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个警察热火朝天地在仓库里干活。
林遇梵安排包工头量尺寸,准备把两个老仓库的大门给换了,其余稍作修缮,这两个仓库都还可以继续用。
庄队长见仓库里到处是灰尘,确实不像是近期有人来藏过东西的样子。
但他总担心有诈。
他看着林遇梵跟装修师傅在量门,不禁走前来问:“赵太太,你们这个纸厂买多久了?
林遇梵如实道:“谈是谈了一两个月,之前价格太贵一直没买,后来卖家把价格降下来,我才决定买的。
庄队长又问:“买了之后还没来打理过?
“交易的时候,我哥来验收过,但没有像今天这么仔细地核查数量。还得谢谢你们,不然我们自己核查也不知道要查多久。说完,林遇梵微微笑着点头以致谢意。
大善人庄队长:“……
包工头过来问林遇梵:“赵太太,你们这两个仓库门,你打算换成怎样的?
“什么门比较耐用?
“防火铜门最耐用。就是价格有点贵。
林遇梵实在不想在纸厂上浪费太多钱,“不用做那么好的门,普通门板就行。仓库里存的都是纸张和纸浆,别人想要来偷,就算破了门也不好偷的。
包工头没想到港城数一数二的有钱阔太太还这么抠门,他试探问:“二手门板可以吗?铁的,也很耐用。
“能便宜多少?
“便宜一半。
便宜那么多?
林遇梵毫不犹豫:“那就用二手的。
果然抠门!
包工头忙答应了一声。
港城算是最有钱的赵之敖,他老婆买了个破工厂,买的时候不核实仓库货物数量,现在又抠抠搜搜买二手门,如此矛盾,让站在一旁的庄队长越听越觉得,如果林遇梵不是特意在他面前演戏,逻辑上实在都说不过去了。
庄队长又问了一声:“赵太太,你怎么会想要买一家位置那么偏僻的纸厂?
林遇梵解释:“因为我买了一家出版社,需要用纸。
“后头是要建厂房吗?庄队长指了指工厂后面的位置。
“我厂房够用了,我建仓库。
建仓库?
太可疑了!
林遇梵盯着对方,大概能猜到他在想什么,她故意道:“你们来仔细搜查一遍,你们安心,我们也安心。
我们也安心?
庄队长暗自琢磨着这句话。
林遇梵看了眼手表,四点半了,她还得烫头发,便跟高主任打了声招呼,准备回去。
回去前,林遇梵又特意把林五哥叫到一旁,细细交待了一些事情。
庄队长站在柱子后面,把一切都看在眼
里。
林遇梵离开后,警察们把港兴纸厂的两个仓库翻了个底朝天。
可惜,什么都没有。
别说金子,连多余的铁都没发现一块。
李警长和警察们都泄了气。
而一直守着的林遇武,一定要他们把腾挪过的纸浆和纸张都还原放好。
“我们老板娘交待了,原来放哪里的,现在就放回哪里去。
李警长:“……
换成别人的厂房,警察估计就懒得管直接走了。
但赵之敖不是普通人,他不止有钱,还是港督的朋友,刚刚警司特意叮嘱过,如没发现,一定要态度好,不要得罪不该得罪人的。
李警长没办法,只能逼着下属还原。
警察们累得半死,结果回头一看,国民党的工作人员在优哉游哉地嚼着香口胶在旁边看戏。
李警长只能把怨气都撒在庄队长身上,“我们任劳任怨帮你们找东西,你看看你们的人,就只会指挥我们!我们是皇家警察,不是你们国民党的狗!
庄队长自己也弄得灰头土脸,咳嗽不断,他拿高主任特务小组的人一点办法也没有,连忙安慰对方:“李沙展,兄弟们都辛苦了,我已经向上级申请,给你们所有参与的人发感谢金。
李警长一肚子怨言:“给我开空头支票有什么用,能不能来点实际的?
