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温珩的心意之后,温沉吟边开始考虑起了合适去魏栩明身前探口风的人选。
一番盘算下来,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顾正霆身上。
从身份上看,他是当朝长公主的驸马,地位尊崇,且深得皇上信任,从关系上说,他与裴氏父子向来亲近,必定希望北境的战事能够早日平息,以完成裴行州的遗志。
而且他性格温和,又善于揣摩上意,对温珩与自己也极是关爱。
即便魏栩明对温珩的要求有所不满,他也能从中回寰,不至于让此事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只是一旦提及北境之事,裴瑾必定会成为双方一个绕不开的角色。
若是马小六被牵连其中,难免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当初顾正霆上门探望时,温沉吟就因为他手下的那位名叫殷鹤的高手曾为马小六调养内息而暗中警惕了好一阵,后续在夏翌一案中,马小六与包括柳行云在内的多个庆国暗探一同牵涉其中,也让她忐忑着对方是否起过疑心。
到了出使越国时,马小六为了从众人的眼皮子底下金蚕脱壳,混进使团假冒沈星,不仅利用了顾青影,还大着胆子对长公主动了手脚。
虽然事发之时顾正霆去了晋州,但回归之后,面对大病初愈的妻子和满心自责的儿子,难免不会觉察到其中的诡异之处。
若是此刻去主动招惹他,只怕会引火上身。
她这边还在权衡利弊,犹豫着要不要把温珩之事拜托给顾正霆,不料几天之后,对方却先一步敲开了温府的大门。
温沉吟心有顾忌,应付起来难免谨慎小心,但顾正霆却仿佛什么都未觉察,进门后不久,便主动问道:“前些日子我因军防之事去了晋州,没想到回来之后却听青影说起,阿瑾在与他出游时坠马受伤了……我本想赶紧来看看,无奈事情太多抽不开身,好不容易今日得空,就赶紧过来瞧瞧。说起来,阿瑾如今怎么样了,身子好些了吗?”
发现顾正霆是来探病,温沉吟不禁暗中松了一口气,于是一边宽慰着对方,一边交代卫宁,将马小六带过来。
片刻之后,马小六紧跟在卫宁身后,步履匆匆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比起初见面时那装疯卖傻的模样,再次见到顾正霆的马小六表现沉稳了许多,恭身见礼之后,便主动招呼道:“顾伯伯,您来了。”
听到那声“顾伯伯”,顾正霆脸上浮现出惊喜之色:“阿瑾已经记得我了,那之前的事,他是不是也都已经想起来了?”
温沉吟不敢托大,继续推诿:“顾伯伯上次来探望瑾哥之后,我和他说了很多关于您的事,所以他慢慢有了些印象。至于其他事,若要全部记起,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顾正霆闻言一愣,声音低了下来:“原来如此……还真是辛苦你了。只是我看到阿瑾,总会想到他母亲。若是她泉下有知,知道阿瑾受了这么多苦,还不知道会有多难过……”
听他伤感之间,居然提到了裴瑾故去多年的亲娘,温沉吟不禁也有些伤怀。
正待出言相劝,顾正霆已经清了清嗓子:“阿瑾虽然记忆有失,但总算身体无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如今北境战局有变,既然阿瑾身体已经恢复,不知可否考虑过,何时重回北境?
温沉吟万万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让裴瑾重返战场,一时间不禁脸色微变:“顾伯伯,这难道是陛下的意思?”
“这倒不是……”
顾正霆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为难:“陛下体恤阿瑾,知道他历经了丧父之痛,又病了那么久,倒是有心让他在家中静养。只是我此去晋州,与各位大人讨论了眼下的军防之事,才发现如今我燕国可以调用的将帅之才,实在是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当初尉迟上恭与裴行州设立莳英堂,大概就是预见了会有这么一天。
只可惜时至当下,他们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回想起当初在莳英馆中所经历的种种,温沉吟只觉得心下黯然。
另一边,顾正霆依旧还在感叹着:“你大概还不知道,自高雷升重伤之后,庆国边境大军的指挥权已经了落入了拓跋延的手中。此人行事狠戾,又心思狡诈,近段时间已经给我们制造了不少麻烦。如今在北境镇守的戚将军虽说勇猛无双,但毕竟年事已高,对付拓跋延这种阴险狡诈之人,实在是力有不逮。若是北境再无合适的将领镇守,只怕温大人也很难再坚持到回来的时候了……”
温沉吟心下一惊,正待开口,温珩已经迅速打断了他:“顾伯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爹他怎么了?”
