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靠美食在古代爆红了 簪花惹草

11. 决心置业

小说:

靠美食在古代爆红了

作者:

簪花惹草

分类:

古典言情

等祐哥儿和禔姐儿回屋,温禧便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讲了,俩娃虽然小,但是也有参与这个家重大决策的权力以及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义务。

禔姐儿年纪小,听完当下就兴奋起来:“我要跟阿姊一起!”颇有些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

只是祐哥儿顾虑颇多:“阿姊,如今咱们租住在这军属所,屋内狭小不足以施展拳脚,用灶房又恐怕……”显然今天那个胖婶子的态度祐哥儿也看在眼里了。

“祐哥儿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温禧认真起来,“阿姊的想法是,咱们不如在显州城置业入户。”

“置业入户?”祐哥儿疑惑。

“咱们的探亲文引只能在显州待六十日,时限一到就得遣送回原籍,无论寻不寻得到大哥,金陵咱们在祐哥儿成人之前是回不去了,倒不如在这显州安户。”温禧顿了顿又说,“显州是新建的城池,但是之前的人由于战苦,六成都迁走了,为了重建显州,圣上有置业入户的政策,房铺的价格也不像金陵那般高得离谱。”

“何况……”温禧摸摸祐哥儿的头,“你的课业落下两年了,入显州户籍后,就可以入学官学了。爹娘自然也是期盼着你能重新入学的。”从母亲病重后,家里逐渐拮据,祐哥儿便自己要求从学堂退学,在铺子里帮活了。

祐哥儿低下了头,不让阿姊看到他泛红的眼眶。

温禧也假装没看到,回身边铺床边说:“我看这显州也没什么不好的,现在边关也安定了,没有战乱,听说有岳鹏将军的岳家军坐镇,那辽金怎么也不敢再起战事了。”

祐哥儿道:“我也要跟阿姊一起,只阿姊怎么忙得过来。至于学堂,我……我天资愚笨……”

温禧反驳:“我记得你在学堂时功课可是很好的,先生也时常夸赞你。”

禔姐儿也举手表示不满:“二哥!不是还有我吗?”

温禧被禔姐儿逗笑了:“就是,还有咱们禔姐儿。再说了,若是生意好,阿姊也要雇人,祐哥儿不相信阿姊吗?”

祐哥儿急道:“不曾!”

温禧躺倒:“罢了,先歇午晌,那下午先去牙行看看这显州的房产价格多少,再去买点纸笔,还未曾给陈叔和杨阿姊去信呢……”

……

与此同时,乙字二号。

那胖婶子名叫刘芬,是跟丈夫李常一起来探望同样在显州从军的大儿子李吉的。因着探亲有时间限制,老两口来了四日了,还没见上大儿子一面。

李常看一眼刘芬端着的盖帘,不满道:“怎么又吃菜馒头?”

刘芬往桌子上一放:“这不是还没见到大郎吗?等见了再吃好的!”

李常不满,盘算着少吃点,等傍晚自己去东城开个荤。

正想着,听刘芬在旁边念叨:“哎,这院子里又住进了一家。”

李常挑了个个儿小的菜馒头,塞嘴里:“住就住呗,管咱们什么事,能给咱块肉吃?”

刘芬倒了一碗水推到李常面前:“是姊妹三个,我看当家的是个年岁不大的小娘子,刚在灶房里做吃食,我看做事麻利,吃食做的也香的很。”

李常不以为然:“再香人家也不给你吃。”

刘芬气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咱们家吉哥儿总在军营,什么时候能娶个媳妇来抱个孙子?吉哥儿可都十八了!我看这小娘子模样好,能做活,虽说瘦了点不好生养,等再长两年也就好了,若是她嫁过来,等吉哥儿休沐时在家也有人伺候……”

刘芬又凑上前,压低声音道:“那天孙瘸子跟他婆娘闲话时,我可听到了,这小娘子父母双亡,带着弟弟妹妹来投奔大哥,可谁知有显州卫的人说她那大哥三年前就失踪了!哼哼,如今她那弟弟还没长成,家里的财物还不是都攥在她手里!等她嫁过来还不是咱们家的?”

李常听的双眼放光:“娘子深谋远虑!”

刘芬得意道:“这家里的事什么不得我操心?指着你们爷几个?哼!”

李常又道:“那小娘子能同意吗?”

刘芬:“她不同意才是憨包!咱们吉哥儿可是军爷,她一个没爹没娘的女娃,还带着两个拖油瓶,咱们家能看上她是烧高香了!”

俩人一拍即合,仔细盘算起来。

.

温禧完全不知道有普信男女二位算计上自己了,睡醒后禔姐儿去找小禾玩,温禧便带着祐哥儿上街去。

姐弟二人先去牙行打听,温禧心目中的房子是商住房,也就是前院开铺子,后院能住人的那种,最好院子里能有水井,不必每日去水房挑水。

她俩挑的是一家牌匾蛮新的牙行——“安记牙行”,掌柜自称安植,是个能说会道的年轻郎君。

按照要求,安植带温禧和祐哥儿沿着小辽河看房。温禧选择小辽河附近,不仅因为此处房价低,也是因为此处民居多,离官学也近,日后祐哥儿上学方便一些。

五月初夏,小辽河两岸的垂柳生机勃勃,街道比东城略窄,但也整洁干净,道路两旁多是住户和小铺面。

一下午看了六七处,温禧心仪的也就两套,都是后院带水井的:

一套位于小辽河南侧、主街西侧的静水巷,铺面稍宽敞些,后院一间正房,两间厢房以及一间杂房,要价一百一十六贯。

一套位于小辽河北侧、主街东侧的雨花巷,铺面稍小点,后院仅一间正房一间厢房,要价一百零五贯。

安植舌灿莲花,极力推荐那套静水巷的:“小娘子看,这套铺面宽敞,小娘子日后生意兴隆,施展得开!后院也大,平时晾晒衣物、开个菜畦、堆个柴火多方便,再说了,这位置上紧挨小辽河,按照风水上来讲那可是遇水则发,财源滚滚呐……”

温禧笑着附和,心里却在盘算,置办房产在大晟可不是光交房费这么简单,按照律法,房产交易需要向官府缴纳契税,通常是交易价的百分之四,称为契钱;还得支付给牙人佣金,通常是成三破二,即买家出百分之三,卖家出百分之二。就按那套便宜的,一百零五贯的房价,加上契税和佣金、修缮房屋、桌椅板凳等,总支出得奔着一百二十贯去了,实在是负担不起。更别提静水巷那套了。

“多谢安掌柜费心介绍。”温禧脸上带着客气的笑,“这两处的价格对我们姊妹来说还是太高了,望安掌柜再费点心,替我留意着合适的。今日辛苦安掌柜了。”

安植原本看这小娘子温声细语、单薄柔弱的样子,还以为没什么主见,这样一看是自己低估了,知道强求不得,便也笑着拱手:“小娘子言重了,那某再帮小娘子多考量几家。”

辞别安植,温禧跟祐哥儿也打道回府。

回到军属所的头一件事,温禧拿出纸笔,在炕桌上给陈涌和杨芷秀写信。原身是识字的,大晟多女学,温家木作铺子生意尚可时,温父温母颇有远见,不仅将温祈送进官学,也把原身送到女学读了两年书,说不上出口成章,也是识文断字、粗通算学。

温禧提笔蘸墨,斟酌着词句,先给陈涌写了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