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简!”姚主任突然出现打断了简言之的思绪:“今天是你负责会诊吧?看一下这个病例,一会跟我去参加MDT。”
“好的,主任。”简言之收回纷飞的思绪,开始认真地翻看着手中的病例。
患者林澜,女性,42岁,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下叶占位,考虑恶性肿瘤,纵膈淋巴结肿大。
这是一个Ⅲ期的肺癌病例,在治疗前进行MDT(多学科团队)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是有胸外科参与的。
江惟铭会去吗?
她微微有一些期盼,瞬间又掐死这个苗头。既然当初没有开始,现在就无需矫情。
简言之晃晃头把这些杂七杂八的念头赶出脑海,点开电脑,开始细致地查阅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认真地对病情进行评估,做讨论前的准备。
简言之和姚主任提早了十几分钟到了MDT的会议室,房间里医务科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地调试设备。彼此打过招呼,姚主任就奔着靠窗的位置去了:“坐这儿!”。
这个位置正好面对着大门,可以方便观察到随后进来的每一个人。
“主任,为什么喜欢坐这个位置呢?”简言之好奇地问道:“而且每次都提前来,总不会因为阳光不错吧?。”
姚主任往椅背一靠,旋开保温杯,吹了口气,悠然回答:“我喜欢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走进来,观察他们的表情,这样就知道讨论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了。”
简言之略有茫然,但仍点头表示了解。
MDT是有发起科室的,对这个科室的治疗过程和下一步治疗方案如何提意见,是一件很难把握尺度的事。遇见大度的人还好,要是遇见刚愎自用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了人。
但是偌大的医院,几千人,大家难免有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心思,是有意无意的得罪,还是装傻充楞的高捧都是学问。
当然也有水平高超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存在,就那么凤毛麟角几个。
所以关于姚主任这个如何用别人进门的表情做参考的学问,简言之深感自己还要再修炼几年。
其他科室的团队的人陆续落座,逐渐填满了会议桌周围空白的位置。
简言之手里的中性笔上下翻转,想起可能到来到的江惟铭,内心渐渐涌出一种不可言说的焦躁,就像锦安的秋天,微微潮湿,些许热烈。
于是她想聊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主任,上周那个骨转移患者……”
这时,会议室的门再一次被打开,简言之抬头望去,胸外科的曹立民主任推门走了进来。
紧随其后,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攫住了她的呼吸,这一瞬间,会议室里仿佛出现了一台无影灯,无死角的照亮了每个人的眼睛。
简言之转笔的动作一停。
果然是他。
江惟铭的外貌偏清冷,但又生了一双桃花眼,中和了那股子生人勿进的味道,是一种很精致的帅气,但终究少了一点沉稳,这就是蒋冬哲说他漂亮的不像医生的原因。
简言之也是皮肤透白,像个瓷娃娃,有种想让人呵护的柔弱,只是几年临床工作磨出了干练的感觉,颇为唬人,也算是让人一见而信任的老医生了。
江惟铭跟着曹主任走向了简言之对面的空位,眼神在简言之稍微停顿了一下,微微一笑,又移向了别处。
“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科新来的医生——江惟铭。”曹主任坐好后对着众人介绍:“年轻有为,刚刚从瑞典读博回来,今年才28岁,大家以后多多关照!”
江惟铭起身对众人鞠躬:“很荣幸来到锦安市中心医院,初来乍到,希望各位主任、前辈多多指教!”
“这是我们医院引进的精英人才啊!恭喜曹主任又得一员爱将。”影像科徐惠民主任羡慕的说。
“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其他人也纷纷附和道。
在众人的热情寒暄中,江惟铭看向简言之,嘴唇无声翕动:“好久不见,师姐!”
简言之回以微笑,内心一直奔跑的那只小鹿终于撞死了。
这时放疗科的许佳欢主任左看看右看看,笑语盈盈地说:“以前只有小简美女在,一个人就能让半个会议室都亮堂起来,现在小江一来,另一半也亮了,这个会议室可以改手术室了!
众人哄堂大笑。
简言之的耳朵泛起绯色,江惟铭也是附和的笑,但面色自然,不见羞涩,甚至略有自得,明显比简言之场面了许多。
玩笑过后,大家迅速进入正题,讨论正式开始。
林澜是胸外科提供的患者,她太过于年轻,每一位参加讨论的医生分析的时候都尽量谨慎一些,惋惜的情绪是人之常情。
影像科许主任手持激光笔,指向幕布上的影像图片说:“患者纵膈这组淋巴结的直径已经大于1.5cm了,我们分析认为转移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她的术前分期可能不会太乐观。”
大家面色都比较沉重,纵膈淋巴结的转移意味着无论如何治疗,患者都有会有复发的情况出现,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胸外科的曹主任见众人都在沉默,就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是我们科的患者,我认为她具备手术治疗的条件。我建议,先行左肺全切手术,术后再进行内科治疗,这是最稳妥的方案,患者年轻,术后代偿应该还不错。”
姚主任听完他的发言,不禁皱起了眉头。
简言之见状,提出了疑问:“曹主任,这样的手术方案,创伤会不会太大了?我们是否考虑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实施手术前所进行的全身性化疗),等原发灶缩小,淋巴结转移得到一定控制了再进行手术?这样或许只需要切除肺叶就足够了。”
曹主任听后,反问道:“如果新辅助治疗没有效果呢?”
这时,姚主任开口了:“曹主任,新辅助治疗是写入治疗指南的,去年ASCO年会数据显示,患者新辅助治疗降期成功率明显提升,这是一种完整并成型的治疗方式,没什么好质疑的。至于是否要先手术,如果没有异议,我们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讨论了。”
“当然,从肿瘤内科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是倾向于先内科治疗后再手术的,最大程度的保留正常的肺组织,毕竟患者还年轻。”她转向江惟铭:“江医生在瑞典做过类似的课题吗?”
曹立民还想要说点什么,江惟铭却直接开口回答了姚主任的问题:“我们在《JTO》发表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的五年生存率,比直接开胸高出18%。”
他用激光笔在肿大淋巴结处点了点:“直接手术很难实现R0切除,如果新辅助治疗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