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施记食肆经营日常(美食) 花不换

7. 第 7 章

小说:

施记食肆经营日常(美食)

作者:

花不换

分类:

古典言情

赵启是东山书院的学子,这日下课之后,他正在收拾书简,同窗陆宗恒来问:“赵兄,我们打算去三山街市逛逛,那里有一家售卖春风得意肠,又好吃又能博个好彩头,你要不要同去?”

赵启皱眉:“临近春闱,口腹之欲还是忍耐些为好。街市之中的食物,万一不洁惹得腹痛,那便得不偿失了。”

陆宗恒摆摆手:“不会的,我们都吃过好几回了,你要是不愿去,那便算了吧。”

他转身正欲离去,看着他背影,赵启脑海中又转过几个念头——他家在扬州,去岁才来东山书院备考。家中长辈特意叮嘱他要在金陵书院之中多多结交同好,这些人之后都能成为官场上的助力。陆宗恒本就是土生土长金陵人士,其父时任越州通判。他为人大气豪爽,书院不少人都愿意与他往来,与陆宗恒深交百利而无一害。

思至此,赵启叫住他:“承蒙陆兄盛情,那我便同去吧。”

陆宗恒回身拉住他胳膊:“走走走,晚了可就卖光了。”

食肆门脸如同生蚝开的一道小缝,若不是现下门口大排人龙,极容易一晃而过。店内白墙木桌,一应装饰俱无,文雅些称作拙朴,直白些就是简陋了。万一吃坏肚子怎么办,赵启心中已经打起退堂鼓。

赵启道:“这里人这么多,没位子坐,不然我们还是去竹风楼用膳吧。”

另一位同样出身富庶的同窗答:“有的有的,隔壁面馆也可以坐,你们先去候着座位,我们在这儿等。”

半晌,陆宗恒携那位同窗端着几碟冒着热气的肠粉兴高采烈地坐下:“真是万幸啊,赶上最后几份,再晚些啊,又得等着炸春卷。”

陆宗恒一口咬下,满口酥脆鲜香:“太好吃了,天香楼可没有这样的美味,尽是些好看不好吃的花架子。”

赵启浅尝一口,味道确实不错,但也不至于让人如此魂牵梦萦吧?

趁着宋娘子正在炸春卷,施又宜终于能坐下喘口气,赶忙左右揉揉自己酸涩的胳膊。

“店家,店家?”似乎有人在唤她,可是那声音低低地,教她辨认不出人在何处。

她左顾右盼,这才看到一衣衫褴褛的流浪老丈正缩在蒸箱一旁的角落中,目光殷切地看着她。

“能否给一口水喝?”老丈低声嗫嚅道。

施又宜应了一声,转身去盛了一杯温水递给老丈。老丈双手接过,几大口饮下,而后连声道谢。

见老丈眼巴巴地盯着冒着热气的蒸箱,不住地抿嘴咽口水,施又宜忍不住问:“老丈,你肚子饿否?”

老丈看着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施又宜便拉开蒸屉,倒入米浆。春卷虽没有,做个斋肠还是绰绰有余。

风卷残云般吃罢的书院一行人正准备要走,迈出门槛的赵启目光一转,正巧看见流浪老汉接过施又宜递过的肠粉。那老汉佝偻着身躯,头发打绺,衣裳勉强蔽体,但早已黑得辨别不出原本颜色,不知多久没有梳洗过了。

他失声叫道:“店家,这流浪汉竟然与我们用同样的碗筷么!他如此腌臜,谁知道有什么脏病呢。”赵启觉着自己的肚子似乎立时就要翻江倒海起来。

赵启之言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一些正在吃肠粉的食客变得有些食不知味起来,是啊,和流浪汉共用碗筷,感觉自己好似也成了流浪汉?

