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长公主升职手札 担花

347. 不惑

小说:

长公主升职手札

作者:

担花

分类:

古典言情

溽暑郁蒸,梅子黄肥。镇国府后园的水亭,被榆柳浓荫覆满。成之染移榻亭中纳凉,侍女手摇着轻罗小扇,一阵又一阵荷风罗绮香,让她止不住昏昏欲睡。

亭外的荷花池畔,成洛宛与三五孩童嬉闹。温太妃生怕她在镇国府孤单,派人将十郎平远并一干子侄送来陪她玩耍。

右卫将军温印虎幼子也在其中,还是被温潜止亲手抱上门的。

温潜止因嫌弃镇国府录事一职位卑,回去挨了温印虎好一顿臭骂,心里虽憋屈,也不好意思空手回到京门去,只得硬着头皮来镇国府做事。

他性情散漫,上传下达之事也时有疏漏,每每被江萦扇指出,一来二去磋磨得没了脾气。

成之染见他脑子还算机灵,于是暂且留用,让江萦扇好生鞭策。

温潜止对她二人很是忌惮,今日将小侄塞进后园,见江萦扇随成之染在亭中,他索性躲得远远的。

天时酷热,前院中一丝风也无。日头还毒辣辣的,温潜止与府吏掷了几回樗蒲,已热得满头大汗,忽而瞥见小厮跑过来,他啧了一声,道:“这大热的天,还有力气跑?”

小厮笑着道:“郎君,镇国如今可得空?”

温潜止挑了挑眉:“怎么了?”

小厮道:“武将军送了人来。”

温潜止从榻上跳起,想了半天还是没头绪,问道:“什么人?”

小厮哪知道这些,正与他比划,军主武贤已经带人进了门。

跟在他身后的,是个六七岁的孩童,身着重孝,举止颇有些拘谨。

温潜止不认得这孩子,不由得“咦”了一声。

武贤看到他,却有些意外,不好使唤他通禀,于是对通传的小厮交代了几句。

温潜止问道:“武将军,这是哪来的孩子?”

那孩童望着他,朝武贤身后缩了缩。

武贤摸了摸孩子的脑袋,似是叹息了一声,道:“温郎君,你不认得的。”

温潜止越发好奇,武贤本就不是多话的性子,饶是对方百般盘问,他只是摇头不语。

通传很快回禀道:“镇国在后堂等候。”

温潜止一惊,能让成之染在后堂接见,这孩子身份必不寻常。他腆着脸随二人入内,在堂前被江萦扇拦下,不由得心里一哆嗦。

武贤带着那孩童步入堂中,闭合的屋门遮断了温潜止的视线,他实在忍不住问道:“那孩子,究竟是何人?”

江萦扇朝身后望了一眼,神情似有些哀婉:“宣威将军石阿牛的遗孤。”

温潜止才刚刚入府,并不知晓石阿牛是谁,于是一头雾水,迟疑道:“他……那位石将军,怎么了?”

“他原是镇国麾下军主,随镇国远征关中,战死于陇外金城。”

温潜止余下的疑问通通卡在喉咙里,寥寥数语足以道尽一生,屋门虽紧闭,仿佛有寒风自万里之外呼啸而来,炎炎夏日,让他打了个冷战。

他一时陷入沉默。

石阿牛之子阿尨步入堂中,也一直沉默不语。

武贤奉成之染之命,到京门接取石阿牛遗属入京。石阿牛祖母年迈,自从得知哀讯后一病不起,孀妻在榻前汤药侍奉,又有年纪尚小的幼女需要照料,都脱身不得,唯有年纪稍大的阿尨随武贤回来。

“阿尨……”成之染眸中酸涩,连年征战,聚少离多,石阿牛甚至还没来得及找个先生,认真为孩子取名。

徒何乌维的龙雀金刀,静静地摆在她案上,刀身璀璨,寒芒如水,刺破周遭静谧的燥热,隐隐似是虎啸龙吟。

“这是你父亲杀死徒何乌维,缴获的龙雀金刀,”成之染从座中起身,捧着长刀走到阿尨面前,缓缓道,“这是他送给你的礼物。”

阿尨睁大了眼睛,试探着伸出双手,接过了这把宝刀。

对他这样瘦弱的孩子而言,刀身重极了,他抱在怀里,仿佛怀抱着一块寒冰,饶是紧紧抿着嘴唇,眼泪仍大颗大颗地滑落下来。

成之染俯下身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阿尨道:“我阿父,立了很大的功劳吗?”

成之染颔首:“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阿尨再也忍不住,抱紧了长刀嚎啕大哭。三年的时光太久,于稚龄的他而言更显得漫长,记忆中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模糊,可是他始终记得,对方说过会回来,等到将来他长大成人之时,还要为他结发戴冠。

可他的父亲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已经化作黄鹄,化作飞雀,化作鹰隼,从今以后,只在他仰望的云端。

成之染将阿尨搂在怀中,孩童抽泣的脊背,如同当日响彻金城的战鼓,一声声捶打在她心头,敲碎皑皑荒原上冷彻千年的寒冰。

武贤在一旁垂眸敛首,良久都一言不发。见阿尨逐渐止住抽噎,他上前为对方擦干眼泪,道:“从京门来时,家中怎么说的?见到镇国大将军,你要说给她听啊……”

阿尨泪眼汪汪地抬头,家人口中的镇国大将军,与他所见的实在大相径庭。眼前的女子温柔和善,一路上原本的担忧和畏惧,都在她悲切的双眸中尽数瓦解。

“我阿父是为国而死的,”他望着成之染,道,“请将军收下我,我将来……也要像阿父一样。”

“像你阿父一样,岂是易事?”成之染已为人母,自是希望自家孩子平安顺遂,一辈子远离兵锋战火。

阿尨似乎并不明白,只是执着地请求镇国府将他收下。

成之染浅笑勾唇,道:“你还小,将来的事又怎能说定。我会让先生教你读书识字明理,你父亲知道了,也会为你高兴的。”

阿尨重重地点了点头。

成之染吩咐仆从,让阿尨暂且在府中安顿下来。

喋血的关陇风云,她有时并不愿思及。那些随军远征的将士,战死沙场,埋骨异域,再多的追赏和哀荣都难以挽回,唯有代他们照顾好妻儿老小,为那些本就困苦的兵家子弟谋一条出路,才能稍稍抚平她心中的愧疚。

成平远在镇国府玩到日暮,东府派了二郎修远和四郎齐远来接他回去。

成修远也是游曳京都的轻浮子弟,往日素来与温潜止投契,如今见他进了镇国府,举手投足像模像样的,不由得拉着他感慨:“今时不同往日,你也是吃官俸的人,大好的前途,我果然比不得了。”

温潜止嗤笑一声,没好气道:“我哪敢跟世子比,你将来做了封疆大吏,可别忘了拉我这患难兄弟一把。”

他二人在廊下窃窃私语,忽而齐齐将目光投向成齐远。

四岁的成平远玩累了,缠着成齐远抱着他。成齐远嫌热不肯,有一搭没一搭地哄着阿弟,察觉廊下二人的注视,随意地瞥了一眼。

成修远叹息一声,对温潜止道:“我这个阿弟,向来讨梁公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