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忒修斯》
当冬季的第一缕寒风将“耆英号”船身上最后一丝复合涂料的粘腻感彻底吹干时这艘凝聚了整个徐公岛社区近四个月心血的庞然大物终于迎来了它下水前的最后一个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但露天造船厂的气氛却肃穆得如同最重要的典礼。
近三百名社区成员自发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从岛屿的四面八方**而来将那座巨大的船台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看着那艘静静地卧在船台上的、通体漆黑、充满了古典美感与现代力量感的雄伟巨兽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如同看着自己孩子即将成年般的自豪与感慨。
“忒修斯之舟”这艘曾载着苏溟舟他们穿越了无数风浪的功勋旗舰此刻正静静地停泊在“耆英号”的船尾。它的身上早已不见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五彩斑斓的斜帆被收起宽阔的甲板上空空如也像一个卸下了所有重担、即将荣休的老兵。
“动手吧。”苏溟舟看着全叔轻声说道。
全叔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他亲自操作着一台由柴油发电机带动的、简易的起重吊臂——这是他们这几个月来最得意的工业成果之一——将巨大的吊钩缓缓地落向了“忒修斯之舟”的船尾。
十几名最强壮的汉子在侯破浪的带领下跳上了那艘功勋卓著的三体船。他们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小心翼翼的姿态将粗大的缆绳穿过那两台早已被拆卸下固定螺栓的、冰冷的雅马哈发动机的吊装环。
“起!”
随着全叔一声令下吊臂的钢缆缓缓收紧发出“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声响。那两台总重近四百公斤的、代表着旧世界顶尖工业结晶的钢铁心脏被缓缓地、平稳地从它们的老伙计身上吊离升入半空。随着发动机的移除这艘功勋卓著的三体船也终于卸下了旗舰的重担它将被重新加固和改造变回一艘更加轻便灵活的风帆三体船继续作为联邦舰队的一员为守护家园而战。
阳光下那黑色的、充满了流线美感的外壳反射着冰冷而实在的光芒。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仰着头看着那两颗即将为新旗舰注入灵魂的“心脏”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缓缓地向着“耆英号”那早已预留好的、经过了三重加固的“钢铁之躯”——发动机舱壁落了下去。
“慢一点……再慢一点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
“左边高了!往右边挪一指!
“好!就是现在!落!
“咚——!!!
一声沉闷的、如同心脏落回胸腔般的巨响,回荡在整个造船厂!那两台发动机,完美地、严丝合缝地,嵌入了为它们量身打造的安装座上!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热烈的欢呼!
苏溟舟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那个在末日之初,独自一人,驾驶着一艘四米长的小木船,在城市废墟里仓皇逃窜的、孤独的大学生。他想起了他们,这群来自**的幸存者,是如何从最初的相互猜忌,到后来的并肩作战,再到今天,能齐心协力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艘足以征服这片末日**的、真正的方舟。
这一切,是多么的不真实,却又……是如此的坚韧。
他们付出了太多。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但他们也收获了更多。他们收获了家园,收获了希望,更收获了在这片废墟之上,能让他们重新挺直脊梁、像一个“文明人一样活下去的、最宝贵的尊严。
这一切,都是为了走得更远。
去寻找一个能让所有人,都安稳地生活,能让文明的火种,重新燃起的地方。
……
下水仪式,被定在了三天后,那个冬季大潮涨得最高的时刻。
整个社区,都为此而疯狂地忙碌着。
下水,是造船过程中最危险,也最考验技术的环节。他们没有现代化的船坞,只能用最古老,也最震撼人心的方式——滚木滑道加高潮助浮。
几十名汉子,在全叔的指挥下,将上百根削得滚圆、涂满了鱼油和松脂的巨大原木,一根一根地,铺设在了从船台一直延伸到深水区的、平缓的沙滩上,形成了一条长达五十米的、闪烁着油光的“生命通道。
三天后,当涨到顶点的潮水,几乎要淹没整个沙滩时,下水的时刻,终于到了。
在下水之前,苏溟舟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举行了一个简短而庄重的命名仪式。
“兄弟们,姐妹们,他站在那艘即将拥抱海洋的巨兽前,声音洪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一直叫它‘耆英号’,是为了向那些驾驶着木船、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先辈们致敬。
“但是今天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艘凝聚了所有人血汗和希望的、崭新的方舟,“我想赋予它一个新的名字。一个更能代表我们使命的名字。”
他拿起一桶用贝壳粉和鱼油调和而成的、雪白的涂料,用一把刷子,在那漆黑的、充满了力量感的船尾,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诺亚。”
“《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是为了躲避洪水,是为了被动的生存。”苏溟舟放下刷子,看着那两个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的白色大字,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而我们的‘诺亚号’,不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出击!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重建!”
“它将载着我们,去废墟之上,拾回文明的火种!它将载着我们,去寻找失散的亲人!它将载着我们,去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去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平等的、有尊严的家园!”
“从今天起,它,就是我们的‘诺亚号’!”
“诺亚号!诺亚号!”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发自肺腑的欢呼!
没有香槟,也没有彩带。黎潮生只是将一碗用社区里那只功勋卓著的老母鸡下的第一窝蛋做成的、金黄色的蛋花汤,郑重地,洒在了“诺亚号”那高高昂起的船头上。
“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随着李杨一声令下,早已等候在船台后方的、近两百名青壮年,同时发力,推动着早已拆除了固定桩的“诺亚号”!
“一!二!三!嘿呦!”
“一!二!三!嘿呦!”
那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的号子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重达十五吨的庞然大物,在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中,缓缓地,从船台上,滑向了那条油光发亮的滚木滑道!
速度,越来越快!
最终,伴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如同巨鲸入海般的“轰隆”巨响和冲天的浪花,“诺亚号”,这艘承载了所有人希望的新旗舰,终于,挣脱了陆地的束缚,第一次,拥抱了属于它的那片蔚蓝!
它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那优美而坚固的船身,在阳光下,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光彩。
接下来的一周,是紧张而刺激的海试。
苏溟舟、林沧月、侯破浪、全叔……几乎所有核心的技术人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员和战斗人员都吃住在了船上。他们驾驶着这艘全新的旗舰在徐公岛周围那片熟悉的海域里进行着各种极限条件的测试。
问题也如预想般接踵而至。
第一次升起那面巨大的主帆时他们就发现连接着帆杆和桅杆的一处关键滑轮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拉力发出“嘎”的一声脆响直接裂成了两半。幸好当时风不大才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不行我们自己用木头做的滑轮强度还是不够。”全叔看着那块断裂的木头摇了摇头。
最终还是吴静想出了办法。她带领着几个心灵手巧的年轻人用从废旧汽车轮胎里拆出来的、最坚固的钢丝圈作为轴承再用韧性最好的“钢筋竹”作为外壳硬是手工打造出了一批虽然丑陋、但强度却足以媲美旧世界金属滑轮的“复合材料滑轮”。
第二次测试是动力系统。当苏溟舟第一次将那两台90马力的雅马哈发动机同时启动时一股意想不到的、剧烈的共振瞬间传遍了整艘船!船尾那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