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谢岩舔了舔唇上的汤汁。
陆杨问他是什么味道。
谢岩老实说:“甜、鲜。”
陆杨又问:“好喝吗?”
谢岩点头:“好喝。”
陆杨再问:“以后还想喝吗?”
谢岩想喝的。
陆杨笑眯眯道:“我从府城回来后,还给你炖汤喝。”
谢岩苦了脸。
陆杨依然是一副笑脸,问他:“好男人应该怎样?”
谢岩有深刻的思想觉悟。
他挺直腰背作答:“好男人应该做夫郎的贤内助,不能做夫郎的绊脚石。要做夫郎背后的男人。”
陆杨凑近他,循循善诱:“你是好男人还是坏男人?”
谢岩大声说:“我是好男人!”
陆杨故作惊讶:“哇,真是爽快,舍得我啊?”
谢岩的腰背塌了,表情苦哈哈,把陆杨的话拿出来说。
“我们都是有大事要干的人,不能黏糊糊的。你要去府城,我不拦你,但你要照顾好自己,药要吃,人不能太累。我也会好好读书的。”
陆杨亲亲他。
亲他的唇角、嘴巴,又用舌尖在他嘴里舔卷。
确实是甜的。
谢岩还想亲一会儿,陆杨就松开他,起身收拾食盒:“我盛了一罐鸡汤出来,你捎带给财神爷。”
谢岩坐炕边,抬手擦擦嘴,跟他闹脾气:“乌平之不用喝鸡汤。”
陆杨说:“我还想找他借个伙计用用,你先把鸡汤给他带过去,过两天我好说事。”
谢岩就答应了:“行。”
早上匆匆忙忙,聊几句,黏一会儿,谢岩就背着书包,拎着食盒,去私塾上学。
陆杨在家把灶屋收拾好,然后去西屋问赵佩兰:“娘,我今天要出门一趟,你自己在家怕不怕?要不要去铺子里?”
前两天,阿青叔来交夏税,带了两个亲戚过来,是两个小哥儿,才十六岁。
人很勤快,干活爽利,嘴巴不太伶俐,需要好好教。陆杨看过,把人留下了。
如此一来,赵佩兰就可以不用天天去铺子里了。
陆杨还放不下,每天早上都是把谢岩的伙食料理好,家中杂务收拾收拾,再去铺子里。
早上会帮忙包些包子,顺道带带陆林。午饭过后,他就会出门办事了。
赵佩兰今天不去铺子里。人多了,她在哪儿都不得劲儿,这阵子都在家里做针线活。
她把陆
杨的话听进去了,眨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五月底,一年过了一半,要抓紧把夹袄、棉袄都做出来。
陆杨让她把门关好:“我中午不回来吃饭,您记得做饭吃,别挨饿。”
赵佩兰送他到门口,看他要用两条腿走,还说:“要么把马车留家里,你每天都要去铺子里,他们要用,都来得及。”
陆杨想走走,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把马放在铺子里,他们省得喂。
这间房子没有马厩,进门就是三间屋子围着院墙,四面空地都少,看着更像是分户放竹竿,好晾晒衣裳。
私塾附近的房子,就这德行。一般百姓,尤其是县里百姓,也不养牲口。
他照例,出门先往铺子里去。
他没特地搞邻里关系,平常见面打招呼,事情不急就停下来唠两句,附近人家都见过了。互相都有所了解。
这条巷子有六座民房,加他们家,一起住了九家。能在附近住宿读书的,都是秀才。单独租房的几户都是中年秀才,孩子都遍地跑了。
谢岩房子租得大,私塾又贵,平常跟人碰面次数少,跟邻居们都不熟。
陆杨又不炫耀名次、成就,只说夫君姓谢,大家一般叫谢岩谢秀才,喊陆杨叫陆夫郎,平常倒也相安无事。
他铺子里卖菜的,每天下午回家,他都会多拿一些。
眼看着要蔫吧的菜,他满巷子问问,谁家要,就拿走。
如此一来,他们两口子平常不在家,娘那边有事,招呼一声,邻居们会帮帮忙。
至于他们私下里怎么议论,怎么说他们,是夸还是酸,他不在乎。表面和睦就够。
这天,他到铺子里,在前门转了转。
灶台还是要趁早搭起来,舍不得一天的生意,就要承担一天的风险。
张铁就会搭灶台,让新来的帮工石榴和银杏去揉面团,今天做馒头和花卷,包子卖完不补货。把张铁空出来,准备一下搭灶台用要的材料,从账上支银子。
晚上下工以后,大家辛苦点,把铺子里的货都拿席子盖着。让张铁晚上搭。
搭灶就要做烟囱了,需要几天的工期。尽量晚上做,白天不生灰。
包子馒头就多跑几次,从后面拿过来。
巡完店,他跟陆林一起包酱肉包子,再教他识字、记账。
做生意有很多门路,陆杨一时想不起太多东西,平常铺子里的事,他能教的都教了,现在除了识
字记账之外
每天进店的客人很多总有客人什么都没买就走了除了兜里没银子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尤其是熟客不来店里这个原因需要好好想想。
陆林开始琢磨这个事情以后进步飞快讲话更加圆滑了。
比方说他前天的时候跟一个熟客推荐鸭蛋。
鸭蛋是黎峰送来的有两种。咸鸭蛋贵鸭蛋便宜。
他看是熟客就推荐人家多买鸭蛋少买咸鸭蛋。咸鸭蛋不难居家过日子大家都会做。
但那天这位熟客是跟邻居一块儿来的。两个都是熟客。另外那个客人听见陆林的推荐就一直怪声怪气的笑。
陆林也不知道他笑什么过日子谁不想省些铜板?
