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嬷嬷说话,自始至终,郁轻辞都没有开口。
显然,田嬷嬷说的,就是她的意思。
谢晚棠心中明了。
勾唇笑笑,谢晚棠柔声回应,“王妃娘娘误会了,对于一个流浪的孩子而言,一文钱都是宝贵的,这两千两,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了,我又怎么会嫌少?更何况,这行善的事,心意最是重要,这心意,又岂是能用银子来衡量的?多少都是心意,哪来嫌弃之说?”
“那谢小姐是什么意思?”
田嬷嬷语气不善。
她知道,郁轻辞原本还打算着,把这善堂,收到自己名下呢。
可是,眼下连这银子的事,都谈不妥,想让谢晚棠把善堂让出来,由着他们景王府打理,怕是更难。
田嬷嬷语气能善就怪了。
谢晚棠也不回避,她看想郁轻辞,快速回应。
“王妃娘娘,这善堂,我稍后会交给朝廷,所以这银子,我才暂时不能收。若是王妃娘娘有意帮衬孩子,那等之后,把银两交到官府更合适。”
“交给朝廷?”
郁轻辞看着谢晚棠,有些意外。
因为善堂的事,谢晚棠不但逃过一劫,还让皇上御赐了金匾,她算是受了封赏的。
可见打理善堂能得名得利。
在这种情况下,谢晚棠把善堂让出去,交给朝廷——
她疯了吗?
谢晚棠知道郁轻辞的疑惑,也知道她的不信。
不用郁轻辞多言,谢晚棠便道,“是,就是要交给朝廷,至少善堂的账目,要交给朝廷。”
郁轻辞审视着谢晚棠。
谢晚棠只当没瞧见,她自顾自的继续。
“王妃娘娘也知道,这京中权贵多,存了仁善之心的人更多,皇上对善堂的事看重,对那些流离失所的孩子看重,想来,如王妃娘娘这般,想要捐些银子,为那些孩子尽一份心的人,也绝对不会少。
有银子,孩子能吃的饱穿的暖,这自然是好事。
可是,我读书不多,见识浅薄。
这银子多了该如何用,如何为孩子谋算,我实在是无从下手。
为了这些银子,能每一文都用在孩子身上,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前程,把善堂的账目交给朝廷,是最合适的。我这一份,朝廷一份,如何规划,我们商量着来。
有朝中大臣帮衬,想来只会更有利于善堂经营,不会出什么岔子。”
谢晚棠的话,说的冠冕堂皇。
但实际上,她这么说,这么做,目的无非有二——
其一,善堂的账目,有一份留在她这,一份交到朝廷,所有事情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免得彭远昭在善堂的账目上找她的茬,给她招惹麻烦。
其二,她实在不想便宜了郁轻辞,便宜了慕临。
想用两千两,求一个善名,甚至是拿下整个善堂,成为其扬名的工具……
他们可不配。
郁轻辞虽不完全知道谢晚棠的心思,可谢晚棠的态度,却是让她不满的,只是,她善于伪装。
看着谢晚棠,她脸上的笑意,比之前更甚了。
“晚棠,你考虑的可真周到。”
“娘娘谬赞。”
“但是,我是这么想的,”郁轻辞话锋一转,“你也知道,朝廷事多,朝中重臣各司其职,要忙的都是国家大事,他们怕是也无暇分身,兼顾这小小的善堂,真交过去,怕是要给他们添不少的麻烦。晚棠,你若是实在忙不过来,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倒是可以帮帮你。”
饶是郁轻辞的话说的好听,可她的算计,已然摆在了明面上。
谢晚棠猜的,一点都没错。
她浅笑。
“娘娘饱读诗书,学识渊博,能得娘娘帮衬,是我和善堂孩子的福分。”
听着夸赞,郁轻辞心里舒坦了些,她开口。
“那……”
“只是……”
几乎是她开口的瞬间,谢晚棠就出了声。
“只是,把善堂的账目,交给朝廷这事,虽然还没定下来,但之前,我已与海国公和谭老透露了些口风,保不齐他们已经在皇上那说过了。若是这个时候,我突然转手,把善堂交给王妃娘娘,只怕会让皇上多心,给娘娘惹麻烦。”
郁轻辞眼神暗沉。
慕临虽然是大皇子,可却是庶出,他虽有学识,但却并不是皇上最喜欢,最看重的那一个。
皇家无情。
皇上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千防万防的。
任何小事,都可能让皇上生出猜忌之心,掀起轩然大波。
她可以跟谢晚棠说,朝中大臣们忙,顾不上这小小的善堂,可是,这话却是不能跟皇上说的。
天下百姓,皆是皇上子民,子民的事,哪有小事?
又哪有皇上顾不上,要他们来顾这一说?
这是僭越。
越了雷池,性命难保。
这点道理郁轻辞懂,她看着谢晚棠,眼神意味深长。
她没想到,谢晚棠这么会坏事。
真是个麻烦。
郁轻辞心里如是想着,可她说出口的,却是另外一番话,“晚棠你真是个心细的人,既如此,我也就不插手了。我听你的,这银子,等善堂的事有结果了,我再往过送。”
“娘娘心善,必得老天庇佑,能万事顺遂,得偿所愿。”
“你啊,这嘴可真甜。”
念叨了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