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枝头春意闹》
姚英帮着她放好木桶,无奈一笑。
沈慧又气鼓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遍。
那黄阿婆听后朝对面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妇人投去鄙夷的目光。
“这个孙二家的仗着自家有个在码头做帮工的男人横行霸道惯了。不过这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不跟他们计较也是对的,省得回头惹祸上身,连买卖也做不清净。”
姚英点头。
黄阿婆又笑着摸出荷包。
“嗨,大清早的不说这些个晦气事儿了。昨日你们给我那烧饼进了我家那两个小馋猫的肚子,今早出门吵着闹着还要。今日别忘了再给我留两个,就要梅菜扣肉馅的。20个铜子,你们先收下。”
姚英跟蒋兰都不肯收,黄阿婆径直将铜子丢进沈慧面前的钱匣子里。
第一炉烧饼刚出锅,又有昨日的老主顾找上门来了。
“烧饼西施,今日买烧饼还送汤不?”
一位穿粗布短褐的船工模样的人凑上前问。
姚英一把揭开煮着骨头汤的陶釜,笑吟吟道:“刚出锅的大骨汤,有买有送,大哥今日要什么馅儿的?”
那船工自怀里摸出18个铜子。
“给我一个韭菜鸡蛋馅儿的,一个梅干菜肉馅儿的。”
烧饼的香气混着大骨汤熬出来的肉香飘满了整条街,饥肠辘辘的顾客接踵而至。
姚英这头都卖出去好几炉烧饼了,卖包子的那头还是冷冷清清的。
气得那孙二家的脸都绿了,这回沈慧觉得解气了,越发卖力吆喝。
“卖烧饼咯,甜口的红糖烧饼,咸口的椒盐烧饼,还有鲜香解馋的韭菜鸡蛋馅,皮薄馅多的梅干菜肉馅!咬一口又香又脆,买烧饼还送大骨汤咯!”
少女嗓音清脆,一通叫卖又引来了不少人注目。
不多时昨日最先光顾烧饼摊的两个客商也过来了,一口气要了一炉梅干菜烧饼。
原来这二人都姓王,是同宗兄弟,常年来往于码头街巷,主营贩米的买卖。
姚英一看两人都是爱吃、会吃的老饕,额外又赠送了他们两个韭菜鸡蛋馅儿的。
沈慧能说会道,帮着姚英揽客。
源哥儿脸皮薄,就老实巴交帮母亲守着炉子里的火。
多了两个帮手,姚英和蒋兰做起事来也比昨日轻省了不少,
晌午过后,从家里带来的面和馅料都用光了。
姚英将提前包好的四个梅干菜烧饼放进黄阿婆的篮子里。
黄阿婆在围裙上搓着手道:“这怎么成?我只给了你们两个的钱,你们给我四个,岂不是我老婆子又占了你们便宜?”
姚英笑道:“今日您也没少帮着我们张罗,这多出来的两个权当我们谢您的。”
蒋兰也道:“是呀,阿婆您人好,明日咱们还将摊儿摆在一处。”
黄阿婆朝街对面那妇人看一眼,点头:“成,明个儿咱们都来早些。”
今日他们不在家,隔壁小林嫂送了些地里新剥出来的豌豆过来。
沈母用肥猪肉炒了家里剩下的半截儿腊肉,蒸了一锅豌豆腊肉糯米饭。
陶釜里还剩了些大骨汤,蒋兰再从坛子里捞出前几日在家做的腌酸笋。
绿盈盈的豌豆配上油汪汪的腊肉丁,一碗香喷喷的糯米饭再配上酸脆爽口的腌酸笋,吃完再来一碗大骨汤,忙累了大半日的身子得到了最好的抚慰。
就连一向只吃得下半碗的源哥儿也破天荒地主动要添第二碗。
蒋兰看着埋头吃饭的儿子,心道这出去走动走动还是有颇多好处的。
吃完饭,姑嫂三人手脚麻利将灶台上收拾妥当。
又该盘账了,一家老小的目光都聚集在沉甸甸的钱匣子上。
这回姚英将匣子里的铜板一股脑倒出来,一人面前分一小摞,用细麻绳边数边穿。
来来回回数三四遍,一共916个铜子,比昨日多了近一倍。
除去买肉的7文钱,净赚909文。
分出109文用作打杂开销,剩下800个铜子串成8串跟昨日的4串放一处。
姚英算了算,只消再过个三两日就能将铁匠铺的账填平了。
蒋兰看着塞得满满当当的钱匣子,提议道:“这么多铜子放在家里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