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我带诡异共建和美乡村 我羡春山

13. 谷咚

小说:

我带诡异共建和美乡村

作者:

我羡春山

分类:

现代言情

一行人登上停靠在农业部天台的空勤运输车。

这艘流线型的悬浮载具通体覆盖着哑光黑的金属外壳,舱内空间紧凑,合成材料座椅环壁排列。

章叙将自己嵌进后排的座位,手中那份略显厚重的纸质资料,在数字时代显得格外不真实。

透过舷窗,下方1区的灯火逐渐缩小、褪色,最终变为一片模糊不清的光斑。。

“第一次去14区?”前排传来林橙的声音。

“算是吧。”章叙干巴巴地回答。她坐直了些,试图从前排椅背的缝隙里捕捉林橙的表情,但只看到他微偏的后脑勺和一缕翘起来的头发。

“那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林橙回头看了她一眼,“那地方和1区完全是两个维度的存在,所有东西都无法用现实存在的价值衡量。”

“有什么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林橙没有立刻回答。他盯着章叙看了几秒,轻轻吐出三个字:“活下来。”

农业部的外勤只负责自己职责内的部分,其他可能相关又可能不相关的,一律交由威胁响应局处置。

可能与否的边界,本身就是一场精妙的博弈艺术。

虽然威胁响应局权限很大,但农业部也有自己的回击办法。只要在报告中写入可能存在的危险,就可以将烫手的山芋原地转移给威胁响应局。这种机制原本是为了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避免职责重叠和推诿,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成了各部门之间博弈的工具。

通过这种方式,联邦几个部门打得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章叙深吸了一口气,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开始读报告。

异常植物共生现象。

报告上的黑体字显得格外刺眼。

她默默又读了一遍,才翻开内页。脑机无声启动,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瞬间激活。文字、数据、图表如同洪流般涌入她的意识,被高速解析、分类、储存。

从谷咚传输的原始数据来看,14区确实有点诡异。

尤其是指定附件的一张图片。

画面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扭曲力场严重干扰,像素错位、色彩失真,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揉捏过。

穿透这层视觉噪音,核心的景象更加触目惊心。

那是一棵植物,或者说它曾经作为一棵植物存在过。

如今,它早已超越了生命的常规形态。

它不再是依附于土壤而生的柔弱生命,而是以一种令人作呕的姿态,吞噬了一栋建筑的钢铁骨架。冰冷的再生金属被包裹融合,它将人类造物化作自身生长的养料,而后狰狞盘踞在文明的残骸之上。

难以言喻的恶心感从胃里翻涌上来。章叙猛地闭上眼睛,试图驱散脑机中过于清晰的图像。

那不是共生,是亵渎。

大抵是注意到她的表情太过难看,林橙回头安慰:“报告里也没有什么特别内容,具体事情还要问过14区行政署的人才能确认。”

脑机过度使用带来的不适感,被紧张驱散,舱中的空气瞬间变得迟滞。

“我们快到了。”柳德米拉拽住运输舱的悬空把手。

轻微的失重感很快代替了悬浮。

章叙强忍不适,再次向舷窗外望去。

14区并不是一个蛮荒之地,至少在视觉上不是。

这里没有令人窒息的怪异植物,没有光污染,也没有任何超出认知的奇观。

它只是静静沉睡在暮色里。

14区与1区有差不多8个小时的时差,但统一使用1区时间,显得有点晨昏颠倒。

整齐划一的网格状街道,规规矩矩排列的、方方正正的中低层建筑,统一的灰白色调外墙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干净而乏味。

它太正常了,甚至就像上府市某个单调乏味的卫星城。

“戴上这个。”柳德米拉扔给章叙一个轻薄的呼吸面罩,自己也迅速戴上,“14区的空气未经过滤,呼吸超过十分钟。就可能引发不可逆的肺部损伤。”

她的动作干净利落,显然对这里习以为常。

章叙迅速将面罩扣在脸上,带着轻微消毒剂味道的气流涌入鼻腔,隔绝了外界一切可能的威胁。

她下意识深吸了一口,是安全的气息。

“十分钟后降落,别离我太远。”林橙的声音从面罩中传来,显得有些沉闷。

他检查了腰间装备,除了一把制式脉冲手枪,还有一个多功能微型数据采集器。

运输舱平稳地降落在一个标有“农业部外勤临时站点”字样的空旷平台上,14区行政署的公车则停靠在隔壁。

薜萝藏虺。

章叙猛然想起这个词。

“欢迎来到14区,记住我和你说的话。”林橙向行政署的公车扬了扬下巴,“接我们的人来了。”

章叙走在队伍最后,战训靴的鞋跟在金属平台上摩擦出闷重的声响。

暮色在他们抵达时候,彻底笼罩了14区,街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光线苍白而均匀。

行政署派来的接待员是个瘦高个的中年男性,穿着一身拧花格纹制服,同样佩戴了隔离面罩。

客套寒暄后,他简单介绍了接下来的安排:“14区情况较为特殊,为了保障各位的安全,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全程陪同。你们的行动范围也会被限制在指定区域内,任何超出界限的请求,都需要提前报备。”

柳德米拉点头:“明白。”

公车的门无声滑开,内部空间整洁得像刚消过毒,座椅上铺着一次性布垫。

章叙正要上车,忽然注意到不远处一栋建筑的外墙上有几道蜿蜒的裂痕,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撑开了一样。

她停下脚步,眯起眼睛仔细看。

“别看了。”柳德米拉低声说,“那不是你现在该操心的事。”

章叙没说话,但心里已经记下了那道裂缝。

中年男子王一伟从善如流介绍了14区的整体情况,虽然柳德米拉一行听过好几遍,为了让章叙更了解情况,也并没也打断他。

14区登基在莫科什的人口大约260万,与其他区域构造不同的是,这里有一片很大且难以管辖的地下城区。

据王一伟介绍,这片地下城区并非规划产物,而是某种不可控的扩张结果。

最初只是废弃地铁站的延伸,后来逐步发展为独立的生态系统。而居住在地下的人将这片区域称为“未来城”。

“那里的人不接受我们行政署的管辖。当然,也不受联邦辖制。”王一伟语气平静而无奈,“他们有自己的规则。”

“有不少断线者偷渡到地下。”一直没说话陈白河补充到,“他们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并且不太欢迎联邦的介入。我曾经有几次公务不得不去地下,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

所以谷咚的失踪还未下结论。在确认她的死亡前,没有人敢担保,她并不是主动成为了断线者。

地下总共分三个区,保守估计有110万人常住。除了断线者、在联邦有犯罪记录的人,还有部分14区原住民。

为什么不愿意住在地上?

王一伟听到章叙的这个问题,反而语焉不详,几个人便一齐沉默下来。

公车缓缓驶入一片低矮建筑群,最终停在一栋灰白色大楼前。

楼顶的标识牌上写着“农业部14区临时办事处”,字体端正,透着一股临时拼凑的仓促感。

“这里是你们的驻地。”王一伟下车后,站在车门旁补充,“记住,晚上不要出门。如果必须外出,至少三人一组,并携带应急信号器。”

办事处的大门自动开启,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几块嵌入式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各类安全须知和区域地图。

她注意到其中一块屏幕上闪烁着红色的警告框:“异常生物活动指数上升,请避免夜间外出。”

“餐厅在楼下B层,楼梯口也有24小时自助贩卖机;14区信号不稳定,请优先使用莫科什内网;紧急呼叫按钮在床头和走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