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被始皇读心了 绥南枝

11. 第 11 章

小说:

我被始皇读心了

作者:

绥南枝

分类:

古典言情

听到赵熙的心声,李斯才反应过来,陛下定是见赵熙见识不凡,想要听听她的意见,才会如此拐弯抹角。

于是,李斯将自己在朝会上提出的建议重新阐述了一番:“八百年前,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将同姓子弟分封天下。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逐渐疏远。他们互相攻击如同仇雠,这五百年间诸侯乱战,就连周天子都无力管控。”

“今陛下统一天下,结束了五百年诸侯纷争,天下得以远离战乱。按大秦律令,无功不得封爵,便是宗室子弟也不例外!给诸位公子、功臣赏赐足够的钱财土地也就是了,大秦各郡县的官员都应由陛下任命,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那便是陛下的声音,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嬴政微微颔首,他早已看清周天子的软弱,自周平王迁都之后,周王的命令甚至无法传出王城!

他更不喜欢有人分权,如何愿意将自己的权利再次分割出去!

李斯话音未落,化身嬴君家臣的王绾便忍不住开口:“某不敢苟同李廷尉的意见,正如王相所言——大秦刚刚一统,燕地、齐地、楚地等地距离咸阳较远,难以直接掌控,分封公子与功臣到这些地方为王,可加强大秦对边远之地的统治!”

李斯:“我大秦自有国情律令,怎能随意更改!”

李斯最近几日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才能都展露在陛下面前,好为自己将来的前途多增加几块筹码。

当即便摆事实讲道理,与王绾争论了起来……

嬴政将目光转向赵熙,却见赵熙正兴致勃勃的围观两人的论战,嬴政不由得嘴角抽搐……

他引出这个话题就是想听赵熙的心声,可不是想要将自己的肱股之臣当成优伶给赵熙表演的!

嬴政:“阿熙似乎对我等闲聊的话题很感兴趣,不知有何高见?”

赵熙秀眉微挑:【嬴君真是一位胸怀宽广的君子,这样的国家大事居然也能容许我一个小女子发表意见。】

嬴政对男女并没有偏见,他的曾大祖母宣太后是一位手腕高超的政治家,他的祖母华阳太后、母亲赵姬都对插手朝政很感兴趣。

他不喜欢没有能力的人自作聪明,比如赵姬。但只要有能力,他就会给予对方相应的舞台!

无论男女,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只有有用和无用的区别……

赵熙道:“李廷尉与王君所言都极有道理,熙相信两位都是出于对大秦的拳拳之心,并无一丝私心杂念!”

扶苏微微蹙眉,对赵熙的观感有些下降——这人居然如此圆滑,想要两不得罪,哪有那么容易!

赵熙接着道:“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各郡县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听命于中央,不论是政令传达还是执行都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最重要的一点是,郡县制可以打破千百年来的世卿世禄制,为有才能的人提供晋升的机会,为朝廷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说这话的时候,赵熙将目光转向李斯——

李斯得意一笑,若没有商君变法,打破血缘的桎梏,依旧是贵族垄断官职的话,他这样的楚国小吏,怎么可能站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赵熙:“但……”

李斯微微侧目!

嬴政来了兴趣!

赵熙:“但地方官吏完全听命于朝廷,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旦发生暴乱或灾难,地方官只能等待朝廷的救援,坐视事态扩大,以致一发不可收拾!”

赵熙:【地方官拿钱办事,中央强势便能掌控地方,若朝廷先乱了,郡县长官不自立门户都算好的。秦末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便是因此——当起义军的烽火点燃关东之时,各郡县望风而降,真正为大秦死战的极少!】

嬴政:居然如此!

李斯:这……怎能将秦亡的祸事都扣到郡县制上!

赵熙:【当然,秦朝情况特殊,灭亡也不全是郡县制的锅!】

李斯: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

赵熙:【始皇仅用十年时间便统一了天下,吞下了数倍于己的土地。大秦本就不是以文风见长,数得上的朝臣都是六国之人,官吏培养速度极慢。以至于,关东很多地方都是以当地人为官,他们本就是原六国之人,与六国贵族藕断丝连,对秦朝没有多少忠诚,自然不会为了秦朝拼死拼活!】

扶苏在心里数了一遍大秦的三公九卿,这才发现,那些受到父亲重用的朝臣几乎都是原六国之人。

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又会如何!

这个事实让他悚然一惊!

大秦并没有足够的官员满足郡县制的推行!

扶苏担忧的看向父亲,却见父亲也眉心紧蹙,对此颇为忧虑。

赵熙:“熙也略知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封地拥有自治权,能因地制宜,更好的治理偏远之地,成为咸阳的屏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壮大,与中央的关系逐渐疏远,便会导致地方割据,战乱频发,削弱朝廷的权威,不利于国家统一!周天子权威沦丧,五百年诸侯战乱殷鉴不远,大秦可不能步周朝的后尘!”

赵熙:【分封制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无不是因地方权力过大,反叛中央,导致天下大乱!】

王绾面色剧变:开历史的倒车!

这么大的罪名,他可背不起!

嬴政:汉!晋!唐!明!

这些都是后世的王朝!

嬴政的好奇心爆棚,但却不能让对方知晓他能听到她的心声。

扶苏苦苦思索:“便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吗?”

赵熙轻笑道:“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能够随时而变的才是好的制度!”

扶苏豁然开朗,是啊,政策随时而变,商君法也并不是万世不易的良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