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本无缘,全因君掷金》
围观的路人见状,也纷纷议论起来。
“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李家欠债不还,还诬蔑人家讹诈,真是丢人现眼!”
“可不是嘛,这世道,欠债的比讨债的还嚣张呢。”
舒苒华上前一步,笑着说道:“姨母,您若还是不认借据,我们大可对簿公堂,官府自有公道,定会辨明真伪。不过,我希望您能顾及两家的颜面,主动归还这笔债务。”
“何况,”舒苒华话锋一转,“按《齐律疏议》,‘学子出自不严之家,考官宜审慎其行,若家风败坏,影响学子德性,考官得酌情降等,或不予录取。’听闻表兄来年就要参加春闱,若李家拒绝偿还债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怕是对他科考有所不利。姨母,您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影响表兄的前程吧?”
宋氏闻言,心中一震,脸色由铁青转为苍白。“酌情降等,或不予录取”这一句话如重锤击中她的心头,心防大溃。她深知,李家的未来全系于儿子一人身上,若因债务纠纷而影响他的科考前途,那将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况且,要是把舒苒华逼急了,按她今日所为,怕是真会撕破脸皮,将此事闹到官府去。到那时,李家的名声可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好,好,我认了。”宋氏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转向嬷嬷,吩咐道:“去,把那二十石大米准备好,今日就还给舒家。”
“慢着。”舒苒华出声喊道。
宋氏一愣,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还想干什么?”
“姨母,”舒苒华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您既然愿意归还债务,我自然是感激的。不过,二十年前珠米桂薪,每石米的最低价格是两贯五百文,因此二十石大米的价值至少是五十贯。而今,每石米的价格已降至七百文,二十石大米的价值仅为十四贯。您若真心归还,应当归还七十一石加五十斤大米,而非二十石。”
闻言,宋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没想到舒苒华竟然如此精明,连二十年前后的米价都算得一清二楚。
她原本就想糊弄过去,不死心地说道:“我不懂你说的七十一石大米是怎么回事,借据上写的可是二十石,我只还二十石。”
“李家欠下的债务是按照当年的物价计算的,岂能以今日的物价来抵偿?若真如此,岂不是让欠债人占尽便宜,而让收债人吃亏?”舒苒华有条不紊地反驳道,“您若真心归还,自然应当按照当年的物价折算,偿还相应的米价。您若觉得不妥,我们可以将此事诉诸官府,让官府来判定。”
宋氏见舒苒华左一口官府,右一口官府,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么说就是拿名声来威胁她儿子的前途!
而围观的路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舒苒华所言合情合理,宋氏若真想还债,理应按照当年的物价折算。
这时,舒苒华笑吟吟地补了一句:“对了,您不用担心我会多收,我祖父在借条上写了,不计利息,所以我是按五十贯折算的,正好是七十一石加五十斤七两大米,还给您抹去零头了呢。”
宋氏闻言,只觉一口老血涌上心头,眼前一阵阵发黑。
是拿这七两大米侮辱谁呢?
“那时正是闹饥荒的时候,米价一日比一日贵。舒家人可真是厚道,不仅愿意借那么多大米,还不收利息。”围观的一位老者见状,不禁摇头叹息,“这李家也是忘恩负义,竟然连昔日的恩情都不愿承认,还想糊弄过去。”
“是啊,这李家真是白眼狼,当初舒家伸出援手,现在却如此对待人家。”
“就这家风教出来的儿子,要是参加科考中取了,当官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欺负百姓呢。”
周遭的指责如潮水般涌来,宋氏心中愈发焦躁,形势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再这样下去,李家的名声将一败涂地,儿子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她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好,我答应你。”宋氏牙齿咬得咯咯响,“但我家没那么多大米,给你五十贯,一文都不会少,你满意了吧?”
舒苒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姨母果然是明理之人。”
没多久,舒苒华便收到了嬷嬷送来的银钱,冬青仔细地数着,确保不少一文。
见冬青露出笑意,连连点头后,舒苒华向嬷嬷微微颔首,后者脸色难看地转身回府。
舒苒华从中拿出两贯钱,转身面向那三名短衫汉子,温声道:“三位壮士,辛苦你们了。这趟差事总算圆满解决,还请收下这些银钱。”
为首的汉子见状,有些手足无措,连声推辞道:“舒娘子,这可使不得,我们本是来搬米的,如今却什么也没做,怎好意思收?何况,你这也给多了。”
舒苒华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今日之事,若非你们在场,或许难以这般顺利解决,指不定还连累你们得罪李家了。而且,你们本是受我雇佣而来,总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
那三名短衫汉子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动容。他们本是受雇前来搬运米粮,但眼下大米换成了银两,没想到舒苒华不仅信守承诺,甚至给予了他们远超应得报酬的银两。
要知道,在京城搬运货物,每日的酬劳往往仅限于两百文,顶破天也不过三百文。至于她提及的得罪李家之事,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微不足道,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为首的汉子躬身行礼,双手接过银两,抱拳致谢:“舒娘子客气了,我们不过是跑了趟腿,实在受之有愧。不过既然舒娘子坚持,我们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这银子,我们三人平分便是,多谢舒娘子慷慨。”
言罢,他又面带羞愧道:“舒娘子日后若还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舒苒华微微颔首,随即笑道:“不知如何称呼诸位?”
“我叫宋虎,这是赵龙,张豹,我们都是京城里讨生活的苦力,平日里靠帮人搬运货物为生。”宋虎介绍着自己和同伴,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宋虎、赵龙、张豹,好名字,都透着股子英气。”舒苒华夸赞道,“今日得遇三位壮士,实乃幸事。往后若有机会,定当再请三位相助。”
宋虎三人连忙摆手:“舒娘子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能帮到舒娘子,也是我们的荣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