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陆杨一早起来就弄饭,家里有肉有菜的,两个爹来了,就给他们做顿好的吃。
昨晚吃了馅饼,这几天也吃过包子,陆杨到灶屋转转,决定做面条吃。
早上吃碗热汤面,肚子里暖了,身上也热乎。
他先切了几块肉,在锅里炖萝卜。足五人份,水加得多,切的萝卜也多,盖上锅盖,炖出萝卜的鲜甜。
面条是手擀面,陆杨做面条比较糙,差不多抖出长条条,就往锅里下,煮出来的面条是宽宽扁扁的样子,像面片,卖相不好,入味极佳。
鲜甜的汤汁不开胃,煮着面条,陆杨又拿一把咸菜出来炒,用肉片滚锅,再加些佐料调味,总算能入口下饭,就一起端到桌上。
五口人,一人一大碗面条,每碗面条里都有五六块萝卜和两块肉。
为着炖汤,肉都切得厚。同样的分量,加点青菜,能炒一盘菜了。
王丰年跟陆二保看得心里发紧,碗里两块肉留不住,都给两孩子吃。
陆杨给他们夹回去了:“都有,你们放心吃吧。”
他们放心不了,认为是他们来了,陆杨才这样大方,早饭过后,说什么都不留了。
陆杨说送他们回村,他们也不用。
“来来回回的送,没完没了了。”
不送回村,就送到官道上。
这段路长,两个爹也婉拒了。
到了院子外,他们就让陆杨止步,往屋里看一眼,悄声嘱咐陆杨:“村里不比县里,过日子不好每顿都吃肉的,一天有那么一口荤腥就差不多,隔阵子再来个肉菜,既不腻味又省钱。谢岩还要读书,你们都不会种地,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就得从各处省出来。”
陆杨知道的。他这是才嫁过来,赶上了好时候,罗大勇给他买了半扇猪肉,他昨天又买了十斤,总不能放着肉菜不弄,给两个爹吃咸菜吧?
也就这一阵了,以后伙食不会这样了。
见他听得进去,王丰年欣慰,不再多说。
“外面风大,你回屋吧,我跟你爹走一阵就到了。”
陆杨点头,跟他们说:“过两天我会回去一趟。”
新出嫁的小哥儿,没谁回娘家这么勤,才回门,又回家。
王丰年想让他先别回,因面对的是陆杨,不是陆柳,他说不出口,只得点头。
目送两个爹走远,陆杨转身进院子,一眼看见在门后探头探脑的谢岩。
他感到好笑:“你看看你成什么了?再这样下去娘都要怀疑你中邪了。”
谢岩不在意想邀他去检查功课。
陆杨不急先数钱。
“我们先算一笔账。”
早上的碗筷又是婆婆赵佩兰收拾的数钱时三个人都在大门一关大家一起数。
昨天做了五十个包子拿了一只出来试吃剩四十九个每个五文钱合计两百四十五文钱。
白菜有两筐多一起四十三斤。依着他的标价单独买一斤五文钱整筐的买就算四文钱一斤。总共卖了一百七十二文钱。
萝卜有一筐多一起三十七斤。标价是三文钱两斤卖了五十五文钱有个半文抹零了。
白菜萝卜是村里人送来的没有本钱陆杨也不打算分给他们。这是赔礼道歉的东西是他家应得的。
他做包子熟练了手里有准头一斤面粉加一斤肉能出十二个大肉包子。肉价是十三文一斤面粉是七文钱一斤。昨天那五十个包子用料都是四斤半凑足数余下半碗馅料烙饼子吃了。
这里的成本价约是五十八文钱的肉和三十文的面粉因第一次的原料是罗大勇帮着采购的首次生意是纯利润一天的包子和菜钱挣了四百七十二文钱。
他昨天又买了十斤肉、十斤面粉都是熟人那里买的比市价低一些。
肉是十二文一斤还得了一斤猪板油。面粉算六文五少了半文钱。这两处花了一百八十五文钱。
再买了两斤蒜头用了十六文钱
还有一百斤煤炭去了一百二十一文钱。三个蒸笼用了二十一文钱。
如此买卖花销一番余有一百二十三文钱。
一天能挣一百多文钱瞧着挺多的抓手里就一把用麻绳都串不了两串。
谢岩到底是读书人没做过生意钱会算。
依着陆杨说的这个价那个价一斤肉出几个包子他大致有了数。
包子很有赚头加上油盐佐料柴火等杂物一百多文钱的成本能卖出两百多文的价格利润将近一半。
但每天只挣这点钱一个月三两银子顶了天。
他们家有铺面不用店租可以省一笔。但县里生活喝水、上茅房都要钱这都是开支。吃吃喝喝的也要花。
陆杨在县里长大知道一家开支情况。
米面粮油菜肉柴火全
要买一个月二两银子够糊口。
陆杨说:“私塾正月十六开学年间铺面都关门我们想挣钱也挣不到留给我们的时间就一个月。家里还要过年办点过冬物资吃喝都要银子。
“谢岩的束脩要五六两还有书本笔墨笔墨可以缓缓这一个月他这里就需要攒七两左右。我们家还要过日子约莫攒个八两银子、九两银子
以五十个包子的利润换算他们每天要卖一百五十个包子才够数。
陆杨还说:“我再从村里收菜去卖卖的钱平分信得过我就给我卖不行就算了。”
卖菜是个添头县里那么多人都要吃饭总有人会买。
只是菜蔬料理的时间长收成的时间短他一次也拉不了太多挣不了大钱。
谢岩想帮他揉面做包子他娘抢先开口:“我帮忙吧阿岩还要读书不好干活的。”
谢岩:“……”
他眼巴巴看着陆杨。
陆杨无视也没想要婆婆帮忙。
他做包子卖包子就会疏忽家里家里家外杂活一堆需要人来料理。
他说:“我等下去找林哥哥看他愿不愿意给我帮忙我开工钱给他。”
暂时就这点包子只用忙半天工钱要不了太多八到十文钱就当每天少了两个肉包子。
等陆林上手了他会加价翻个倍什么的。
赵佩兰也会算账稍作思索点头同意了。
陆杨这便起身谢岩不让他走又把他往屋里拉正正经经的让他检查功课。
陆杨听笑了:“什么叫正经检查?我还能吃了你啊?”
