到了二门不见车马等候,一声怒吼震得树上花灯都晃了三晃。

崔府的大管家常逢霖一路小跑过来,管车马的那厮不见人影,他便连忙补上缺儿,拽着一个车夫,亲自把马车赶了过来。

崔巍不由分说的把崔柔仪塞进了马车,转头对常逢霖道:“府里的车马原该王添禄那厮来管,他人呢?又猫在哪里偷着喝酒罢!”

“你去替我抽他一马鞭!问问他,太太和姑娘们今夜还没出门看灯呢,他怎么就擅离职守了?”

“打量着他娘做过侯爷的奶母,就合该纵得他没边儿了!今儿没空跟他算账,叫他明日自去找太太领罪。”

崔巍一步蹬上马车钻进车厢,浑厚的话音在空旷的冬夜里引起一遍遍的回响,听得人心里发怵。

崔巍动作太快,厉声骂得又凶,漱白站在车下也不敢阻拦,只怯怯的唤了一声:“二爷……”

常逢霖忙不迭的点头哈腰,心里默默为王添禄那条酒浑虫撒了一把纸钱,很有眼色的推了漱白一把,叫她安心跟着车去就是了。

常逢霖想了想又放心不下,一路追着车嘱咐道:“姑娘大病初愈又不比爷们皮实,二爷千万多照应着点儿,若姑娘有个好歹,二爷到了侯爷那里可吃罪不起呀。”

“晓得了!”崔巍高喝一声。

常逢霖顶着了冷风目送着他们出了大门,回过头就让副手杨福成去拿下醉醺醺的王添禄,捆了扔到柴房等明日夫人发落再说。

……

上元夜的京城何其拥堵,男男女女,扶老携幼,拦街嬉耍,竟夜不眠。

大户人家的马车更是前后错接,直如流水般往午门处辘辘而行。

崔柔仪披着微湿的斗篷,窝在车内抱着铜葫芦手炉不撒手,心烦意乱的胡想一气。

方才那个叫王添禄的家伙她可是熟得很,崔家陷入巫蛊危局也有他在背后踩了一脚。

此人自认是崔侯的奶兄弟,在府里掐尖逞强也就罢了,偏还眼高手低,派给他差事干一件坏一件。

陈氏看在他老娘的薄面上再三宽宥,把他挪了一个又一个位子,再怎么不成器也还是许他一个小管事做做。

谁知他欲壑难填,反倒记恨起来,酒兴一上头直说崔家苛待他,只差没把他一撸到底了。

陈氏生性宽和,懒得与他计较,开春整修园子时特特外派他去江南采买山石,既把他远远的打发出去眼不见为净,又给他落了个采买的肥差。

如此安排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但却碰上了王添禄这么一个没良心的。

他早与外头的人通了气,趁着外出采买的机会半路携银子跑了,也不知投奔了谁,躲得不见踪影。

待到六月巫蛊之祸一出,他受人指使倒成了人证,大摇大摆的现身官府,帮着一起坐实了崔家三老爷的罪名。

崔柔仪真是恨得牙痒痒,可这会儿他又没犯什么大错,贸然动他怕打草惊蛇。

且现在时候尚早,若没了王添禄这把刀,躲在暗处的那位“娘娘”还来得及再找一个别人替代他。

那样崔柔仪的这点先知就全无用处了,只会更糟,不如先把他拴在身边,叫他走脱不得。

说到底他只是个推波助澜的,只要三叔不牵扯进去,他连做人证的机会也没有。

崔柔仪长出了一口气稳住心弦,又嗅了嗅鼻子,直觉香气冲脑,闻着像瑞脑、沉水和檀香的杂糅。

“谁家点的香这么纷杂?”崔柔仪撩起车帘一角,放目看去。

街上华灯宝炬,光辉盖月,游人如织,十里不绝。

金雕玉饰的马车穿插其间,入目一片豪奢,怪道车上点得起这么老些龙檀沉麝。

崔巍笑笑,打开手边的玛瑙南瓜香盒,也往矮几上的螭耳盖炉里丢了几粒色如冰雪的瑞脑香。

崔柔仪看够了便要放下帘子,不料崔巍又抬了一手,侧过去望着前头一架黑漆平顶双驾马车,奇道:“哦,竟是他家。”

