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地位足够高的官员通常并不依赖俸禄来维持生计,然而,对于许多小官吏来说,俸禄却是他们生活的主要依靠。
礼部官员和御史台的官员们的俸禄虽然在众多官职中并非处于最前列,但也不至于被排在最后发放。
毕竟在文官与武将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鄙视现象。
平时六部俸禄,兵部作为管理军事事务的部门,其俸禄通常被放置在最后发放。尽管俸禄的物品本身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质量却可能不尽如人意。
例如,俸米既可以是新鲜的新米,也可以是存放已久的陈米。虽然数量上可能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但质量的差异却差强人意。
*
又到了发放俸禄的月底,这对于兵部的众多官吏们来说,本应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
然而,兵部的小官吏们这次所发放的俸米和布匹质量都出奇的好!
“你们听说了吗?”一名官吏兴奋地对周围的人说道,“这次咱们能拿到这么好的米和布匹,全是因为御史台和吕布的官员得罪了三皇子!”
“哦?真有此事?”另一名官吏好奇地问道。
“那可不!”先前说话的官吏继续说道,“三皇子正好掌管着户部,他只需要张张嘴下达个命令,就能让那些得罪他的人吃苦头。”
“哈哈,三皇子这一招可真是够狠的啊!”有人附和道。
“不过这样也好,咱们兵部算是沾了光,得到了好处。”又有人笑着说。
“我还听说呢,这次不光咱们六部有好东西拿,就连天牢的衙役们都发了。”另一个官吏插嘴道。
“啊?连天牢的衙役都排在礼部和御史台前面了。”众人纷纷惊讶地问道。
“可不是嘛!听说最后的那些碎米和石头渣子,全都被分给了那两部的官员。”那名官吏得意地笑着说。
“哎呦~那他们岂不是得吃一口渣子?嘿嘿~真是活该!”有人幸灾乐祸地说道。
一时间,兵部的官员们或是得到好处的小官吏们都兴奋异常,对这次意外的收获感到无比开心。
***
被众人议论纷纷的礼部官员和御史台,此时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底层的官吏们怨声载道,对刘御史的晋升之路充满了质疑和不满。
“刘御史到底走了谁的门路啊?居然能够如此平步青云,却害得我们这些人受尽委屈!”一名官吏愤愤不平地抱怨道。
“就是啊!凭什么要让我们来承担这种事情呢?平时就算不是新米,陈米至少还能下咽。可现在这些碎米,连我家的奴仆都觉得硌牙,怎么能让我们吃呢?”另一名官吏也附和着说道。
“我还特意去跟相熟的户部主事打听了一下,结果他说以后都是这个待遇了。这可让我们怎么活啊!”又有一名官吏叹息着说道。
“刘御史家不差这三瓜两枣,哪像咱们指着俸禄过活。”
“……呵呵,谁让咱们官位低呢。活该受到牵连。”
这些小的官员都不足七品,然而在朝廷的部门运行中就是这些官吏,才是真正运行的基石。毕竟复杂繁琐的事情需要有人做。
而在御史台衙门里,刘御史也明显感觉到了自己已经不再受到众人的待见。
他所嘱咐下去的事情,那些官吏们不是能推就推,就是能拖则拖,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积极态度。
御史台,御史大夫秦大人也感觉出来问题了,礼部尚书郭大人同样也遭受此事。
秦大人摸摸额头,手下人干活不积极,谁让刘御史得罪了整个衙门的人,一个被人收买了的御史,还能有什么好的活路?
不过再怎么样,御史台也不能这样被欺负,要不然谁还把御史台放在眼中。
因为发放俸禄此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就在看热闹。
三皇子出招了,这招出的是真损。都让人开始期待休沐之后,早朝会多么的热闹了。
***
休沐结束,早朝之上,御史大夫秦大人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此次俸禄发放之事,礼部与御史台诸多官员皆受委屈,还望陛下彻查。”
礼部尚书郭大人也紧跟其后,附和着请求查明真相。
康瑞帝眉头微皱,看向皇甫卓,问道:“老三,此事你可知道?”
皇甫卓不慌不忙地站出,说道:“父皇,儿臣只是让户部按规矩办事,至于这发放顺序,也是有章可循。或许是有人觉得自己该有特权,才会如此不满。”
刘御史一听,急了,上前争辩:“三皇子,你分明是公报私仇!”
皇甫卓冷笑一声:“证据呢?空口无凭可不好。若你觉得受了委屈,拿出证据来,儿臣自会给你个说法。”
刘御史气急败坏:“三皇子,您分明就是记恨于下官,故意的为难御史台众人,其他人是无辜的,有本事你就冲着我……”
“扯这么多没用的干什么,证据呢?”皇甫卓无所谓道:“俸禄没到你手里头吗?有没有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