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看见慕容曦便忍不住蹙眉:“近日盛京不太平,你怎么还跑出宫来?早些回去!”
“父皇,我与四皇兄关系尚可,得知他遭遇意外,自然还是该来看看。要不是我来了,四皇兄府上还乱着呢!父皇你不夸我,还说我!”
皇帝看女儿气呼呼的样子,心又软下来,抬手摸摸她的头:“好了,看也看过,你还是早些回去。”
“江城海,你亲自送公主回宫。”
江城海连忙应是,慕容曦也没反对,她对皇帝道:“父皇,那我就先回去了,父皇你也早些回宫,身边时时刻刻都要有侍卫跟着。”
“好好好,去吧。”
皇帝朝着慕容曦挥手,看她乖乖带着人离开,才回头看向慕容瑾寝屋。一旁秦王妃已经看愣,她从没想过天家父女竟是这样相处的,比她与自己的父亲都还要亲近。
此刻,她连忙过来朝着皇帝行礼,皇帝一看她那行动不便的样子,便准她坐下。
屋内太医们正紧张救治,他们额头上的汗一个比一个多,眉心褶皱一个比一个紧。秦王身上的伤太多,脖子胸腹处处都有致命伤口,只是行凶者似乎气力不足,才没一击毙命。
这些伤口简单包扎显然不行,他们也只能试着用疡医的手段,将伤口缝起来。虽正统医道一直觉得疡医不上台面,但太医院的太医皆是医术顶尖,对疡医手段也有所了解。
太医们忙碌地清理伤口,随后一碗麻沸散被灌入昏迷的秦王口内,静待片刻便忙碌着缝合伤口。只是麻沸散药力可能还未完全发挥,秦王虽昏迷着,但被缝伤口时身体还本能地抽搐。
好不容易将人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都缝好,几位太医便商量着开始用药,他们都知道,秦王能不能好起来,还得看后续情况。第一道大关便是近几日秦王会发热,几人商量完退热的药,便开始排班轮流守着秦王。
将一切安排后,他们才派出一位来向皇帝禀报。听完太医的报告,皇帝也知道这个四儿子此番凶险,或许活不过去。
他看看一旁脸色煞白的秦王妃,以及她隆起的肚子,又想到四儿子好几个侍妾都有孕,便吩咐慕容曦请来的几个太医:“你们也留在秦王府,照料秦王妃等人。”
秦王妃也心知自家王爷现在不好,她一直有些飘忽的神思此时忽然回笼,想要跪下行礼,被止住后也没继续,而是请求道:“父皇,能否允儿臣的母亲来府中照料儿臣?王爷如今这样子,儿臣实在……”
皇帝看看她这样子,也能理解,虽然他本想派江城海暂时管着秦王府,但她有这个想法,皇帝也不阻止,而是命人去请王妃的母亲。
将一切安排好,连江城海都已经回来,皇帝又停留片刻,才御驾回宫。
只可惜半夜时,秦王发起热来,太医们用尽手段也没能降热,清楚人恐怕挺不过去,连忙派人进宫禀报。
于是皇帝睡到一半又匆匆起身,还没出宫门就收到儿子殁了的消息。人到中年,还要经历丧子之痛,虽然皇帝对这个四儿子的感情没那么深,也有那么一瞬心痛至极。
他有一瞬间甚至想立刻回宫,但理智告诉他四儿子的妃妾还怀着孕,她们肚子里的是他的孙儿,是四儿子的孩子,他若不去,恐怕旁人要以为他完全不想管那几个孩子。
他是雷厉风行的皇帝,但大多数时候对自己的孩子都怀着一颗慈父之心,便还是撑着出宫。
宫中的人自然也得知这个消息,但恐怕除了温嫔,没几个人在意。不过得知皇帝连夜出宫后,各妃嫔都注意着自己的衣着打扮,免得在这时候触霉头。
皇帝赶着去秦王府看一眼,随后片刻不停地赶去大朝会,待朝会结束,他疲惫至极,直到回宫看到女儿。
慕容曦也没说什么,只是端上一碗参鸡汤米粥:“父皇,喝点粥,随后去睡会儿吧。”
看着贴心的女儿,他心里熨帖许多,本来喝过粥还想去处理朝政,但慕容曦盯着他,又有江城海在一旁劝说,他便还是去睡了半个时辰。
待醒来,他又是大殷的一国之君,冷静沉着。
秦王的丧礼没有拖太久,丧礼过后,整个秦王府都迅速沉寂下去,盛京中许多人很快就记不起来这个失去支柱的王府。
慕容曦逗着笼里的鸟儿,听着它清脆稚嫩的鸣叫,心情舒畅,于是将笼子打开,让鸟儿出来飞一飞:“去玩儿吧,记得早些回来。”
翠色的漂亮小鸟仿佛能听懂慕容曦的话,蹦跳着跃出笼子,来到慕容曦手边蹭蹭她的手指,才展翅飞向天空。
玉桃端着水果走进来时便看到开着门的鸟笼,她有些担忧地看看飞远的鸟儿,第无数次担心鸟儿一去不返,但又期待它和往日一样按时回来。
近日宫里的气氛也不算好,唯一称得上喜事的,只有八公主定下婚约,慕容曦前头未嫁的公主都已经定下亲事,皇帝虽没有要求慕容曦立刻定亲,但也没忍住在她面前时时提两句,只是都被慕容曦混过去了。
好在边关战局的情况更让皇帝关注,慕容曦只需躲一躲就不用面对催婚。
但或许大殷这两年运势不好,两个月后战报再传回来,依旧败多胜少。匈奴犯边,以战养战,他们本也手段狠辣,以掳掠来的大殷百姓做铠甲,令边关将士反击时束手束脚。
而大皇子前往边关后,又自视甚高,几次不听指挥擅自行动,杨元帅重伤,大部分时间又在昏迷,能不能挺过去还未可知,杨九龄又失踪了,边关将领无人压得住他,众将领拼命挽回,形势却依旧一片惨淡。
如此情况下,匈奴那边忽然送来使者,说是愿意与大殷和谈。这次传回来的消息让皇帝沉默,朝中重臣得知后也迅速分为两个派系。
主战派自然反对和谈,以当前形式和谈,对大殷极为不利。但主和派也不断哭诉,自这场战事开始至今,国库空虚,粮草耗费甚多,便是他们愿意支持继续打仗,国库也跟不上。
两方吵得不行,最后皇帝还是暂时妥协,近年大殷天灾连连,若是继续支持打仗,百姓需要交的税银便又要加重,皇帝也不忍心。
便是皇帝用自己的私库金银买粮,一是买的粮有限,二是也需要有粮可买。江南虽富庶,但也经不起这么掏粮食,百姓总要留些粮食保障自身。
既是决定和谈,被派去边关的大皇子自然也要被押解回朝,他本是去鼓励军心的,却不想自己该做的没做,反而各种捣乱。
皇帝也是真的发怒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