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武周]定鼎》

第 327 章 福利番外

第327章福利番外

【地府观影体(2)】

◎地府观影体(2)◎

时隔十多年,幼童变作成人,声音自然会大有改变。

以英国公的身份,能见到的人更不知凡几,也很难记住每一个孩童的声音。

但有一个人不一样。

武清月,或者说是对于英国公来说的李清月,早在年岁尚小的时候便已插足政事,在洛阳被确立为东都之前,还担负起了修建洛水河桥的任务。

彼时他虽不曾如刘仁轨一般担任安定公主的老师,却也因为好奇于这孩子的表现对她多有关注,又怎么可能忘记她的声音。

也正是认出了这个声音,才让他突然一阵发凉。

如果说先前的钟声,代表着新朝代的诞生,那么现在忽然出现了安定的声音,又代表着什么呢?

但当天幕还在继续的时候,他根本来不及问出这个问题。

眼前虽还没有真正的画面,母女交谈的声音却清楚地传递到了在场众人的耳朵里。

那是一场有关科举改革的讨论。

从对考生籍贯的考量,到考试的门类,到考试的公平。

隋文帝杨坚就听得有些入神。

进士科一改汉朝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正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创举之一。

隋朝灭亡于隋炀帝之手,最终被李唐所取代,他在地下也格外欣慰地看到,这个制度并未因为王朝更替而消失,而是被继续沿用了下去,还在一步步完善。

但更让他惊讶的,是那句糊名的提出!

“将考生的姓名全部封存藏匿起来,便能以最公正的方式选拔良才……”

这话看似简单,放在他们这样的人身上,却未必能这样轻易地说出来,而现在却出现在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女子的嘴里。

“她是谁?”

或者说,她们是谁?

杨坚下意识地转头去看,毫不意外地看到李世民略有恍惚的视线。

如今距离唐太宗李世民过世,还只有二十多年。若是新朝的诞生有迹可循,他应当知道那天幕中人的身份。

当然,此刻在看向李世民的,也并不只是杨坚一人。

地府交通往来便利,生前有身份的人为了方便分享消息,也大多聚居在这地下“都城”中,因为这出意外响动而来的不在少数。

但知道是一回

事能够顺利给出答案却是另一回事。

李世民怔怔地看着那依然朦胧无光的画面隐约想起那个声音在作为他的妃嫔之时所说的话。

那已经是相隔有些久的事情甚至想来都有些不太记得清了。

他也确实无需记清。

对于一位有着开创盛世功业的帝王来说后宫妃嫔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为李家绵延子嗣效仿长孙皇后行事而不该有太多的主见。

偏偏有些人的聪明与野心仿佛是天生就写在脸上的。

而这样的一个人既然本就是因他意欲施恩于臣子才会进入后宫的便实在难以得到高升。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李治继位之后地位不断得到飞跃甚至在今日展现于众人的天幕之下已经是这样一番讨论政事的口吻!

他干脆岔开了话题朝着身旁战战兢兢的李弘发问:“你妹妹平时就是这样说话的?”

李世民目光凝重。

或许身在交谈之中的另外一个人没有发现现在天幕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却让人更容易发现那个孩子说话的方式实在显得过于早慧了。

她表现得不仅仅是个合格的聆听者也是一个话题的引导者。

在听到母亲说出那个糊名提议后她甚至有胆量以异常坚定的口吻去鼓励对方。

“……阿娘为何会说自己是不切实际?”

“反倒是该当问问为何弊病在前却没人能想出这些办法来。”

“可您想到了!”

若这样的鼓励出自一个谋臣之口或许还要好理解一些。然而说出这话的人竟是连五岁都没有!

相比起幼年早慧能书写诗文的天才这种政事上的天赋显然要更为可怕。

但在李弘抵达地府后他从未提过在他口中权倾朝野的安定公主在幼年时期与母亲是这样相处的!

这难道不是该当早早告知的事情吗?

“我……我不知道。”面对着祖父异常威严的目光李弘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要往后退出一步。

在他的印象里安定年少之时脾性跳脱而冲动要不然也不会随意跑上战场。

她还对他这个长兄并不算太尊敬所以彼此往来不多。

而在和母亲的相处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向来嘴甜的缘故所以——

“我只知道阿娘更喜欢安定

他话音刚落就听到身边传来了一身嗤笑。

“我若是你母亲也必定不会喜欢一个只知道享有太子权力却不知道自己该当做什么事的儿子。”

“更好笑的是都说知己知彼你连自己的对手到底有多大的能耐都不知道谈何与她相争难怪输得如此狼狈!”

“你……”李弘循声转头又连忙将后半句话给吞咽了回去只因来人虽不是他的长辈却也不是他敢呛声的。

以和熹为谥号的邓绥若论起生前“兴灭国继绝世”的功业比起李弘这个只知做做排场的太子不知卓越多少倍哪怕是到了地府也自有百姓记住她力挽狂澜的贡献。

若非邓绥无意和李弘这样的小角色计较只怕他还能再听几句没有还嘴余地的斥责。

不过比起训斥李弘的无能骂他带不来多少有用的消息死后也看不清局势与邓绥同行的徐慧看得出来她更在意的显然是另一件事。

在听到那句毫无保留的支持时

或许更准确一点说这一点波澜叫做“羡慕”。

她又怎能不羡慕呢?

若是细数她的履历只怕谁都得说她从入宫到扳倒前皇后到坐上皇后的宝座都像是有备而来。在汉和帝过世之后她以女君之名亲政十六年更是历代皇后中少有的大权在握。

可即便如此第一个被她扶持上皇位的刘隆早夭后一个上位的刘祜则跟她从未同心甚至在她刚刚过世后便迫不及待地清算起了邓氏外戚。

若是她也能有这样的一个孩子能和她这样往来交流政事又能鼎力支持她的举措该有多好。

若非她没有一个更好的继承人又何至于——

何至于落到最后这般田地!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经由数百年也难以磨灭的遗憾和愤怒在她从徐慧口中听闻天幕中人的身份对于这段交谈的出现隐有猜测的时候她的脚步都比平时要走得更快在这仰头望天之时心口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沸腾情绪。

应景得很恰在此时在她的视线之中那片天幕的混沌之色好像因第一段交谈的结束而裂开了一道缝隙。

骤然浮现的光亮里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只握紧谏书的手。

但或许此刻裂开显现出的何止是呈现在她们面前的画面还有一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回书目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