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她靠画图拯救苍生 晏岁和

22. 第廿二章 商战

小说:

她靠画图拯救苍生

作者:

晏岁和

分类:

现代言情

何绣娘想到今日下午生意热火的模样,心都在发颤,从来没有在一天内接到如此多的单子。

被叫做东家的男人大约四十余岁,背对着何绣娘,在昏暗的烛火里模样晦暗不明:“不用,依着那位的......”

没过几日,绣绸坊不远处,一家名袖兰阁的配饰铺子,铺子开业张灯结彩,鲜花在门口铺出一条小路欢迎前来的客人。

袖兰阁的掌柜在门口立了一个牌子:

重磅推出新系列产品:缠枝葡萄系列绢花、缠枝葡萄纹样木簪、缠枝葡萄荷包、缠枝葡萄佩囊、缠枝葡萄褡裢,给你春天的感觉!

前些日子在绣绸坊购买过布料的少女纷纷踏入袖兰阁,想要给新裙子搭配一些小物,袖兰阁物价不贵,尚在学堂的少女零花也是够用的,李盛楠从袖兰阁购买了一个紫色的褡裢包,缠枝葡萄纹样里细细的银丝在阳光下好生精致。

“阿樾,你看,你画的瓷碗。”李盛楠将烧好的瓷碗带到姜樾面前,让姜樾瞅瞅。

瓷碗外手绘的花纹经过烧制后,颜色更加鲜艳,水墨的通透感减少不少,但明艳的色彩层次与素胚的模样各有特色,素胚是的瓷碗如江南清秀的佳人淡雅清丽,而烧制后的模样却是名动京城的绝世舞姬。

姜樾一看,效果还不错,恍然间却注意到李盛楠的包:“这包不错,哪儿买的啊?”

“新开的那家袖兰阁,里面有许多类似的小物件,颜色也不尽相同。”李盛楠将包拎起来,将细节展示给姜樾看。

“袖兰阁的做工很不错呢。”姜樾满意得夸赞道。

李盛楠放下手中的包,将瓷碗小心翼翼用绢帕包裹着放在包里,“阿樾,我想请你帮个忙,我们李家有不少手绘高端瓷器的师父,但是绘制的纹样总是中规中矩的,不知能否到绘画馆进行深造一番。”

姜樾自然不会拒绝,左右绘画馆现在也没有什么人,也就县衙那五位画师兼职学生定期过来,且他们只需要自行练习,她稍作指导便是,其余空闲再教几个学生也不影响,左右不过是多教几个。

“好,让他们和县衙的画师一同学习,一三五号前来就行,画具可以自行带上。”

就这样,姜樾的学生又多了几个,出于合作关系的姜樾,会不定时出一些瓷器纹样给李盛楠,价格只需要每件瓷器的半成收益。

若是卖出的数量多,姜樾也可多分一些银钱。

袖兰阁开业没几日,有眼尖的客人发现,袖兰阁的纹样与绣绸坊一模一样,但绣绸坊的布料卖的不便宜,自上次被一扫而空之后,一直处于热销断货的状态。

东望酒肆。

“你听说了么?绣绸坊的纹样与袖兰阁的一模一样,听说袖兰阁的物件是一早就定了布料做的。”一年轻男人道。

“按照你这样说?那绣绸坊纹样是抄袭的?”另一人接着。

“那可不,布料织出来再赶制成物件需要大量时间去备货的,你直接卖布料当然快了。”

“啪——”堂上醒木一拍。

“话说近日热点,乃声名鹊起之绣绸坊与袖兰阁之争,先后出缠枝纹样,引得大家众说纷纭。”堂上先生讲完下一个画本子之后,直接切入当季热点。

那年轻男子站起来,向说书先生身旁投了一两银子,说书先生与男子对视一眼。

“这绣绸坊啊,原是一家普通布料庄子,是刘氏布行的产业,刘氏布行大家知道吧?一直以来在东望县的声名那叫一个惨烈。”说书先生收了钱,那说的是一个唾沫横飞。

“这一下仅依靠缠枝葡萄纹样布料竟然一扫而空,甚至将原先的囤积布料也顺带着售出去了。”

“那这缠枝葡萄的纹样又是哪儿来的?”

刘绣娘早听闻东望酒肆的说书先生一直在造谣他家抄袭纹样,气的直接来到东望酒肆,想看看这说书先生编出个什么好歹来,却见说书先生明里暗里的阴阳他们,一时间气不过。

“我们绣绸阁,从不做那抄袭之事,我们的纹样都是刘氏布行一点一点织出来的,从前没有漂亮纹样就活该被你们贬低?”刘绣娘站起来大声呵斥。

说书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能遇到正主,当堂无言以对。

给说书先生银钱的男子却站起来维护说书先生:“你不是抄袭,怎么会风格差异那么大?从前怎么会没有好的纹样。”

刘绣娘气笑了:“我们刘氏布行,和越阳先生合作,这是和越阳先生先生的合同!都是在官府备案的。”大手一挥将合同拍在身前的桌上。

男子见刘绣娘甩出合同瞬间不吱声。

刘绣娘哪能咽下这口气,占了理便指着男子的鼻子骂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谁,袁记布行名下的兴隆布庄掌柜的侄儿,空口白牙就想造谣我们,没门。”

说罢刘绣娘竟然抄起酒肆一旁的扫把就向男子挥去,男子理亏只得落荒而逃。

袁记布行是四大世家袁家的产业,在绣绸坊无人问津的时候,袁记布行没少冷嘲热讽,没想到这绣绸坊生意好起来了袁记布行竟然嫉妒的造谣。

袖兰阁见绣绸坊亮出了自己的合同,若不做什么那就是做实了自己抄袭,必然是影响到生意的,次日也去将官府的备案与合同亮了出来。

然后众人发现,两家铺子的合作人竟然都是越阳先生,则开始转骂越阳先生吃黑心钱,但亮出来的合同也只是说将纹样授权给两家的铺子,并没有阻止越阳先生再次出售图纸。

因此,再过些日子咒骂声也就减退下去了,因为有了袖兰阁做对比,绣绸坊的料子也便宜了一成。

但众人发现个奇怪的现象,绣绸坊每次新出一些产品,袖兰阁也会出同样纹样的配饰,有时候是发带,有时候是香囊,有时候是绢花模样的发钗。

轰轰烈烈的抄袭事件以越阳先生一稿二卖的荒唐行径结束,个中原因无人知晓,为何两个铺子先后出同一批料子也无人知晓。

县学一学期为三个月,因此在三月中旬会有一次期中测验,用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先生的教学质量,特长班则不需要参与考试。

考试,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盛楠,我不想考试,可有什么法子?”姜樾拉着李盛楠的袖子,她不会写文章,不会骈文,不会八股文。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