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带诡异共建和美乡村 我羡春山

15. 叛逆一把

小说:

我带诡异共建和美乡村

作者:

我羡春山

分类:

现代言情

章叙久久驻足在那块木牌前。

“这个牌子有什么异常吗?你在想什么?”林橙低声问。

“我在想,怎么正确报道这个现象。”她喃喃道。

毕竟在出发之前,季维还特意发了一条消息,让她不要忘记自己发言人的身份。

本质上,她是1区的喉舌。这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

上府之声中,关于这家医院的信息寥寥无几。

这种显著的报道缺失,究其根源,在于1区社会对14区根深蒂固的偏见与刻板印象。

媒体主动或被动地筑起了信息屏障,过滤了14区的真实生态与具体状况。结果,在深受媒体影响的1区民众的集体想象中,14区往往被简化为混乱、落后或需要被审视的“他者”。

这种带有鲜明倾向性的选择性关注,并非孤立现象。

它恰恰是塑造并维系更广泛群体意识的关键机制。

章叙在蓝星的大学专业也是新闻传播,甚至有一段留学经历。通过双重媒体视角看世界,她很清楚主流叙事的内在逻辑。

哪些声音被放大,哪些故事被湮灭。它们如同潜流,在信息传播的权力结构中涌动。

章叙并不想对这种叙事结构开展批判。

因为叙事视角的变换,永远伴随着时代变迁。而时代变迁本身,从来都称不上绝对的好与坏。

“咔嚓”。

轻微的机械启动声,打断了章叙的思绪。

陈白河戴上隔离手套,从随身口袋中掏出一台微型土壤检测设备。

他将设备的再生陶瓷主探针插入泥土,启动了多光谱辐射扫描。

土壤存在污染与否,是指示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关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小屏幕上,甚至纷纷屏住呼吸。

“这台设备靠变异蟑螂驱动,在没有能量补充的时候,可以连续工作三个小时。”陈白河向章叙解释了原理。

待取样完成,他将土壤样本放入另一个观察仓,加入预装反应试剂。

试剂起初是棕黄色,就像这片被废弃的土地本身。

“如果试剂变成绿色,可能有真菌感染;如果变成紫色,大家就自求多福,赶紧跑吧。”

设备内部的蟑螂奋力蹬着转轮,陈白河这话说得又没来由搞笑,气氛稍稍缓和了些许。

“变色了!”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紧张。

溶液中棕黄色缓缓褪去,淡淡的青绿色浮现上来,像一汪浑浊的春池。

几不可闻的呼气声响起,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些许。

不是最坏的结果。

“真菌感染。”陈白河等溶液稳定,才下结论,“还好不是最坏的情况。大家不要直接接触土壤和植被,确保面罩和防护服的气密性。”

柳德米拉说:“真菌感染意味着这里的生态已经失衡,微生物群落变异,医院内部情况只会更复杂。任务继续,所有人高度戒备,任何异常立刻报告。”

她公事公办转向章叙:“你的记录很重要,但安全第一。”

章叙的目光再次落在面前那块饱经风霜的木牌上,随即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眨眼,这就是快门。

视觉神经信号完成了图像的采集后,无缝传输至莫科什工作台,悄然汇入庞大的中央系统数据库。

“你们新闻中心的设备现在升级得够厉害啊。”林橙打头阵,迈着长腿率先跨过门槛,“我记得谷咚他们以前用的还是笨重的手持终端吧?”

他下意识地提起了那个名字,那个属于过去的名字。

虽然没有明说,章叙瞬间理解了林橙此刻复杂的心情

“嗯,升级了。”章叙含糊地应了一声,并没有向他们透露自己植入了脑机。

她抬脚跟上大部队,靴子碾过枯败草茎和潮湿泥土。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粘滞感,仿佛这片土地本身在抗拒着外来者的侵入。

就在这时,莫科什提醒她有一条消息。

是季维。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读取。

季维:情况如何?初步报告需要尽快提交总部。记住立场,措辞务必体现1区的关切和援助决心。14区的困难可以提及,但要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或对现有分区政策的质疑。大局为重。

谨慎起见,她回了个好。

医疗中心主楼大多破碎了,有一种末世降至的倾颓感。

不知名的藤蔓植物如同溃烂的血管,密密麻麻地缠绕着斑驳的墙体,有些地方甚至覆盖了颜色诡异的菌膜。

“你们几个保持节奏,不要和我分散。”柳德米拉从加密通讯中吩咐。

“明白,安全第一。”

章叙跟上林橙的步伐,踏入主楼内部,随时例用视神经拍照备份。

主楼中光线骤降。因为无法判断变异植物中是否含有趋光种群,他们甚至不敢使用强光手电,只能凭借面罩上微弱的夜视光晕和脚底触感,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

走到候诊大厅,破碎的穹顶筛下几缕惨淡的天光,照亮了漂浮在空气中的、肉眼可见的细微孢子尘埃。

大厅里散落着纸张,依稀可以辨认出是就诊证明。

这里的植物只吞噬金属,不吞噬更容易降解代谢的纸张吗?

更多证据证明了章叙的猜想。

越往前走,散落的纸张越多。除了就诊证明外,还有印着模糊笑脸的宣传单页,甚至还有字迹模糊不清的实验报告。

陈白河蹲下身,用镊子小心地收集了几份相对完整的纸张样本,迅速装入特制的压缩隔离袋密封。

“注意脚下和头顶。陈白河,持续监测表面微生物活性。”

“收到。空气孢子浓度接近临界值边缘,接触风险高。”

他们的面前,是通往二楼的摇摇欲坠的楼梯。混凝土结构严重风化,钢筋裸露锈蚀,部分台阶已经断裂或塌陷。

没人能保证,这栋饱受摧残的建筑是否会在下一刻轰然倒塌。

柳德米拉果断下令:“全体原地待命,等待14区行政署调派重型加固器械支援。没有指令,不得擅自上楼!”

话最多的林橙进入这里后,反而愈发沉默。

他在一楼小心翼翼地打转,只留下一个冷静而顽固的轮廓,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共情与理解。

“加固器械最快也要半个小时才能到。”王一伟向柳德米拉汇报了最新进展。

章叙暂时无事可做,倚靠在项对稳固的承重柱旁,在脑机中登入新闻中心系统,将刚写好的新闻稿件传给审核部门。

审核通过后,她就要用自己的虚拟形象进行现场播报。

“1区联合14区污染调查小组已安全抵达目标区域,初步环境检测显示存在中度生物性污染,目前正等待必要工程支援以确保后续探索安全。1区将持续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持……”

这是一份言不由衷的初稿,在无法改变既定结果的时候,她并不想浪费时间挑战权威。

等待总是漫长的,焦躁感如同霉菌般在寂静中悄然滋生。

柳德米拉终于同意大家可以在相对开阔的大厅范围内稍作活动。

章叙也站起身,目光扫过满地的狼藉,最后停留在那些散落的纸张上,“有多余的镊子吗?”

陈白河正专注盯着空气指数,闻言抬头,在腰间的工具袋里摸索了一下,抽出一把细长的陶瓷镊子。

这里的植物会吞噬金属,还好他工具齐全。

“小心点,别把手□□破了。”

章叙小心翼翼蹲下身,拂开导诊台下方堆积的厚厚纸张和碎屑。

她用镊尖轻轻钳住纸张的一角,将其从一堆碎屑中抽离出来。

这是一份实验报告,时间是几年前。

这是一份几年前的实验报告。显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