“谁家?”马车走的太快,崔柔仪来不及看那车上的徽记。

“是杜尚书家。”

崔巍手一松放下车帘,俯下身拂了些悠悠香气吸入鼻中,顿觉醒神开窍,就多说了一句,“太子已渐渐长成,杜家近来越发炙手可热了。”

太子是当今圣上的原配杜皇后所出,按齿序又是皇长子,自十岁就封了太子,即使杜皇后已去世多年,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地位。

虽然圣上后又迎娶了徐氏女为继后,但徐皇后只育有一女成宁公主,另有两个生母早逝养在她膝下的三皇子、六皇子,终究也算不得数。

迟贵妃所出的二皇子既非嫡也非长,更不能与太子相争。

在包含崔氏父子在内的一众臣工眼里,太子的地位是固若金汤的,杜家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崔柔仪闻言却眉眼一低,悄悄敛去神情中的一丝悲悯。

她心下惘然一叹:太子也是可怜人,先是年幼失母,后又性命不保,徒有个风光无限的表象而已。

想到太子身死那日就是崔氏遭祸的开端,满腹心事的崔柔仪几乎一路无话,任崔巍如何说笑捧逗也只意兴阑珊。

待崔氏兄妹在金水河边下车时,午门前早已搭好了高大的竹木灯棚。

棚上密置花灯万盏,皆画着群仙逸事,彩绸如霞,灯山如昼,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谓之“巨鳌戴山”。

鳌山灯前的大露台上百艺群工,竞呈奇技,伶官奏乐,万民祈福,真是再没有比这更热闹的了。

崔氏兄妹不过来得稍迟了些,鳌山下看灯的人早把近处围得水泄不通,实在无处下脚。

崔柔仪隔着几丈远向前眺望,只见今夜的鳌山灯高约十五六丈,阔三百步有余,是比往年要更亮眼些。

其上数点银星连地滚,万松金阙照天明,更有两条金龙缠缚着鳌柱,口里衔着一盏结彩团簇的缀珠灯。

看来京城的灯会是越办越盛大了,难怪人人都要削尖了脑袋往京城挤。

周遭太过嘈杂,崔巍只好附在耳边告诉她:“这叫双龙衔照!”

崔柔仪点点头,大鳌山再稀罕,年年都看也就那么回事,不过是一年换一个喜庆的花名儿罢了。

崔柔仪一心只想打道回府,崔巍则坚持要带她去走桥,催道:“都说上元节走桥能消百病,来都来了,且去走一走。”

崔巍护着崔柔仪慢慢离开看灯的人群,不由分说的领着她沿着金水河穿行在光焰浮动的灯市里,向远处的圆拱桥走去。

是夜,无论通衢委巷皆是一片滚灯烟火,路边每隔三五步支着一个热气蒸腾的小摊,大锅里咕嘟咕嘟的烧着热汤。

短衣打扮的小贩一声高过一声的吆喝着:“浮圆子,盐豉汤,甜咸皆有,驱寒暖身咧!”

可崔柔仪根本无心体会这市井的烟火气,只想快些走过了桥应付了事。

偏崔巍看她看得就跟眼珠子似的,大有今夜不走桥不罢休的意思。

崔柔仪不情不愿的跟在崔巍身后,走到一段店肆林立的长街时,沿街酒馆二楼的雕花小窗忽地被人推开。

窗扇响动之下,碰掉了窗沿下挂着的一串金珠细蕊的五色莲花灯。

崔柔仪闻声抬头,避之不及,愣神间手指不由得一松,铜手炉立刻叮叮当当的滚落在地。

三尺长的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