他这样做生意也是陆杨教的。
卖吃的要细水长流。他们为客人着想客人肚子饿了就会想到他们想到他们就会过来照顾生意。
结果这两个熟客都没买鸭蛋咸鸭蛋也没买。
陆林跟陆杨说:“我想明白了他俩在一起肯定有攀比。要是只来一个我推荐实惠的他就跟平常一样听我的。两个一起来咸鸭蛋又比鸭蛋贵我说完实惠的买法以后应该再给个台阶下说咸鸭蛋要腌一阵子也不知我们家这个咸鸭蛋的味道好不好少买几个回家尝尝好吃再来。”
这样一来客人要是想摆阔全买鸭蛋还更有面子。
要是想省着点铜板说尝尝鲜也不丢脸。
两文钱的差价全是人情世故。
陆杨听得乐呵呵的“林哥哥你越来越厉害啦。”
陆林听得不好意思“也就是附近没谁家有我们货品齐全我估摸着过两天他就会来买菜了。不然这事真没办好。”
陆杨让他别记挂:“我们尽量招呼好每一个客人人家要走我们留不住想明白原因改了就行。他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以后不犯这个错。不愿意来了我们也要朝前看。你别埋怨自己。”
陆林听得感动:“我看别家伙计得罪了客人都要挨骂的。”
陆杨说:“你又不是我的伙计你可是我的林哥哥我家大掌柜的!”
陆林听得唇角压不住笑眯眯的手上动作都快了眨眨眼的功夫就包了三五个小包子把陆杨看得直乐。
他们住铺子里平常吃饭就在铺子里吃。
陆
杨没克扣吃喝铺子里有什么菜尽管拿。
以前是他做饭还好大家吃得可好。他们一家搬出去了陆林来掌勺
说的域名caixs⊖com⒉(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每天肉蛋都有比例谁也不许多吃了。
在家里谁能这样敞开肚皮吃?能用面饼子填饱肚子都不错了。
陆杨就跟他说让他指缝松一松。
“天热了肉蛋都放不住。我们自家吃了总比放坏了好跌价卖了也是亏本自家人吃了我心里舒坦。你们这天天起早贪黑的等石榴和银杏培养出来你们就轮班前十天你起早中间十天石榴起早最后十天银杏起早。哥夫平常要干体力活就灵活一些进货的时候起早出门去集市不用进货铺子里有人定馒头和寿包的时候就起早。平常不用起早。”
人多了全起早没必要。
陆林应下问他:“你什么时候去府城?”
陆杨说:“就这几天了货都拉到县里了只等路引办下来拿上路引我们就抓紧走。六月的天孩子的脸。下雨可不好赶路。”
送的货还都是干菌淋雨不得了。
陆林真是佩服他:“这还没有一年呢我们这铺子红红火火的你那菌子生意也好了。”
说起来他还问陆柳那边的情况:“他也做了挺多尝试的我看着又是开小铺子又是炒酱现在收山货野味还搭着养兔养鸡忙得过来吗?”
陆杨摇头:“你还少说一样他们还印书挣钱呢。这些东西加起来哪一样不要人力物力?他现在还怀着孩子肯定忙不过来。只是刚开始做生意需要多一些尝试。有一样做起来了手里捏过银子见过世面就知道取舍了。我那傻弟弟琢磨来琢磨去想一堆乱七八糟的到现在还是小抠门精也可能他想明白了只是舍不下。以前没富过也不知道他省下来的精力多值钱。”
陆林若有所思道:“我也没富过哎。”
陆杨笑道:“你看我像富过的吗?只是我做尝试的时候你们都不在我身边。”
他以前学本事的时候这这那那的舍不下总觉着多一样本事以后就不会饿死。现在开始做自己的生意铺子里也挺杂的。
这间铺子摆出来谁能想到他最初只是想开包子铺呢?
