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当天我被迫登基了》
有了这些书,阿幸不再为每日无所事事而发愁。
每日早课之后,她就回到知事堂找出一本书来看。宋海晏买的书类别很多,除开儒学经典外,还有些阿幸闻所未闻的书。譬如《冥寰录》、《鬼狐传》,记载了一些民间的鬼神故事。又如《山川地理志》和《舆图纪略》记载了山川河流走向、都市城镇风貌,连北方的北魏、西边的巴蜀都有记载。还有《大楚岁时记》、《九州风土记》,记载了各地的节日习俗、民间传说等。
如宋海晏所言,这些书向她展示了一个与她所知的截然不同的世界。
她从前亦知药师庵外,有着广阔的世界;读了这些书之后,她才知道,这个世界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大得多,是穷尽她的想象,也无法达到的宽广壮阔、生机勃勃。
她废寝忘食地阅读,恨不得将书中的一切都装进自己的脑海里。然而这般畅意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二十日之后,她名义上的嫂嫂,皇太孙萧樗的正妃齐氏到药师庵进香,宣她觐见。
***
太孙妃名为齐宝珠,出身江左第一门阀齐氏,是当今皇后娘娘的内侄孙女。
数十年前天下大乱,当今天子萧胥于广陵起兵,江左齐氏第一个响应,不仅出钱出粮出人,并且将嫡长女齐明霜——即如今的中宫皇后嫁给萧胥为妻。后来萧胥果真一统整个南方,建立大楚政权,齐氏也水涨船高地成为大楚第一门阀,族中不少子弟都身居高位。其中官位最显赫者便是如今皇后的胞弟齐鸿,因功勋卓著封大司徒,位列三公,金印紫绶,齐氏一族荣华极矣。
萧胥与齐皇后可称琴瑟和鸣,朝野民间皆知帝后感情极好,后宫不过形同虚设而已。然而这般美满的婚姻亦有缺憾,皇后一连生下四子,皆幼年夭亡。唯有第五子萧灵玉长成,被封为太子,娶妃苏氏,可惜婚后不久,太子萧灵玉亦病亡,这对帝后和江左齐氏都是沉重的打击。
太子病故之后,齐家接连送了三个女儿入宫,期待能生下储君,继续维持齐氏一门荣耀。然而皇帝中年丧子,对此力不从心,后宫之中并无什么好消息。直到两个月后,太子妃苏氏的肚子先传出了喜讯,太医诊出苏氏怀了遗腹子,还是一对双胞胎。
又过了七个月,这一对双生儿女呱呱坠地,让帝后及江左齐氏都欢欣至极。男孩儿被起名为萧樗,一出生就被册封为皇太孙,这个流淌着萧氏和齐氏之血的男孩儿承载着大楚王朝的希望,以及齐氏一门的全部厚爱。
萧樗十五岁时,司徒公将自己最心爱的孙女,有着大楚第一美人之称的齐宝珠嫁给他,成为皇太孙妃。
皇太孙妃到药师庵进香,仪仗自然是非比寻常。
金甲卫持戟肃立,羽林郎执旌旗分列两侧,旌旗猎猎,随风翻卷,气势恢宏。舆车以金玉为饰,四角悬挂鸾铃,行进时铃声清脆,宛如天籁。
舆顶覆以九龙华盖,龙首昂然,龙鳞熠熠,金光四射,映照天地。舆内铺设锦褥,绣有百鸟朝凤之图,太孙妃齐宝珠端坐其中,一头秀发挽作高耸的巫山垂云髻,鬓插金步摇,颈佩红璎珞,羽衣流霞,华服垂地,宛若九天玄女临凡。
药师庵很少迎此贵客,不敢轻忽。静仪师太率二十四名比丘尼到山门亲迎,将太孙妃引入主殿进香。礼毕后,静仪师太请她在蒲团上坐下,二十四名比丘尼将她围在中间,念诵药师佛心咒,为其祈福禳灾。之后,才将皇太孙妃迎入一处佛堂奉茶。
药师庵用来待客的茶名为松叶银针,入口甘醇,后味略带着清苦。齐宝珠饮不惯这等粗茶,只略沾了沾唇,向静仪师太微笑道:“本宫听闻太孙有一皇妹,自幼在这药师庵修行。本宫与太孙结缡二载,还未曾见过皇妹,不知师太可否将皇妹请来,让我姑嫂二人一诉衷肠?”
静仪师太愣了片刻,齐云珠开门见山,要求见阿苦,倒不像是来药师庵进香,倒像是专为阿苦而来。但天家的事,她也插不进手,行了佛礼道:“阿弥陀佛,贫尼这便着人去请。”
阿幸听闻齐宝珠要见她,也略微愣了愣神。她对这位嫂嫂的了解,仅限于两年前母亲在书信中提过一次,说是她的哥哥娶妃齐氏,盼她在药师庵再捱两年,等嫂嫂添了小小皇孙,皇帝就不会因为子嗣单薄之事烦心了,母亲再设法去御前求情,允许她还俗。
后来母亲的信中再没有提及这位嫂嫂,倒是祖父因为太孙的宫妃流产之事下过几次申斥她的旨意,为此她手上又添了许多新茧,想来嫂嫂添丁之事并不顺利。
太孙妃要见她,她并没有拒绝的理由。齐宝珠出身名门,有着太孙妃的身份,将来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她虽然有着公主的名分,却早为天家所弃,落地凤凰,岂能与逐云而上的青鸾相比?
阿幸入殿时,见齐宝珠坐于上首,华服明妆,宛如珠玉,朴陋佛殿也被照得满堂华彩,对比她一身素衣简服,何异于云泥之别。她朝太孙妃俯首下拜:“阿苦见过太孙妃。”
“皇妹请起。”齐宝珠连忙将她扶起,仔细端详片刻,含笑道:“我早听母亲说皇妹与太孙生得一模一样,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齐宝珠将阿幸拉到自己身边坐下,道太孙虽在宫中,却日夜思念皇妹在庵中受苦,又说自己婚后一直想来庵中探望,只是宫中事多不得空云云。又命侍女取出宫中御制的糕点,请她品尝,说是特意给她做的素糕,念她在修行之中,连一丝荤油都没放。
阿幸这些年对金陵皇城中的亲人早冷了心肠,只将满腔辛酸收入腹中,将素糕吃了两口,又刻意作出些笑容来,谢过太孙及太孙妃的记挂。齐宝珠又问她这些年在庵中修行如何,衣食是否合口味,住得可还习惯等,阿幸也一一作答。
寒暄完毕,姑嫂二人之间已极亲昵,齐宝珠拉着阿幸的手,说道:“皇妹,嫂嫂今日来这药师庵,是有一事相求。”
阿幸心中早知事无好事,面上却不显,笑道:“嫂嫂说哪里的话?嫂嫂您身份尊贵,将来大楚国祚都系于您一身,您有事吩咐,臣妹自然尽力,何用一个求字?”
齐宝珠听了这话,神色间极受用,她将手放在自己小腹上,微笑道:“不瞒皇妹,自我嫁给太孙两年以来先后两次有孕,可惜都没能保住。前几日,我觉得神思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