庄队长马上掏出钱递给崔原,让崔原去附近饭店定好位置点好菜,等会儿这边完事,请兄弟们去吃宵夜。
忙到差不多十一点,才完事。
庄队长去纸厂办公室找林遇武,在办公室门口,还没进去,却听林遇武在跟铁龙交待:“等会儿,一定让那帮警察把厂区所有角落都检查一遍,免得他们以后再来。
铁龙:“来就来呗,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
“你不懂,这是我妹妹特意交代的,明天开始,先让装修队把围墙给砌好,砌高一点。
铁龙应了一声。
回去的车上,庄队长把今天的经过在脑子里仔仔细细过了一遍。
赵太太那么淡定是因为她知道纸厂里没有赃物。
她让他们细致地把所有该检查的地方都检查了,连小角落都不放过,为了什么?
为了刚才林遇武那句话,那就是让警察把港兴纸厂列为安全区域,以后不再来。
她一直在演戏,在告诉他们,她不怎么在乎这个纸厂,但同时又是加高围墙,又是加建仓库,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这么敏感的时间点……
庄队长越想越激动,如果他没有猜错,等警方走后,等警方把港兴纸厂列为安全区域之后,赵之敖极有可能把赃物给腾挪到纸厂里存放。
毕竟那么难腾挪的纸
厂仓库警察不太可能也不会愿意再去搜第二遍。
他要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灵狐让上头去协调接下来的伏击大计。
至于高主任这些人除了废物办不成事之外还可能有奸细这些事他决定暂时对他们进行保密。
*
林遇武回到赵家花园先去跟林遇梵汇报了情况。
林遇梵让五哥早点回房休息等她回到屋内赵之敖已经洗漱好正在起居室的吧台上倒酒喝。
他问:“警察走了?”
“刚走一个个怨声载道的。”
她坐在吧台前面“我也要喝。”
赵之敖看了妻子一眼给她倒了点低浓度的红酒“我怎么发现
林遇梵看着他倒酒:“他们这么盯着你和我查肯定是怀疑到你这边来了。”
赵之敖不说话。
林遇梵趴在台面就昂头盯着他看她也不追问究竟是不是他劫走的。
想起王君瑶生日那天赵之敖和章艾明消失了至少两个小时说是打电话谁知道是不是去商量重要的事呢?
毕竟太巧合了。
赵之敖:“你这么盯着你男人看我会产生误判……”
就按在吧台上也不是不行。
林遇梵还真怕他在这儿跟她办事她赶紧开话题:“我今天给他们下了个陷阱看他们上不上钩。”
“什么陷阱?”
林遇梵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了一遍然后道:“他们肯定以为我在演戏以为我企图让警方把港兴纸业的厂房仓库列入安全范围之后有所图谋。”
她之前说过要帮他们那她也算是以一种非常安全的方式帮他们转移注意力和集火。
“接下来这段时间他们大概率会天天盯着港兴纸厂之后说不准还会来第二次搜查。”
赵之敖没想到他太太的脑子这么灵活。
最近警方开足了马力到处搜查他们确实被围剿得有点焦头烂额。
如果林遇梵能把保密科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他们倒是可以趁这个机会把黄金和文物转移走。
而且这个方法最妙的地方就是——
这完全就是一场误会。
林遇梵吸引了注意力还不用承担任何的风险。
这只是一场心理战!
赵之敖举起酒杯跟她的轻轻碰了碰随后感叹:“你要是写个入党申请书我怀疑章艾明会马上收了给你做入党介绍人。”
林遇梵被他逗得心底乐开了花:“真的?我也是灵机一动借题发挥。”
“说明你脑子很活是党急需的人才。”
林遇梵试探笑问:“那我可以加入共产党吗?
”
赵之敖果断拒绝:“当然不行,我不同意。港城的军统保密科特务越来越多,你加入了共产党,他们就有理由和借口杀你,做个社会名流富太太,才是最安全的。像你现在这样,不入党,也可以为党为国家做事。”
做一些安全没有危险的事。
林遇梵也就问问,她并没有多么宏大的理想,非得要做成什么事。
但她又好奇:“那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叫什么庄队长的,我看他跟高主任好像有点不对付,这个庄队长是不是保密科的?”