有些本在等候的客人则默默撤出长龙。

施又宜见状,高声道:“诸位客人,这碟肠粉是我送给这位老丈的,碗碟都不会再收回。平日大家用过的碗筷,我用草木灰洗净后,还会再用热水反复蒸煮。本店自开张以来,也从未出现过食客上吐下泻的现象,请大家放心。”

那流浪老汉手足无措地站起身,将那份肠粉放在台阶上,连连摆手;“我没吃我没吃。”

他又对着施又宜鞠躬:“对不住了店家,我给你添麻烦了,我这就走。”

施又宜看着他眼中满满的讨好,不安,惶恐,蓦地酸了鼻头,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四处流浪,必定有些无法启齿的难处。且这老丈虽饿极却不偷不抢,也不愿给她添麻烦,内里是个体面人。

“赶紧走,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店家这生意若是还想继续做下去,行事还是得分得清轻重才行,怎能在那些不求上进流浪度日的闲汉耗费善心,却枉顾了食客心意呀。”

施又宜看得清清楚楚,赵启眼中的嫌弃,不止对流浪老汉,也有对她这小店。

不过一碟肠粉,何必不依不饶,眼高于顶的学子啊……施又宜很想拿抹布将眼前学子的嘴堵上,可如此将客人得罪了损了自己的生意,不划算。

她深吸一口气,挤出微笑:“郎君们且听我说,小女子也并非纯粹是发善心。我从前行走四方,也曾陷入窘境。有一次,我银钱被窃,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一个馒头也买不起,只能蜷在桥洞之下。”

围观食客中的妇人家,到底心软,面露不忍,禁不住追问:“那后来小娘子如何脱困呢?”

“郎君们可曾挨过饿?人饿极了连哭嚎的气力皆无,人也昏昏沉沉地不知所措。我正半晕着,突然间,一阵狂风吹来,吹得我更加睁不开眼。”施又宜双手在空中虚晃几下,似要比划出狂风大小。

“风过之后,身边竟然凭空出现一个白头老丈,也是一副衣衫褴褛的模样,手中却端着一碗清粥,还有几个饼子。不瞒诸位说,真真是救了我一命啊。”

“老丈怎么会凭空出现?”陆宗恒拧起两道长眉问。

施又宜也拔高声调答:“你们猜那老丈是何方神圣?竟是一方的土地老爷,见我可怜,他于心不忍,这才现身。”

“土地老爷为何衣衫褴褛,难道是无人供奉?”

“我也这样问了。土地老爷说,众生千相,皮囊不过虚妄,不可只敬罗衣不敬人。他对我的一饭之恩,不需要我日日供奉,只需盼我日后遇到相似境遇的人也能伸出援手。我这是恪守与土地老爷的约定啊。”

赵启目瞪口呆,小娘子可真能编。

陆宗恒却拊掌大笑:“小娘子有如此奇遇,还能一直铭记约定,真是妙啊。”

还有人问道:“小娘子是在何处遇到土地老爷的?我也想去供奉一二。”

趁着众人议论纷纷,施又宜轻吁一口长气,在路上偶然听来的一个故事,竟然派上了用场,噫,真有趣。她赶忙偷偷给流浪老丈递眼色,那老丈冲她一拱手,端着肠粉盘子悄悄撤离人群。

与施记食肆相隔两条街的竹风楼,外观雕梁画栋,飞檐蔽日,而内里廊庑迂回,翠竹掩映,来往多为贵客。二楼“青玉枝”厢房中,两位年轻郎君临窗相对而坐,凭栏远眺。

二人皆生得一副好相貌,又各有千秋。左侧穿柿红色蟾宫折桂纹圆袍的郎君唇红齿白,自带风流不羁之意,右侧着竹青色锦袍的郎君则秀眉长目,濯濯如春日柳。

谢培风,即着红色蟾宫折桂纹圆袍的郎君,往茶汤中投入紫苏叶、橘皮、冰糖、细盐,抬头却见好友端着清茶啜饮,不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