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重新驶回市区时,天已经擦黑。
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在路面上拖出长长的光晕。
车里弥漫着一股海水的咸腥味,伴随鱼腥。
后座那个小水桶里,几条黑头鱼偶尔扑腾一下,溅起细小的水花。
等红灯的间隙,李砚安瞥了眼后视镜,目光落在那个装着鱼竿的长筒和脚边水桶上。
“我掉个头,”他忽然说,方向盘一打,拐上了另一条道,“把东西给他俩送过去。”
姜畔没问,嗯了一声。
她猜他是想趁热打铁,把下午买的鱼竿和这刚钓上来的鱼,一并送过去。
车子再次停在那栋安静的带院子小楼前。
李砚安熄了火,没急着下车。
他坐在驾驶座上,过了几秒,做了个心理准备,才推门下去。
后备箱打开,他先拎出那个长长的渔具筒,又把装鱼的水桶提出来。
桶里的鱼受了惊,又是一阵扑腾。
姜畔也跟着下车,安静站在他身后。
李砚安走到院门前,这次没按门铃,在门上叩了几下。
脚步声很快从里面传来,比下午那次快了不少。
门开了,是李砚安的妈妈。
她围着围裙,脸上有点未散的笑意,看着气色比上次好了不少。
应该是有客人刚走吧。姜畔想,李砚安的妈妈还梳着很整齐的头发。
“砚安?”李母有些意外,随即看到他手里提着的东西,笑意更深了,“快进来快进来!哟,还钓着鱼了?”
她侧身让开。
李砚安进去,把东西放在玄关墙边,和下午那堆年货礼盒堆在一起。
他直起身,看向客厅,没看到父亲。
“爸在书房?”他问。
“嗯,刚送走老战友,在里头歇着呢。”
李母应着,视线落在跟进来的姜畔身上,笑容温和,“总让你跟着跑,外面冷吧?”
“阿姨好。”姜畔微微弯了下腰。
“好,好。”李母应着,弯腰去提地上的水桶,“这鱼看着真新鲜!晚上正好加个菜!哎呀,活蹦乱跳的!”
李砚安拿起那个渔具筒,看了一眼书房紧闭的门,对姜畔说:“我过去一下。”
姜畔点点头。
李砚安走到书房门口,站定,抬手敲了敲门。
“爸。”他隔着门叫了一声。
里面传来一声模糊的嗯。
李砚安推门进去。
姜畔站在客厅靠近书房门口的地方,能看到书房里一点影子。
李父正坐在书桌后宽大的皮椅上,手里拿着份报纸,似乎在看。
李砚安走进去,把渔具筒立在书桌旁的地板上。
“爸,”李砚安的声音有点刻意,“下午去了趟海边,正好看到有卖这个的。玻璃钢的,老牌子,挺沉手,野钓应该趁劲。您试试?”
李父的目光从报纸上抬起来,先是落在那崭新的渔具筒上,越过李砚安的肩膀,似乎看到了客厅里李母正弯腰从水桶里往外捞鱼的动作。
就那么一眼。
李父脸色瞬间难看下来。
啪。
他把手里的报纸拍在了桌面上。
“你去港口了?”他站起身,盯着李砚安,“谁让你出海钓鱼的?”
周围突然安静了。
厨房里,李母捞鱼的动作僵住,赶紧往屋里走“老李!老李!你干什么!孩子好心……”
“好心?”李父转头,额角青筋都凸起来,指着李砚安,“他安的什么心?啊?他不知道吗!他不知道吗!”
老爷子说到最后,眼圈瞬间就红了。
李砚安站在书桌前,一动不动。
书房里顶灯的光落在他窄瘦的脸上,李砚安的眼神阴沉极了。
“你这是干什么……”李母嗓音急切,“……砚安他不知道……他不知道你……”
“他不知道?!”李父拔高声线,“他不知道他妹妹没了吗?!他不知道他妹妹最喜欢跟他爸出海钓鱼吗?!”
他的声音陡然哽咽,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书房里死寂一片。
姜畔僵在原地,看李砚安依旧垂着眼。
过了几秒,也许更久。
他抬起头,脸上只有一片死水般的沉寂,然后径直从父母之间穿过,走出了书房。
李砚安脸上血色都没了,眼神冷寂,瘦削的脸上透着疲惫。
就那么一眼,看的姜畔心里难过的跟什么似的。
她下意识往旁边让了一步。
李砚安没看她,也没停步,直接走向玄关,拉开大门。
李砚安这样的人,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软弱的。
咣当一声,大门被带上。
客厅里只剩下姜畔,和门口僵立着的李父李母。
李母捂着嘴,肩膀无声地耸动。
李父颓然坐回皮椅里,宽阔的肩膀垮塌。
姜畔站在客厅中央,感觉自己像个误闯入别人巨大悲恸中的零余。
她就那么站着,不知道该做什么,说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李母才深吸一口气。
她看到站在客厅里的姜畔,勉强挤出一个笑。
“姜畔,吓着你了吧?没事,没事……”她走到厨房门口,弯腰提起那个水桶,“鱼……鱼还活着呢,得赶紧收拾……”
她提着桶进了厨房。
很快,里面传来哗哗的水声。
姜畔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慢慢走到厨房门口。
李母正背对着她,在水池边清理那条黑头鱼。
她肩膀微微抽动,显然还没从刚才的情绪里出来。
“阿姨,”姜畔轻声开口,“我能帮您做点什么吗?”
李母的动作顿了一下,“不用……你坐着歇会儿,阿姨自己弄就行……很快就好……”
姜畔没有再问,因为她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一条鱼。
她默默退开,在客厅里走动,看向房间里的陈设。
屋子收拾得很干净,透着一种老派知识分子的气息,书很多,墙上挂着字画。
客厅一角,靠近通往里面房间的过道口,光线有些暗。
那里放着一个深色的木质小供桌。
姜畔的脚步停住了。
供桌很干净,上面摆着一个相框。
照片是黑白的,一个年轻女孩的笑脸,眉眼弯弯,和李砚安有几分神似,但又更柔和些。
照片前放着一个很小的香炉,供桌旁边的墙上,挂着一个相框组,里面还挂着几张彩色照片。
一张是风景照,像是某个旅游景点,照片里的女孩穿着连衣裙,对着镜头笑得灿烂。
另一张是写真,女孩坐在秋千上,笑容明媚。
还有一张,是在这个家的院子里,葡萄架下,李父李母一左一右站在女孩身边。李父穿着便装,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李母温柔地搂着女儿的肩膀。三个人对着镜头,很幸福的样子。
姜畔的目光一张张看过那些照片。
女孩的笑容定格在最好的年华里,阳光,明媚,是这屋子里最鲜活的色彩。
她的视线最后落在那张全家福上。
照片里只有三个人。
父亲,母亲,女儿。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