他昨晚才吃过霸王餐今天就忘了理直气壮的谢岩呆了呆直接把话题跳过把他写好的功课从稿纸堆里掏出来。
功课是人情作业也是“债务”的解决方案。
这件事将谢岩困住了很多年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他辗转难眠翻遍书册想寻找一个破局之法。
他看见了很多法子但是他用不出来。他像案板上的活鱼脑子里再多想法再用力扑腾也逃不开死局。
现在他看见生路了。
他们家没有欠债村里人非要说他们欠债。以前的谢岩只顾着澄清、解释一遍遍讲道理一遍遍自证一遍遍求人作证时间久了他都麻木了。
上次被陆杨引导着思考他换了思路想法陡
然开阔。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他没有办法去让那些人相信他没欠债,那他就还钱。
别人可以空口喊话,凭空捏造一个债务出来。他为什么不可以空口喊话,凭空捏造一个他已经还过钱的事实出来?一块肥肉扔出去,自然会有狗咬狗。
从这里入手,谢岩定下了初步计划。
他们人单力薄,需要徐徐图之。
先确定攻击目标。
亲戚里面,就选四叔谢四财。
谢岩家的债务,是谢四财闹出来的,为着五亩地,把谢岩闹到了退学。拿了田地以后,把他们家逼如今的境地。被村民们视为大肥肉,谁都想来撕咬一口。
都这样了,他还在外头说谢岩欠他银子没还。可怜他们孤儿寡母,才没闹上门。
他得了便宜还卖乖,出尔反尔,正好拉出来打。
村民里面,就选孙二喜家。
这是老熟人,他们成亲的时候,孙二喜被陆杨掏了鸡窝,他还想追着陆杨打。
村民都没什么特殊的,全是跟风叫喊,没谁比谁好。
孙二喜想打陆杨,谢岩恨他。
这两家是主要攻击对象。
再确定拉拢的人。
亲戚那边,谢岩要把抱成的团亲戚打散。
谢岩的爹排行老二,兄弟四个,把大伯和三叔都选上,择日去他们家拜访。
村民这边,谢岩选了傻柱家和三贵家。
傻柱家人丁兴旺,在村里鲜少有人招惹,他们家能顶事。
三贵家,也就是村长家,在村里有话语权。他有偏向,一切都好说了。
三贵也是婚闹那天,把谢岩脑袋撞到的人,被陆杨打鸡打得凶。
村长叫他们去说话,他们没去。
陆杨听一句,就点一次头,对谢岩的功课给予了非常大的肯定。
可惜,谢岩自知不足,这些还是纸上谈兵,看起来唬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都是空中楼阁,具体怎么做,他依然不知道。
他在脑海里演练了很多次,他知道他那些讲道理的话,不适合跟这些恶人说。所以具体到面对某个人,他应该说什么话,他是茫然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想到这个,他就很沮丧。
陆杨戳戳他的脸:“别伤心,这种事不好在纸上理论的,你选的人挺好,我们就照着你这个来,你今天跟我一块儿,我现场教教你。”
谢岩惊讶:“今天吗?”
择日不如撞日,
功课都做了,不去实践,岂不可惜?
串门的理由都有,陆杨出门收菜去。
他知道傻柱家在哪里,第一站就是傻柱家。
陆杨跟谢岩说:“就跟你读书一样,跟人相处,也是要先看、先观察,你了解了他们,知道他们的喜好和弱点,他们就都是纸老虎。没什么可怕的。你能有想法,就能具体去观察,这件事本也急不来,需要时间慢慢发酵,我们今天去两家,你看我怎么做的。以后空了,我们练习练习吵架。”
谢岩不知道吵架还能练习,陆杨笑道:“当然可以啦,你以为我天生就会吵架啊?我以前也会怕,也不敢的,别人嗓门大一点,我就被吼懵了,后边看见那人,恨不能避开三条街。可我越是让,越是软弱,就越是被人欺负。外人看不起我,家人也要打骂我,说我是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