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祖坟冒青烟啦》
虞有玥也探窗眺望,黑眼珠转啊转的,“怎么不到月底就来了?”
楚氏摸摸她的头,“上辈子也是这时候来的吗?”
“不记得了。”
不是她撒谎,她真不记得有这茬了。
“没事,问问你李大婶去。”
所谓反常即为妖,楚氏好担心坏人也重生提前来了,阖上窗就往隔壁去了。
“李阿谢,揽子怎么提前来了?”
谢氏正和钱氏商量成亲的日子,被敲锣声震得心肝发颤,忘记话到哪儿了,陡然听到楚氏问她,下意识道,“不应该啊。”
税粮是大事,如果上辈子揽子提前一旬进村,她不可能不记得。
梆梆声逼近,谢氏像想到什么似的,骤然起身,“我去瞧瞧...”
走了两步,脸色霎时变得凝重,顿足道,“家里有姑娘,把门关上。”
钱氏听了,以为她不喜清水见外男,忙不迭点头,抬脚送她出门。
须臾,她又道,“院门落上锁...”
钱氏连声说好。
梆梆声逐渐急促,盖住了蝉鸣。
钱氏目送谢氏走远才慢慢吐出口浊气,和楚氏低语,“看不出李家规矩这么多。”
“看上你家清水就偷着乐吧。”
四两嫁妆钱还要咋的?
忽然间,梆梆声消失了。
楚氏也有点着急,但是怕女儿独自在家会害怕,左思右想,把女儿接来王家,“和清水待在屋里别出来,娘去看看怎么回事...”
“娘别去。”虞有玥紧紧拉住她的手,不让她走。
白净的脸像被水浸透的草纸,嘴唇不住哆嗦着。
楚氏僵着脸,面露纠结。
钱氏看迷糊了,不就去村头问问今年的税粮几成,母女两怎么如临大敌似的。
想让大女儿把阿玥带进屋,扭头一看,大女儿更是夸张,不知从哪儿弄了把锄头抱怀里,目眦尽裂,戟指嚼舌,一副要剜其肉喝其血的阵仗。
钱氏:“清水,干啥呢?”
王清水死死盯着院门,耳聋了似的。
钱氏昨天就想训她了,这会儿怫然不悦,当即就要发作,楚氏吼她,“磨蹭什么,把王尚叫上一起去啊。”
她出来就带了锄头,腰间还别着砍刀,杀气不比王清水轻。
钱氏想问她怎么了,刚张嘴,手里就被塞了把乌黑油亮的锄头。
“拿着。”
“......”
钱氏一肚子疑惑卡在喉咙不上不下的。
然而这还不算,走出门,家家户户的男人女人都扛着锄头,龇牙咧嘴,神情狰狞…
钱氏骤然腿软,“你...你们不会想杀揽子吧。”
揽子帮民代缴税粮是要收钱的,每斗税粮十五文,不可谓不高。
可没法子。
早年间村民们自己进城缴税粮,斗子拿斗复量粮,非说他们税粮不足,人抓进去关了几天。
自那以后,村民们宁肯花钱请揽子也不自己去缴税粮。
哪晓得揽子要价越来越高,起初每都粮食九文,慢慢涨到十二文,到去年,直接涨到了十五文。
每亩地粮产不过两石,而税粮得交两斗,加上给揽子的钱,农家人辛苦种出的粮压根养不活全家,去年村里就怨气冲天跟揽子大吵一架,今年又这副架势,不是要杀人是要干什么?
别说钱氏想歪了。
为首的男人也被村民们的阵仗惊着了,厉声斥问,“干什么干什么,造反啊!”
村民们乌泱泱往前拥,并不因这话退怯。
其中,以李梦回和谢顺打头阵,走在最前头的,见面前人陌生,戒备更甚,“你是何人,来我们村里作甚?”
男人挺了挺自己圆乎乎的大肚,双手拽着青色交领襕衫的前襟,眉眼倨傲,“杜二,敲锣!”
锣是揽子独有的标志,李梦回当然知道,仍是那句,“你来我们村干什么?”
“你是村长?”
“是。”
“那正好,叫村里人把税粮量好挑出来,我们过午不候。”
李梦回看他头戴簇新的麻布幅巾,双颊圆润,和往年来的揽子衣着身型差不多,不由得道,“往年来的不是你。”
“往后就是我了。”
男人眺向他身后的农舍,略微嫌弃,“村里就这么几户人家?”
李梦回双手前后握着锄头,往男人身边一扫,神情冷然,“怎么没看到刘账司?”
账司负责计算每户需缴纳的税粮,他不来,谁知道备的税粮多了还是少了?
“屁大点地还想劳烦账司跑一趟,活腻了是不是!”
李梦回面不改色,“前两年他都来了。”
“呸,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老实告诉你,账司换人了,让我李富贵代缴税粮的就老实回家挑粮,不让的就自己去县衙!”男人吐出口痰,嚷嚷道,“动作快点,别浪费老子时间。”
李梦回拧紧了眉,“今年税粮多少?”
“每亩地两斗五升粮,每斗二十文。”
前者是朝廷税额,后者是他代缴税粮的抽成。
村民们想骂人,“咋多了这么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