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末日忒修斯》

第100章 诺亚方舟

当第一场夹杂着冰冷雨水的冬季季风,从西北方的“华北大陆架”上呼啸而来,将徐公岛上最后一丝秋日的暖意彻底吹散时,“耆英号”的建造,也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三个月。

这片曾经的海域霸主“黑鲨”,似乎也在这凛冽的寒风中,暂时收起了他那沾满了鲜血的獠牙。

阿张那次狼狈的逃亡,像一根无形的楔子,将徐公岛和云帆本岛之间那脆弱的、充满了算计的和平彻底打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正如苏溟舟所预料的那样,一场低烈度的、充满了试探与骚扰的“准战争”,在这片海域上空拉开了序幕。

“黑鲨”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总攻。他像一头狡猾而耐心的鲨鱼,只是不时地派出他那些速度最快的巡逻快艇,如同恼人的蚊蝇,在徐公岛的三个据点外围来回穿梭。他们不敢轻易靠近岸防弓箭的射程,只是用高音喇叭进行着不堪入耳的辱骂,或者用探照灯在夜晚进行骚扰,试图用这种方式,来瓦解徐公岛社区的士气,试探他们的底线。

然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那个只有一个瞭望塔和几个陷阱的简陋营地。

李杨,这位天生的军事指挥官,将他从军队里学来的所有战术,都毫无保留地应用到了这场实力悬殊的“岛屿防御战”之中。他将社区里所有三百多号人,都进行了军事化的编组。青壮年被编入战斗组和工程组,负责巡逻和防御工事的加固;而那些体弱的老人和妇女,则被编入了后勤和医疗组,负责食物生产和伤员的救护。

侯破浪,则成了这片海域上所有“黑鲨”成员的噩梦。他亲自挑选了二十名水性最好、箭术也最精湛的年轻人,组建了一支真正的“幽灵舰队”。他们驾驶着那三艘速度最快、转向也最灵活的风帆三体船,在每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港湾。他们从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只是借着夜色和礁石的掩护,悄悄地摸到“黑鲨”巡逻艇的航线上,用他们那早已淬炼得炉火纯青的箭术,对敌人的油桶、探照灯、甚至是舵手,进行精准而致命的“点名”。

一场小规模的冲突,就在一周前爆发了。一艘“黑鲨”的快艇仗着自己船坚甲厚,试图强行冲撞徐公岛的一艘运输船。然而,迎接它的,却是从侧翼礁石后方突然杀出的、侯破浪亲自率领的两艘三体船的交叉夹击。

那是一场充满了原始暴力美学的、不对称的海战。快艇上的“黑鲨”成员虽然有手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枪,但在颠簸的海面上,根本无法对灵活如飞鸟的三体船造成有效伤害。而侯破浪他们,则像一群最优秀的古代海盗,他们不追求击沉对方,只是用淬了火的火箭,精准地射向对方的油箱和驾驶室。

最终,那艘快艇在一阵惊恐的尖叫和冲天的黑烟中,狼狈地调头逃窜。虽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但这种“打不着,甩不掉,还总被放冷箭”的憋屈感,彻底摧毁了“黑鲨”手下那帮乌合之众的士气。

从那之后,黑鲨的巡逻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低。整个云帆群岛,再次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当春天来临,当“黑鲨”彻底整合完内部,舔舐完伤口之后,他会选择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决定生死的战争,还是会选择坐下来进行一场更具风险的谈判,谁也说不准。

而徐公岛社区,则利用这宝贵的和平窗口期,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艘承载着他们所有人未来希望的旗舰——“耆英号”的建造之中。

港湾边,那巨大的露天造船厂里,一艘充满了古典美感与现代力量的、长达十五米的雄伟巨兽,已经初具雏形。它那由最坚固的黑松和“钢筋竹”构成的、如同巨鲸脊背般的船体框架,早已铺设完毕。上百名工匠,正在全叔和吴静的带领下,进行着最后的、也是最精细的“蒙皮”和“捻缝”工作。

他们将一块块经过了反复测量和打磨的松木船板,用火烤法,小心翼翼地将其弯曲成与船体肋骨完美贴合的弧度,然后,用锻造炉里敲打出的、巨大的铁铆钉,将其牢牢地固定在船体框架上。

最关键的,是防水。吴静亲自监督着那口巨大的、终日都冒着滚滚浓烟的铁锅。锅里熬制的,是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才研制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涂料”。他们将收集来的松脂融化,按照精确的比例,混入从鱼肝中提炼出的鱼油以增加韧性,再加入大量的木炭粉作为填充和着色剂。工匠们将一团团由废旧渔网和破布剪碎后制成的“纤维麻絮”,浸泡在这种滚烫粘稠的黑色涂料里,然后,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将它们死死地塞进每一条船板之间的缝隙里。

当最后一段缝隙被完美地填充,当整艘船的外壳都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如同黑色盔甲般的防水涂料时,这艘船,才算真正拥有了能与这片末日**相抗衡的、坚实的躯体。

而苏溟舟和林沧月,则在指挥室里,对这艘旗舰的内部空间,进行着最后的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精细化的规划。

“耆英号”的内部,被十道坚固的水密隔舱,分成了十一个独立的空间,每一个空间,都有着明确的功能划分。

最前端的,是“锚链及工具舱”。这里存放着巨大的主锚、备用锚链,以及各种维修船体和帆具所需的工具。

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对称的、最大的“乘员舱”。苏溟舟放弃了追求舒适性的独立房间设计,而是采用了更实用、也更节省空间的海军舰艇式布局。沿着舱壁,是十二个固定的、分上下两层的木质铺位,足以让十二名核心船员,在这里获得最基本的休息保障。铺位的下方,则是可以上锁的储物柜,用来存放船员们的个人物品。

乘员舱的后方,是整艘船的心脏——“中央指挥及生活舱”。这里被分成了两个区域。前半部分,是宽敞的公共活动区,一张巨大的木质长条桌摆在中央,足以让所有船员同时在这里用餐和开会。而这里,也将是整艘船的“厨房”。苏溟舟坚决地否决了任何形式的明火设计。他们将一台从宁海废墟里搜刮回来的、功率最大的家用电磁炉,牢牢地固定在了一个用红砖和石棉板搭建的、绝对防火的灶台上。旁边,还有两个同样用砖石砌成的水槽,一个用来处理食材,一个用来清洗餐具。

而在生活舱的后半部分,则是整艘船的“大脑”——驾驶及航海区。这里没有传统的舵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林沧月亲自设计的、充满了杠杆和滑轮组的“平衡舵”操作系统。驾驶员只需要坐在这里,就能通过几根简单的拉杆,轻松地操控这艘十五米长的庞然大物。在他的面前,将安装一块巨大的、用亚克力板和橡胶密封的观察窗。而在他的头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