赵之敖点头:“他叫庄子光,是保密科里的一个小队长,我们在想办法把他的上级给挖出来,目前还没有头绪。这个庄子光很危险,你不要主动去招惹他。”
林遇梵抿了口酒,从善如流:“知道了。我不招惹他。”
之后的一个星期,港兴纸厂在静悄悄地加高围墙的同时,来了一帮建筑工人,开始加建仓库。
很诡异的是,建筑材料都是半夜三更运来,每天还有人站在厂房二楼拿着望远镜放风。
而且赵之敖夫妇还一起来了一次现场,呆了足足两个小时才离开。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港兴纸厂里面有秘密,或者即将有秘密。
庄队长和警方精锐几乎每天都在港兴周围盯着,现在缺一个契机,不知道那批丢失的财宝什么时候运到港兴来。
“早了怕还没来,所以,不能操之过急。”
等新建的仓库建好,港兴内的建筑工人变少,应该就差不多了。
按照他们现在这么快的修建速度,仓库最多20天就能建好。
快了。
*
群青出版社改名为寻光出版社。
林遇梵亲自任社长,陈主任还是之前的职务,总编辑位置空缺,卉岩升任主编。
王牧寻调去了编辑部,其余人等,基本上是一人担多个职责。
他们组成了一个小而精的出版社。
装修好的三楼办公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开会。
“以前大家的工作量并不饱和,像申请书号这类的工作,红姐就能兼顾。当然,大家手头上的工作多了,工资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工资的事,陈主任你来负责。”
陈主任答应了一声:“好,我先做个计划表。”
这么安排大家都高兴。
这个年代的人,家庭负担都重,大家都愿意做多一点活,工资高一点。
林遇梵坐在上首,道:“最近这一个月,办公室装修,我们没有上班,但也没闲着,大家对港城的图书和杂志市场做了一个基本的摸底。卉岩你来跟大家说一下,调研结果。”
卉岩第一次做领导,但很有领导的范儿
她翻开笔记本“我们编辑部我、阿晋和曾哥三个人做了两个调研报告都已经提交给社长。我在这里简单给大家汇报一下结果。”
“港城现在人口有一百八十多万而且最近从国内迁移过来的人口大量增加这部分迁移过来的识字率很高都是报纸杂志和图书的爱好者读书市场的空间还是蛮大的。”
“目前来说杂志多为一月刊或者双月刊内容以严肃文学和时事评论为主缺少趣味性的杂志。”
“图书市场也类似通俗小说有但还是有比较高的阅读门槛缺少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市井小说。”
“……”
等卉岩说完林遇梵问大家有什么想法。
目前出版社手上除了要出版的一本季书同小说外还有两本通俗小说在等待印刷。
之前本来还有其他计划的但都被林遇梵叫停了。
陈主任先发言:“我们出版社现在并不赚钱如果编辑部的调查方向没有错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出一些门槛更低适合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小说。”
编辑曾哥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的高傲在的他道:“通俗小说门槛本来就已经够低了如果再低会不会拉低我们出版社的档次导致我们整体的形象降低以后那些大作家都可能不愿意跟我们合作……”
阿晋也有这个担忧:“是啊档次做低了那些知名作家可能就不会选择我们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林遇梵道:“不如这样我们之前不是要给出版社改名吗?那就不改名依然保留群青出版社的名字专门出版各种各样的市井小说。”
市井小说非常有发展前景上一世大概在三四年后出现了一种在市井小民中很受欢迎的小说叫五毫纸小说。
五毫纸小说每本只卖五毛钱很便宜也很简短每一本只有3-4万字非常通俗易懂男男女女的老百姓都爱看。
目前物价还没那么高他们可以试着推出三毫纸小说只卖三毛钱一本
卉岩大概听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继续用群青的名义推出社长你刚才说的三毫纸小说?”
林遇梵点头:“对。同时其他的小说用寻光出版社的名义出版。我们自己一开始就像工厂里的那些生产线分开来运转。”
这可以的!
陈主任有些担忧:“三毫纸那么便宜除掉成本赚不了多少钱吧?”
林遇梵在家算过账她说:“薄利多销。出版这种市井小说跟其他的文学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同时出版十本二十本市井小说假设1本小说除掉成本我们能赚1毛钱一万本能赚
1000元,我们一个月生产5万本市井小说,那就能赚5000元。其他小说想要印刷出版销售5万本,那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是十几二十本市井小说累计出版销售5万本,那就完全可能。
一个月赚5000元,一年就能赚6万!
立马扭亏为盈!
这个饼刚画上,大家似乎已经吃到嘴里了。
阿棠听了有些兴奋:“我觉得可行。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时间没钱去看电影的,完全可以在家看市井小说。三毫纸那么便宜,大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