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万界咖啡馆经营手札 dawnlie

39.年代文位面14

小说:

万界咖啡馆经营手札

作者:

dawnlie

分类:

现代言情

“即便原著美化了所有情节,到底是陈默太愚蠢,还是他把所有人都当成了傻子?”莉莉忍不住腹诽。

系统罕见地插话:“林念舒来沪市可不是白来的。”

“哦?那你倒是说说她做了什么?”莉莉的反问让系统立刻噤声。

“总不会是把陈默的老底都捅给组织了吧?”

空气突然凝固。

莉莉也觉得这个猜测很荒谬——林念舒虽然手握原著,但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未来的记忆。

况且陈默走的是文娱路线,他不过是仗着八十年代文娱产业尚未兴起,才能靠剽窃后世作品攫取名声,再以此为跳板转战商界。

但原著里那些莺莺燕燕的描写占去三分之一篇幅,真正有价值的技术细节寥寥无几,对国家而言无异于鸡肋。而且那些陈默准备“创作”的诗歌、打算剽窃的剧本、尚未问世的流行金曲——迟早会被真正的原作者创作出来。

更何况在这个特殊年代,林念舒若真这么做,无异于玩火自焚。

莉莉的瞳孔骤然收缩,所有线索在脑海中拼凑成形。

凝视着阮佩雯留下的名片,烫金的“Vivian”字样在暖黄灯光下泛着微光。莉莉微微蹙眉——林念舒已经和阮佩雯接触过了?

她难道已经先下手为强,打算斩断陈默的所有助力?

莉莉当然考虑过自己这个“异数”是否会引起林念舒或陈默的注意。但经过今天的风波,她确信陈默并未察觉端倪。这个年代回国投资的爱国商人如过江之鲫,她的身份并不突兀。

更何况,咖啡馆是以侨联的名义运营的。在外人眼中,这不过是又一个国营性质的服务机构,而她“侨商”的身份则成了最自然的掩护。

莉莉“不求回报”的姿态,更是让各方都产生了美丽的误解——张主任将其解读为爱国商人的情怀,外事办则视为统战工作的新突破。毕竟,相较于那笔震动沪上的一千万美金捐赠,开家咖啡馆的投入简直九牛一毛。

于是,所有人都默契地陪她玩这场“大小姐开咖啡馆”的游戏。

可事实呢?

如果咖啡馆的所有权并不真正属于她,系统会开始计算经营时间吗?

这正是莉莉精心设计的灰色地带——那笔轰动沪上的巨额捐赠让所有人下意识忽略了咖啡馆所有权的暧昧。

房子的重建费用出自她手,产权却挂在侨联名下;她象征性支付了租金,这笔钱在侨联账上左手划右手;店员编制归属侨联,但店内所有设备、原料,都标注为“海外运回”的私人财产。

尽管所有人都默认这些属于捐赠范畴,但白纸黑字的协议上,莉莉只签署了一千万美金的捐赠条款,其余资产依然属于她。

这笔捐赠的数额也经过精确计算——足够引起重视,换取特权,却又不会在国家层面引发过度关注。

改革开放初期,像她这样的“爱国华侨”实在太多了。

莉莉就这样游走在规则的边缘,既让咖啡馆在名义上合法,又让系统承认这是她的“产业”。

阮佩雯今日的表现颇为耐人寻味——既不像原著描写的那般是陈默的小迷妹,却也看不出知晓真相的迹象。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莉莉更加难以判断林念舒的棋局走到哪一步,更关键的是,她是否察觉到了自己这个“变数”的存在?

送别阮佩雯后,莉莉在咖啡馆观察了一整天,她发现经营状况总体良好,唯一的不足是西式点心不够“西式”。

不过张持安已经承诺会尽快物色合适的西点师傅——在沪市这样的国际化都市,这应该不成问题。

生意还不错的原因显而易见,新店开业本就引人注目,加上报纸宣传的推波助澜。但莉莉比谁都清楚,这种热度难以持续。

仅限外汇券消费的规定,本质上构筑了一道无形的阶级门槛,将绝大多数普通顾客拒之门外,等新鲜感过去,客流很可能会大幅回落。

比起已经步入正轨的咖啡馆,莉莉此刻有更重要的事。

“叮——”

海关钟楼的报时声穿透薄雾,在冬日的黄浦江畔回荡。莉莉望着码头上那些锈迹斑斑的集装箱,其中一个标号“CC1980”的货柜里,正静静躺着她的“特殊货物”。

苏联专家楼修缮完毕后,莉莉便从系统空间取出的那两盆奇异盆栽。它们历经一个月的海上漂泊,终于抵达沪市港口。货轮汽笛长鸣,惊起一群在江面觅食的白鹭。

为了顺利通过海关检查,莉莉不得不花费500积分给盆栽更换了植物外观。此刻她蹲在打开的货柜前,指尖轻抚盆栽上那些蜿蜒的纹路,忽然瞳孔微缩:“这...不是《Cloud Café》里的月桂树皮肤吗?”

她在意识里对系统发出诘问:“你给植物套用皮肤就算了,版权费付给游戏公司了吗?”

系统毫不示弱:“在大启用咖啡馆模版的时候,宿主怎么没想起版权问题?”

莉莉一时语塞,那不是因为陈默这个剽窃鬼让她有这个意识了,而且这个位面的未来本就会诞生《Cloud Café》和她。

想到咖啡馆模版——敢情全是盗版周边!

莉莉看着工人们开始卸货,默默地想可惜小卡的科技树远超这个时代,要不然...想到这,她又愤愤不平地替商城里的机器人抱不平:强烈要求开放机器人外观定制功能!

将盆栽运回咖啡馆的过程堪称一场即兴表演。莉莉红着眼眶对海关人员哽咽:“这是叔父临终前托付的...他说要亲眼看着它们开在故乡的土地上。”她恰到好处地抹了抹眼角,将一个海外游子落叶归根的故事演绎得感人至深。

两盆“遗物”就这样顺利通关,最终被安放在咖啡馆朝南的露台上。

时光如黄浦江的潮水般悄然流逝。

这两个月里,聂明远渐渐在咖啡馆的规律生活中找到了久违的安定。起初他总如惊弓之鸟,连门铃响起都会下意识绷紧神经。但日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