幸好这个“杂”总体都是“吃”还让他做出了特色。
弟弟也需要这样走一遭才知道哪些东西摆一起是最
合适的。
中午陆林做饭,让石榴和银杏到前面试着看店。陆杨到隔壁铺子,找丁老板唠嗑,饭点上门,不久坐,他给丁老板送书来的。
谢岩写好《科举答题手册》第二册的内容了。按照计划,是把上一册结尾留的题目当做起始,先放文章,写夹批,做整体分析,再引入第二册主题,讲下一个题型,再留题目。留待下回讲解。
这是谢岩答应要送给丁老板儿子的书,印出来,还没卖,陆杨拿到几本样书,就一并捎带上。
丁老板大喜,也提前恭喜陆杨发大财。
陆杨说:“这书还没开始卖,老哥哥不要给别人看。我是过几天要去府城了,怕忙完忘了,就提前给你送来了。”
丁老板听懂意思了。陆杨去府城期间,铺子里的事,和上回一样,让他帮着掌掌眼。
一般没大事,一个月找不了他两次。
丁老板笑呵呵答应,问他:“是去府城卖书吗?”
陆杨摇头,直言道:“卖山菌。”
进入六月,县城的干货铺子都进入缺货期了。
普通百姓只讲究吃饱,粮米油盐排第一,肉蛋菜排第二,菌子虽能吃,但不算主要食物种类。
干货铺子的山菌生意一般般,每年都有固定走量,大差不离的。连带着黎寨那边的赶山人都不积极。
雨季来临,新一批山菌出货,该有大量鲜菌子流入集市和各家铺子的,但黎寨的人反常,今年只有零星几个人来县里卖菌子,都是些品相不大好的。
四五月份的时候,还有人到寨子里去收货。因价格谈不拢,商户们拿乔没讲价成功,只得捏着鼻子按照他们的报价拿了一批货。还以为雨季会好一些,没想到价格还是那个样子,且贵价山菌有价无市,早都被人收走了。
丁老板最近跟人走动,听闻了消息,还跟别的商户推荐了陆杨的铺子,说他这儿的山菌多得很,让他们来拿货。他也记得陆杨有个嫁去黎寨的弟弟,跟黎寨的猎户们交情好。
还是不敢想,这样明显,都没敢想陆杨闷声不响的,把生意做到了府城。
陆杨就去过一次府城,那还是去陪考的。
丁老板真是佩服他。
“陆老板,大气。”
陆杨问他:“老哥哥有什么想买的东西不?我帮你捎带回来。”
丁老板摇头:“不劳累你了,我也认得一些游商,家里不缺东西。难为你惦记,这样
,你帮我带封信,送到府城的丁家烧刀子,他是我本家大伯开的酒馆,平常三教九流的人都认得一些,你去他那儿坐坐,我请他帮你介绍介绍生意。
陆杨真是感动。
他有时候到酒铺来坐坐,都不想谈生意、聊利益的,丁老板真是没得说。
陆杨想了想,在他这儿多坐了会儿,把谢岩的读书方法讲了。
这法子不适合所有人,但丁老板家的儿子还小,只是小学生,县试都还早,学习习惯可以摸索调整。
谢岩读书确实厉害,给人做个参考。
“一般人家不会随便拆书,这太费银子了。老哥哥可以帮他裁些纸条、单独做个本子,他平常看书,就自己夹书签,在纸条上做内容标记。孩子还小,你跟哥夫就帮他理理目录,这样以后书签掉了,翻翻本子,还是能找到当时标记的页码。
“再是一点,要舍得用纸,我家阿岩说,不动笔,不读书。书不是看的,是要思考的。思考的东西不能只在脑子里琢磨,要写下来。写下来要看,不能放着。刚开始,看着记录的内容,能想起原文最好。尤其是要背诵的书籍,最好能背出原句。小侄儿这个年纪,不指望他背下来,写完以后,就多辛苦点,自己把原句抄录在纸上。以后多读几年书,看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想法,两相比较,可以自行订正。学问一事,要多看多思多写。
小说的域名caixs.com≋(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
丁老板起身,朝他抱拳拱手,“下回我带这孩子给谢秀才敬茶!
陆杨笑笑,再与他客气几句,就回铺子里吃饭。
下午他再去一趟俗话书斋。
府城一行后,他已经决定让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