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公主她狼子野心》

第九十七章永昭公主


阿尔斯兰几个回合间便稳稳将球击入球门。而李宜也毫不示弱,虽力量稍逊,但凭借灵活的身手和敏锐的判断,几次成功拦截,偶尔还能反击回去。赛事进入尾声,针锋相对逐渐褪去,二人的球风转变为一种默契的展示与试探。最终,阿尔斯兰略占上风,他勒住马,对着微微气喘却目光明亮的李宜温和一笑。

这场别开生面的“相看”,目的已然达到。

盛会散去,弘德帝摆驾回宫,妃嫔宗室们也陆续离去,偌大的西内苑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宫人内侍在默默收拾场地。

萧玥并未立刻离开,她推说想吹吹风,便带着谢靖,屏退了大部分随从,只留书仪和灵素在远处等候,两人信步走着,不远处种有几株古松,亭亭如盖,正好隔绝了远处的喧嚣。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微风拂过,带来青草与泥土的气息,驱散了午后的燥热。

萧玥停下脚步,望着远处宫人正在收拢的球门和旗帜,轻轻舒了一口气,一直挺得笔直的肩背微微放松下来。谢靖安静地站在她身侧半步之后,目光始终温柔地落在她身上。

“这些日子着实辛苦,这里没有外人,你也可松快些。”谢靖的声音中不乏对萧玥的心疼。

萧玥转过头,对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舒缓:“这件事终究是委屈了蓁蓁。”

谢靖自然明白她心中的矛盾,温声道:“殿下已尽力为她争取。若非她自愿,此事断断难成。至少,经此一会,阿尔斯兰当知十二娘非是池中之物,不敢轻慢。”

“但愿如此。”萧玥轻叹一声,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好友的未来,“我自然希望这步棋能走得稳,能为大梁换来北疆数十年的安宁。可每当想起蓁蓁要远离长安,去那陌生苦寒之地,还要面对这样一个心思深沉的夫君,我便……”她的话语哽了一下,没有说下去,但紧抿的唇线和眼底一闪而过的忧虑,泄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谢靖上前一步,与她并肩而立,宽大的衣袖在风中轻轻相触。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道:“世间安得双全法。十二娘她选择了她认为值得的道路。与其在长安,因旧事困守一生,或嫁入一个无趣的门庭,消磨掉所有的灵气与锋芒,或许在草原上才能真正承载她的志气与能力。”

他侧过头,看着萧玥被夕阳勾勒出柔和光晕的侧脸,宽慰道:“何况她的生母本就是胡人,她又在边关长大,自在惯了,长安从来就不是她的归宿。”

萧玥怔怔地听着,心中翻涌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谢靖的话,如同一股温润的泉水,洗去了她心头的焦躁与无力感。

她无法替李宜规避前路的艰难,但她可以尽全力,为好友铺就一条康庄大道,让阿尔斯兰从一开始,就不敢也不能轻视李宜。

“也许很少有人能同我们一般幸运,但人与人之间,未必不能生出些别样的情谊。”今日据她观察,阿尔斯兰对李宜也并非全然无意。

谢靖分析道:“阿尔斯兰是聪明人,他今日所见,足以让他明白,殿下为此联姻投入的诚意与重视,更让他看到,他未来要娶的,是一个有能力、有胆魄,能给予他助力的女子,只要他还有理智,还想借助大梁之力重返草原,就不会,也不敢亏待十二娘,而十二娘也非池中物,她与殿下的心性一般无二。”

萧玥点了点头,谢靖的分析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她稍稍安心,随即又想起一事,眉头微蹙:“只是,此事终究对秦国公府和李家有所亏欠。”

谢靖的神色也黯淡了一瞬,他沉默了一下,才低声道:“兄长若在天有灵,定也希望十二娘能挣脱枷锁,活得自在痛快,而非为他守着一份无望的回忆,在长安城中凋零。”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而真诚,“家父家母亦是此意。此事,殿下不必心存愧疚。能见十二娘寻得自己的道路,我们心中亦十分欢喜。”

这番话,彻底卸下了萧玥心中最后一块石头。她感激地看了谢靖一眼,他总能理解她的顾虑,并以最熨帖的方式宽慰她。

夕阳渐渐沉入远山的轮廓,天边的橘红转为深紫,球场上的宫人已收拾得差不多了,远处书仪和灵素安静地等候着,没有上前打扰。

“走吧,”萧玥最后望了一眼空旷的球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