顾正霆似乎比他二人还要吃惊:“北境条件艰苦,气候也十分恶劣。温大人去了没多久,便旧疾发作,时时胸闷难当,外加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中途竟是晕阙了好几次。大夫说,若是再不好好休养,只怕难享天年……这些事难道你们都不知道?”
温珩眼眶一红,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哽咽:“父亲寄回来的家书之中,只是说他近日感染了风寒,我们虽然已猜到他大概是旧疾发作,却没想到他的身体已经糟糕到了此种地步!”
顾正霆深深一叹,脸上已浮现悲呛之情:“温大人是怕你们担心,才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我也是细细问过了军中的信使,才会得知此种实情。其实之前我便劝过温大人,以他的身体状况,实在不适宜再上战场与人搏杀,可他却偏偏不听,执意要向陛下请命……他都已经这把年纪了,为了军功,竟是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了。”
温珩此刻已经沉浸在了深深的担忧里,听他语中似有不满,不禁赶紧申辩道:“顾伯伯,你误会了。父亲此去北境,并非是贪图军功,而是想要查明涧云峡之战背后的真相……”
“真相?什么真相?”
没等他把话说完,顾正霆已经目色一凌,厉声呵斥道:“坊间那些子虚乌有的传闻,你竟是也当真了吗?”
当初那场北境之战,高雷升领六万铁骑南下,越过铁线河,直逼燕云关。
军报入京后,魏栩明认定燕云关以涧云峡为屏障,地势险要,因此命裴行州坚守,等待援军的到达。
届时北境燕军仅有三万之数,对抗两倍于己方的敌军,胜算希望渺茫。
为防军心不稳,魏栩明连下三道圣旨,不仅表明了“固守待援,不可浪战”的态度,甚至不惜出言威胁,“若擅开城门,以叛国论斩!”
接到圣旨之后,裴氏父子带着三万将士在燕云关死守,一心等待着援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卡前的土地被将士们的鲜血涂染了一层又一层,传说中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
裴行州心里很清楚,高雷升此次倾力而战,势必是要将燕云关攻破。
而燕云关一旦失守,燕国门户即开,等待燕国百姓的,即将是无尽的践踏和杀戮。
为了不让自己的兄弟们在遥遥无期地等待中被活活困死,也为了守住燕国百姓的平安,裴氏父子商议后决定,裴行州开城诱敌,牵制住高雷升的主要兵力,裴瑾则率两千轻骑军绕背涧云峡,直攻敌营腹地,焚其粮草,以解燕云关之困。
涧云峡地势凶险,本是燕庆边界的一道天然屏障,稍有不慎便会马坠人亡,因此即便知道它是捷道,两军之中却从来没有人敢轻易冒险。
然而裴瑾艺高人胆大,又向来练兵有素,整个轻骑部队在他的指挥下,竟然如同鬼魅一般,在夜色的遮蔽下,悄无声息地越过了山涧。
眼见计划顺利,裴瑾原本打算稍事休息后变放出信号,然后直冲敌军心脏。
不料顷刻之间,四下里火光燃起,原本应该在十几里外安营扎寨的敌军竟像是早已知道他们的计划一般,在拓跋延的带领下四下围守,朝着他们的方向包抄了过来。
因为军情提前败露,裴瑾的行动彻底陷入了被动。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率领一小队亲兵杀出了一条血路,用一场大火焚尽了庆军的粮草。
另一边,亲身迎战高雷升的裴行州横马长枪,驰骋于战场之上,身中数箭而不退,甚至还在重伤之下,以一只穿云箭,射穿了高雷升的胸膛。
主将重伤,粮草被焚,原本志在必得的庆军顿时陷入颓势。
而拼尽全力终于遏制住了庆军进攻之势的裴行州,却也在病榻上得到了儿子失踪的消息。
直到两日之后援军赶来,确定燕云关终于安宁得保,他才在悲憾交加之中闭上了眼睛。
此战之后,关于燕国军中有人与庆国军防暗中勾连的议论开始喧嚣尘上。
毕竟裴氏父子的偷袭合围计划从制定到执行的速度极快,所知之人若非身边的心腹,便是军中重臣。
议论声传到魏栩明耳朵里后,也曾经下令彻查。
但此事毕竟太过动摇军心,外加有心人的挑唆,一番调查下来,居然让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